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品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性是促使小学语文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新要求、全面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分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方法分析;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12-02
  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活动中的兴趣表现通常较良好,但持续性不强,部分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目标感差,方向感模糊,只是单纯地配合语文教师“表演”,课堂参与度不高。这也暴露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困境。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阅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体验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置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以感知、体会为主,教师在开展各类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应少一些教学“功利性”,多一些素养“培养性”,以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积累情况和语文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分层设置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的实际形式。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深入分析阅读文章的内容特点,发掘文章中具有特色含义的词语、鲜明个性的语句以及思想感情丰富的段落,并在相应的教学资料上标记;其次,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此类词语、语句及段落,引导学生体会此类阅读内容的特点和特色[1]。其中,受限于实际认知水平,很多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词语或者语句的具体含义。对此,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难度等级稍低的词语来解释此类重点、难点词汇,进而在含义上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有效补充。为突出分层阅读教学的实际优势,在课前准备环节和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应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准备相应的阅读教学内容[2]。
  如讲解《秋天的雨》时,教师应在备课环节分析并总结此篇文章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挑选“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非常好闻的气味”以及“金色的小喇叭”等语句,引导学生深度分析此类语句的景色描写特点,剖析其描写手段和修辞手法。其中,针对知识性问题较突出的学生,教师可准备与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基本含义相关的问题,如“颜料”“小扇子”以及“丰收的歌”等内容。针对阅读方法问题较突出的学生,教师可准备与合理调整阅读节奏、明确阅读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本篇文章在时间上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以及“本篇文章在空间上怎样描写秋天的雨?”等。
  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综合学生课上学习的实际状态,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提问环节的具体形式,切不可给学生造成“压力感”,否则会使其在参与教学互动环节时倍感约束[3]。具体而言,在提知识性问题时,教师应基于学生实际的语文知识积累情况和实际的语文阅读能力,适当解释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可以明确教师的意图,从而回答出正确的答案。如向学生提问“颜料”在文中的位置和相应含义,可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各类树木、蔬菜或者水果的颜色,促使学生理解文章中此类词语的具体含义和实际作用。讲解阅读方法问题时,教师应结合整篇文章的实际特点,与学生一起分析文章在时间和空间上描写景物的顺序,促使学生可与教师一起感受并总结此篇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明确并理解此类描写手法或者修辞方法对提升文章质量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在后续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中,积极应用此类办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的质量和效果[4]。
  二、结合阅读教学的现实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展阅读内容
  课内阅读文章在质量上可切实满足小学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但在数量上并未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需求,并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小学语文阅读的主体内容也值得进一步推敲。学生的兴趣爱好较为广泛,虽然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认知水平也较为一般,但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的阅读学习中往往表现出阅读需求个性化突出,呈现一定的阅读“区域性”。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活动时,应深谙此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特点,并结合小学语文的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积极扩展阅读内容,并在内容与数量方面体现“分层”形式的差异性[5]。下面举例作进一步说明。
  《纸的发明》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关,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应选择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而使此类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际目标相匹配。如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与我国“四大发明”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在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方面的优秀历史文化内容。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特点,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内容。如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学生对漫画、小说、绘本等不同阅读形式的兴趣,进而为不同学生分层设置不同的阅读内容,引导喜欢漫画类的学生阅读相应的漫画内容,并让他们在阅读时分析总结漫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喜欢绘本的学生阅读相应的绘本,并要求学生在阅读绘本时,深刻体会绘本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6]。
  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上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阅读内容的印象。其实,教师不必刻意要求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学习内容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很长时间。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阅读内容,进而有效拓展自身的語文阅读视野。从此方面讲,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兴趣,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如对于文学类书籍兴趣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以及《简爱》等经典文学类书籍;对于解密探索类书籍兴趣较高的学生,可引导其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大侦探小卡莱》等刑侦探案类书籍;对于故事性、情节性较为突出的小说兴趣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名人传》《爱丽丝梦游仙境》《哈利波特》等经典书籍。通过阅读内容上的分层,切实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相符合。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做好阅读笔记,并及时提醒学生复习笔记的相应内容。虽然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主动记忆、主动思考可促使此过程更有效、更合理,进而使学生可积累更多、更优质的语文词汇,并在扩展阅读视野的基础上,获得更多阅读方法,更深刻体会不同写作技巧的实际作用,最终积极地应用到实际的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实际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积累情况和语文阅读能力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语文阅读内容和形式。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提出合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使阅读内容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使阅读形式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效果和质量。另外,教师在应用本文提到的各类教学方法时,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从而切实发挥不同阅读教学方法的实际效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沃土”,促进学生茁壮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赍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J].学周刊,2020(31).
  [2]顾丹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模式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31).
  [3]吴青.设计卡片,提升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
  [4]杨文娟.探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
  [5]周益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
  [6]陈舒吟.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
  【作者简介】
  徐西珍(1973~),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语文学科越来越被重视,对小学语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与特点。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并分析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优势;教改启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当前,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是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教学方式,它把语言应用的理念转化成了课堂实践。小学英语是重点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要求,围绕课程主题为学生设定任务,明确学习目标。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小学生在没有正式接触过英语的情况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绘本教学在最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可将任务型教学与绘本教学结合,教师在绘本教学中,要做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现代教育领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要求,强调语文教师要在传授丰富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学科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探索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始终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使小学生真正感知名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要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达到良好的理解与掌握,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指导方式较为单一,指导内容的理论性过强,无法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本文将结合语文阅读有关内容,对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方式展开如下探究,期望能够帮助教师给予学生更有效的阅读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积极运用“作文先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充分整合,有助于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表达的乐趣,不断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并在练习中提高写作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明确“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
期刊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是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临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从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研究提高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音乐让人们听到了风吹山林的声音,让人们听到了泉水叮咚的声音,展示了自然的温柔,也展示了生活的激  烈,有着千变万化的内涵,值得人们探索。小学生要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要参与者,主动学习音乐,激发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学会用音乐来表达喜怒哀乐。小学音乐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吸引学生参与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学生;音乐兴趣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其中作文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要从生本教育理念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60-02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學生为宗旨的教育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不仅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学科,更是增强小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学科。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教学体系的优化完善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阅读是极为重要的,不仅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
期刊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保留了原来人教版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虽然文本相同,但单元导语、课后练习、插图等教学资源不同。教材的设计理念不同,具体的教学设计也会不同。本文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探究统编版与人教版教科书的“同课异构”,提出关注语文要素,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指向设计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素养;雪地里的小画家  【中图分类号】G62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