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提升化学科学素养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也针对初中阶段化学课程的开展进行分析,力求能够找到提升初中学生化学素养的方法,优化化学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初中 化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06-01
  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属于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也重点强调了实验在这一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其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和影响,很多教师在思想意识上无法接受最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也提出初中化学课堂最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和后期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1.化学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阶段化学课程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概念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在概念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还需要意识到这一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内涵内容,同时,把知识向外延伸,让学生通过概念性知识内容的学习,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化学知识规律的形成,并且加以探究。
  化学规律是整个知识学习的中心,所以在化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关注到初中学生对于规律的探究情况,也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掌握化学知识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魅力,进而对于这一学科产生情感,这一点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
  2.利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校园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还需要关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意识到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教师需要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学生的生活感知方面着手,利用生活中的案例,使其明确生活与化学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例如:在讲解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分析在他们理解的思维下油脂是什么?引导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的想象。很多学生就会联想到生活中比较常用的豆油,或者是肥肉等,这些都是学生犹犹豫豫说出的答案,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那么猪肉到底算不算油脂呢?最后再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说出液态和固态油脂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油脂在人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进而挖掘出这一知识阶段所包含的,油脂能够给人提供热量,供给人们养分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避免课堂中枯燥单一的教学环境,使整个课堂变得立体鲜活,也增加了趣味。
  3.科学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追寻科学的足迹
  在校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化学课程在单独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实验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化学课程特有的标签,所以在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把实验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彼此渗透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例如:引导学生认识爆炸,这样的知识点能够看出,重点学习的就是爆炸引发的过程中所需要涉及到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使用加油站加油时为什么要熄灭香烟?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让学生采用分组的形式,开展粉尘爆炸的实验。
  教师可以充分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创新整个实验的过程,结合使用氢气爆炸的极限探究活动,使小组分组进行探究验证整个实验的结果,可以以收集到百分之70的氢气为实验的研究组,在学生收集好氢气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浓度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课堂进行以安全为主,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巩固学生的记忆力,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4.创新的实验设计引领学生学会实践创新
  在化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实验是其中最主要的探究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和培养化学素养的主要方式,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为其后期更好的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也需要追求实验过程中的简约化、微型化等特点,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课堂实验环境。
  采用微型化和簡约化的实验方法,具体指的就是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的大小和复杂、简单的情况,针对所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的用量,以及具体的成本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把器材拿到办公室,然后在课堂上使用的时候,再带到教室,这样进行实验用品的转移。如果能够结合使用微型、简约的实验用品,就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减少试剂的使用避免污染的排放。
  综上所述,纵观我国社会传统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看出,在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长久以来,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理论知识内容强行的教给学生,学生则是机械的学习和背诵,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本文针对初中阶段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进行分析,提出最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在提高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化学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喻永,李薇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01):2-7
  [2]林美.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落实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以《性质活泼的氧气》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72-173
  [3]周文荣.素养为本的初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教学实践——以“厨房中的化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08):44-48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整合,在当今现代教育中不绝于耳,它是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变革内容。这种整合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多年一线专职教师,笔者将从校本课程、德育活动、学科教学整合三方面,结合教学实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探究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提倡“育人为本”,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是道德的沃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必须重视德育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在实际教学中让德育教学生活化,更易于学生接受。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碼】A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小学中重点的学科之一。而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观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人无德不立,因此,要从小学生开始树立道德教育工作,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渗透的方式进行分析,阐述了道德渗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道德教育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工作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初中高中甚至在大学时期都是所有教学工作的重心和中心,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德行优秀、学习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任务,本文就针对高中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分析该如何在日常德育教育中有效的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高中德育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初中数学作业分层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并提供具体的应用方案,供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借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因材施教式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促进其全面性发展。  關键词:初中教学 数学作业 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期刊
摘 要: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还比较欠缺,不利于学生长远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应试中。但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应试,也能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提升学生整体文化素养。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从教师、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体系以及课外拓展等几个方面展开,使得跨文化培养渗透到教学中,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许多学科教学方式的改进,还带给了许多学科教学活动的“改革”。如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发展,还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多媒体应用带给学生和教师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是从小学语文中多媒体应用的意义以及多媒体带给语文教学的改变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 语文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期刊
摘 要:英语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课外阅读接触的机会也较少,因此在英语阅读学习上对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匮乏的词汇量导致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不能做到透彻具体。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向课外的知识进行拓展,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对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读良好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这个阶段,数学的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课堂中學生的情况,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内容借用多媒体教学更加形象的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当注重方式方法,更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幻影灯式的播放,教学速度虽然提高却更加片面,不能顾及到所有学生的感受,所以教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要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学习能力;借助合作学习,互助培养能力;创设数学情境,养成探究能力,确保能力养成是小学阶段课堂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落到实处。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学习能力的养成对策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能力 养成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41-01  小学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