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祭祖为何要走旁门左道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雍正祭祖走左道旁门
  
  您要是来到紫禁城正门,站在午门前,一般情况下都会被高耸入云的五凤楼给镇住。您要是往右一扭头,就会看到一处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的景致。午门右边有一个大门,大匾上书:阙左门。您问这个大门是干吗的?我得先给您说说“阙”这个字——“阙”是“缺”的意思,指城墙的豁口。最初没有门扇,但后来安了门扇后也还是叫“阙”。从午门的方位看,城门左边的一个开口就叫“阙左门”。
  这阙左门是通向哪儿的呀?您听我慢慢说。过了阙左门,抬头一看,又是一个大门,门边高高矗立着一通石碑: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块下马碑告诉人们,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庙,此门即为太庙的西北门。
  太庙是皇上自己的地盘,没有对外开放的大门。在西墙一溜有3个门:一个是西北门;一个是南侧的神厨门;过了端门往南,离天安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门,是太庙街门,这才是太庙大院的正门。想当初,皇上祭祖的队伍,旗幡轿辇,金瓜宝顶,浩浩荡荡地从午门出来,一直走到太庙街门,打这儿进入太庙。这是朝廷祖宗定的规矩,所以,虽然太庙西北门离午门最近,也最方便,可皇上祭祖绝不能从太庙西北门直接进去,一定要走正门。
  哎!您还别说,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
  话说康熙皇帝活了69岁,坐在金銮宝座上60年。可以说是文治武功,被后世尊为“圣祖”,但只有一件事让他闹心,这就是立太子。太子胤视,他立了废,废了再立,立了再废。其他皇子之间的皇储之争更是你死我活。雍正高人一筹,收拾掉了八爷、十三爷等几个实力对手,40多岁才登上了皇帝宝座。雍正皇帝以“勤政”著称,事无巨细,努力工作。雍正留下的满汉文朱批谕旨多达几千万字,平均每天七八干字。你想想,一天写七八干字,就是现在用电脑打字,也够累的。甭说,雍正肯定是活活累死的。这皇帝可真够“爱岗敬业”的,搁到今天肯定是“劳动模范”。
  可事实上,甭说评“劳动模范”了,雍正反而落下了“狠毒”的骂名。这是因为雍正改革朝纲,雷厉风行,实行“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摊丁入亩,打击不法乡绅。他这样认真负责,不免得罪了许多人。雍正的骂名滚滚而来,什么“篡逆”“暴君”,甚至“畜类”。雍正当了13年皇帝,落得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地步。雍正的心灵极度空虚、惶恐,因而他不仅好佛,而且崇道。他在皇宫、圆明园修佛寺、改道观,只要一睁眼,周围便全是佛爷和神仙,好保护他,而且,他还把道士请进宫内,好吃好喝好待承,以便为他炼长生不老的仙丹。
  可是,事与愿违,雍正并未高寿,而且死得蹊跷。据史书的记载,1835年8月20日,雍正在圆明园行宫处理政务,晚上突发疾病,第二日下午病危。大臣们毛了爪,没过多久,雍正七窍流血,驾崩了。这只是历史的简略记载,由于雍正死得非常突然,疑窦丛生,官场和民间产生了许多猜想和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吕四娘为报深仇大恨,深夜潜入宫中,砍下了雍正的头。
  
  雍正文狱结深仇大恨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大学者,他拥护反清复明,用家产支援义军。他著有《厉耦耕诗》《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清诗纪事》等书,多有“谤议及于皇考”的言论。更要命的是,他的一副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何曾不照人。上下联各暗喻“清”“明”两王朝,意思挺明白。当时,这些书没有流传,可留下了后患,成了“文字狱”的把柄。在他死了40多年以后,给后代引来杀身之祸。
  话说雍正朝,湖南有个叫曾静的文人。他闲着没事翻书本,偶然看到吕留良先生的大作,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专门派他的学生张熙从湖南找到吕留良浙江的老家,千方百计地打听吕留良的后人。张熙不但找到了吕留良文稿,还结识了他的两个学生,大家言语投机,相见恨晚。张熙回到湖南,向曾静禀报了此事。曾静大喜,约吕留良的两个学生见面。四人志向相同,慷慨激昂,纵论天下大事,对清朝的统治逆行十分愤慨,秘密商议如何能推翻清王朝。
  正在此时,他们听说朝廷有个领兵的武将,是汉族人,叫岳钟琪。此人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边境平叛立了大功,受到雍正爷的重用,现出任陕甘总督,兵权在握。听了这个信儿,曾静运筹帷幄,有了好主意。如果劝说岳钟琪起兵,反清复明必能成功。张熙等人也十分赞同。于是,曾静亲自给岳钟琪写了一封信,派张熙前去游说。
  岳钟琪听后,二话没说,立刻命令清兵把张熙押进大牢,并派出一路人马到湖南缉拿曾静,另派亲信飞马急报,将曾静谋反的事连夜呈报雍正。
  这滔天大祸牵涉到了吕留良和他的后人,不论死活全都在劫难逃。已经死去多年的吕留良被刨坟劈棺,吕留良的后代被满门抄斩。只有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远在安徽乳娘家中,才幸免于难。
  
  雍正无头留千古之谜
  
  年仅13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得知全家祖孙三代惨遭雍正杀害,悲痛欲绝。当即刺破手指,写下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8个大字,只身北上京城,决心替全家报仇。途中巧逢高僧甘凤池,四娘拜之为师。甘授吕四娘飞檐走壁及刀剑武艺。后来,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圆明园,刺杀雍正,砍下头颅,提首级而去。这么说,雍正陵墓当中的尸骨是没脑袋的啊!据民间传说;雍正大葬时,用黄金特制了一颗人头代替,埋葬在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宫。“雍正无头案”也成了清朝“四大疑案”之一。
  说到这儿,雍正祭祖走左道旁门就有了答案。原来,雍正是害怕吕四娘刺杀,不敢从太庙街门走,还把太庙西北门修成了两道坚固的大门。另外,担心刺客从简子河对岸发暗箭,他还在太庙后河沿岸修建了两丈多的高墙。更令人称奇的是,雍正竟然修了一条从紫禁城到太庙的地道。2009年,工作人员在太庙西北门里侧掘地铺青石路的时候,还真挖出了一块大石板,底下便是暗道。原来,表面上热热闹闹的祭祖仪仗,那轿子里根本没坐着雍正,他一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地道进到大戟门啦!
  这防范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如铁桶一般,无论如何也没法刺杀雍正。可吕四娘没有那么傻,她压根没来紫禁城和太庙,而是趁月黑风高之夜,蹿墙越脊,去了圆明园。
  虽然民间传说“雍正无头”的真实性还有待验证,可您的收获是,明白了这就是清朝入关后的10个皇帝之中,只有雍正例外,直接从西北门进入太庙祭祖的来龙去脉。
其他文献
“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根据国家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新源里第四小学立足课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以语文学科为首,梳理价值观教育目标体系  学校在原有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语文课中蕴含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体现,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更让学科教师
Sarah i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has been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feminism in modern literature field. Undoubtedly,Sarah is an independent woman
期刊
1981年腊月,我出生在朝阳医院,3岁前生长在朝阳门外日坛附近一个叫芳草地的地方,那里大杂院的气氛给我的北京情结奠定了巩固的基础。记得那时候各家都不是很富裕,就连小厨房也都像沙丁鱼罐头一般堆满了各种杂物。不过那时候,家对于我这个孩子来说,更多的是色彩,是声音。  孩子眼中的色彩是鲜艳的,是每年十一各家各户的鲜花竞赛。虽然生活空间紧张,但北京人生活中的情致与洒脱是永远不会缺少的。简单的瓦盆,甚至就是
期刊
期刊
托尼.莫里森曾经指出,美国黑人通过把自己的经历溶入音乐艺术的过程,将自己的文传统维持,传承并滋养着。她一直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沿袭和联系黑人音乐的因素与技巧,坚持认为只
会社,是乡土中国社会底层的民间组织,它自娱、自助、自律,是朴素乏味的乡村生活中草根百姓的精神慰藉。    我亲历的民间花会复苏    30年前,我曾亲历一次民间花会的复苏。那是1976年,我和许多青年学生一样,在京郊顺义一个叫白辛庄的村子过着乏味而无望的下乡插队生活。那时,我们物质匮乏,精神生活尤其清贫。不单单是我们,就是村里的社员,每日的生活也不过就是吃饭出工,收工吃饭,睡觉、再吃饭出工,周而复
期刊
对欧洲数值中心850百帕格点温度预报值做信度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未来72小时内最大变温及最低日平均气温的释用预报方法.将预报的变温和最低日平均气温作线性集成后,反演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但有些个东西,在老北京人眼里借了就不能再还了,即便能还的,也得小心着,循着老礼儿去办。像借“碗”“药锅”“刀”等等,稍不留意就会“破”了规矩,惹得老街坊们心里不痛快。就拿这“借碗”来说,还的时候,一定要盛些自个儿家的食物,顶不济也得盛碗水再还回去。早年间,谁家都有缺碟少碗儿的日子口:家里来的人一多,锅碗瓢勺不够用了;到了年根儿,还要腌芥末墩儿、雪里蕻,需要坛坛罐罐。您要
期刊
4月23日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具有纪念意义——它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因为这个原因,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  因为阅读能够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和视野,拓展他
如果说褒奖、鼓励性的谈话是为班主任工作锦上添花的话,那么解决学生问题的谈话就是班集体建设和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怎么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从情绪、情感、言行三个方面与学生加强互动,突出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地位,实现有效德育。针对这种互动式谈话方式,我尝试设计了一套方案,制作了一个互动谈话形式和反思模版,使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  怎样谈,学生才更愿意倾听  顺利谈话的前提是学生不抵触,因此老师要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