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兴趣;动机;想象;知识;发散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如果说人的创造意识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思维需要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提高,那么物理教学无疑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最好的实践活动。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型学生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多做些演示实验。如:将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学生: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如:可以选取空易拉罐两只、铁架台、胶袋、酒精灯、水这些器材,先取出一只空易拉罐,然后提问学生:如果我用手捏这个易拉罐,会出现什么现象?接着,将另一只空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水,然后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待易拉罐罐口出现白雾后立即用胶带封住灌口,撤去酒精灯让其冷却后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到现象后感到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把易拉罐压扁了?这时,教者因势利导,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极大兴趣。
  二、联系教材内容介绍科技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创造动机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进行创造活动的要求和欲望,才能真正调动其心智能量进行创造活动。物理学科的内容较亲近生活、亲近社会、亲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研究物理问题提供了条件。实践活动给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概念、认识规律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深化、灵活运用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社会意义。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时,要多联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如讲静电时,教师可以介绍静电除尘、静电灭菌以及静电处理污水等技术的进展与前景;学习物质结构时我们可以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陶瓷材料棒打成结,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我们能观察到物质的原子,并可以随意移动其中某个原子;学习光学时,我们可以介绍激光测距技术使我们精确地测出了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激光制导技术可以利用激光束指引导弹的飞行方向从而提高命中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如果教者能将教材内容与科技发展前景紧密联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三、创设宽松学习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討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甘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成熟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请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拓宽知识领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认知结构,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横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異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建立兴趣小组、鼓励小创作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应具有:创新的科学思想及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成功的科学方法,对知识有新的理解,具有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能力等。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光控窗帘、声控开关、音乐卡片、航模、无尘黑板擦等,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作简易实验装置等。实践证明这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小发明、小创造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创造不再神秘莫测,不再是只有"天才"、专家才能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动机。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涉及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仁岚,宋光银。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成功案例[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9)。
  【2】潘永庆,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与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6(14)。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干扰素(Interferon,IFN)对肝细胞内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associated genes,ATGs)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干扰素通过阻断细胞自噬途径而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
摘要:本节课以学生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把人的生殖发育的基础知识与情感教育紧密结合,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婴儿的诞生 教学设计 感恩  1 教材分析  《婴儿的诞生》这节课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的生殖和发育》一章中的第一节,是在已学习了前两章“绿色开花植物”和“动物”的生殖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又可以引申出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知识,所以既是生殖
还记得CFan在第8期评测的OPPO R9吗?R9 Plus就是R9的全面进化版,它不仅拥有更大的视野,在性能方面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R9和R9 Plus的外观设计几乎一致,只是R9 Plus将屏幕提升到了6英寸,看起来就像是R9的放大版。请放心,R9 Plus的重量比5.5英寸的iPhone 6s Plus还要轻,超大的视野不会换来持握时手掌的“负担”。为了弥补更大屏幕对电量的消耗,R9 Pl
目的;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的现况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现况,探讨社会支持、睡眠质量与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关系,为制定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SF-12量表条目构建决策树模型,建立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分类标准,提高SF-12量表评价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实用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荣昌县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
摘要: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利用新媒体在教学中的独特優势,围绕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者疑点)或者问题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提高历史课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计划以《清朝前期的边疆问题》为例,探讨初中历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期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微课服务于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微课 讲解  一、微课的定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已成为心血管病中最为常见、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尽管药物治疗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心脏不同步运动是慢性心力衰竭
<正>2010年,河北省广电媒体进行体制改革后,各地市撤销电台、电视台,组建了广播电视台。在这新的体制下,如何发挥台总编室的作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过去,电台、电视台都设有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开发出的一种固态温度敏感器件,由于将基准电压、线性放大、温度补偿等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因而具有输出特性好、灵敏度和测量精度高、
摘要:环境问题目前是一个倍受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途径是从教育入手,让人们深入的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改变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全面辐射环境保护思想,共建和谐的生态环境。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蕴涵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知识,使环境教育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从而达
研究背景 血脂紊乱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通常首选控制饮食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来调节血脂水平,但对于糖尿病、癌症等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应选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且具有高效的调脂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合成的减少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进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