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视域下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解读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安全,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安全,本文从国家安全的视角研究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多维系统解读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指出美国的语言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其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并为我国语言规划战略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国家安全;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5-0118-03
  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English officialization Movement),即美国语言发展史上著名的英语惟一运动(English-only Movement)。具体来说,由于受国际形势、美国社会主流思潮和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兴起了一场旨在为英语官方化立法的语言运动,该运动发端于加利福尼亚州,一直持续发展,真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运动开展以来,美国许多州凭借制定法规,明文确立英语为官方语言,截至目前已逾30多个州通过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法案,仍有部分州正在酝酿和讨论中。纵观美国英语发展史,英语官方化运动旷时之久,影响之广,实属罕见。
  美国社会推动英语官方化运动的目的在于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加强英语强势地位,间接打击和排斥其他民族的语言,试图通过语言统一实现文化一致的目标。英语官方化运动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也经历充分酝酿和理论准备,它反映美国主流社会独尊英语的语言价值趋向和大众共识。然而美国英语对弱势移民语言的歧视与同化,也成为导致美国社会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尝试多维度探讨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因为语言具有社会同化和统一功能。(2)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因为语言意识形态和利益观影响语言政策。(3)从社会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因为英语是维护美国文化霸权的强力武器。这些研究丰富了学界对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的认识,但就我国学术界而言,目前以国家安全价值取向为起点,紧扣语言政策本质特征,透过整个时代背景去考察这一阶段语言政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着力于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具体来说,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安全领域,多维阐释和解读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
  一、政治角度
  国家政治安全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主权国家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是主权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美国向来重视兜售其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谋求世界范围内政治利益最大化,英语的传播和普及往往成为其对别国进行文化渗透和制造政治分裂的重要工具。究其国内政治而言,美国英语的趋同政策可以避免境内各民族可能因语言身份问题而引发的各种争端和麻烦,客观上有利于美国的政治稳定。美国的语言政策一直以打击消溶非英语语言为其出发点,为实现其政治要求和利益提供服务的,如国务卿片尔·舒尔茨任职期间,印第安事务局作为政府部门,直接干预和规范印第安学校语言使用权限,规定: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不允许用印第安语教学,一律使用英语,如果违反该规定,立即停止政府的拨款。可以看出,美国当其国家的政治安全遭到了威胁,哪怕是潜在隐患,语言政策都会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去规划。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它会关系到这个国家生死存亡。
  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旨在形成的“惟英语”单语意识形态,其根本目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利用“语言战略武器”向美国各族人民的灌输其意识形态,实现维护其国家安全统一的国家意向,最终形成语言“统一化”和“同一化”。美国学界高度颂扬美国语言的一致性,他们认为语言是惊人的奇迹,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是促使国家完整、统一的原因。美国史学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在其多部著作中阐述保证英语的统治地位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一种语言的权威性就可以保证国家政治上统一、社会安定。反之,多语博弈势必导致国家政治分裂、社会矛盾迭起。
  二、经济角度
  语言虽然是一种意识和观念,但客观上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语言能力与经济活动紧密关联,语言具有经济属性,语言资源甚至能够与经济效益直接转换。语言文化可以巩固其经济霸权,几乎是美国主流社会共识。就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背景而言,美国当时已是世界经济霸主,强大的物质后盾,使得他们认为学习其他语言根本就没有必要了。毋庸置疑,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从国家利益和安全角度讲,唯英语独尊的单语制能使整个美国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语言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理想化。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众所周知:统一语言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经济学家认为,语言不仅是一种公共产品,也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作用最后实现的落脚点在于一个国家语言规划或者说是语言政策。在美国,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颁布文件,但英语成为享有霸主地位的国家主流强势语言,已经是社会既成事实。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强化英语的地位还有以下作用:第一,使用英语的美国人无需对其他语言学习进行再投资。第二,使用英语的美国人可以节约语言学习成本,进而更有效地拓展投资路径,进一步实现更可观的价值和效益。第三,在国际事务中,英语作为通用语,不用付出一定的翻译成本。第四,放眼世界,美国几乎半垄断了世界英语语言产品,如英语翻译、教学资源、原版教材销售、培训市场等。
  三、科技角度
  现代信息科技的基础是语言科学,研究表明,语言与社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关系密切,也与国家信息安全息息相关。现代科技发展表明: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一个国家语言学研究和实践的发达程度,从侧面反映其科学技术水平。就美国而言,当今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电脑操作系统和形形色色的應用软件,几乎都是美国制造。美国正是利用其信息技术上的压倒性优势,己经使当今全球的网络运行体系呈现美国中心主义形势。对于这一态势,前法国司法部长让·雅克图邦一针见血的指出,“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本质是英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际互联网。现代科技尤其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科技的不断增强,为美国通过大众信息传媒进行“和平演变”,持续侵蚀他国,铸就了强力武器,而遭受侵略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因为其信息科技落后,往往在反侵略上的力不从心。另外,在国际互联网的推动下文化传播和语言交流更加迅捷、简便,美国利用其语言和科技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步形成和巩固“语言霸权”,实现对他国文化进行渗透和控制,世界范围内谋求和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   四、军事角度
  武力是一个国家政治安全的保证,政治安全需要军事提供必要的保障,因此军事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在全球化视野下,语言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将语言文字的军事应用提上国家安全的议程,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重视语言能力对于其维护军事霸权的作用之一历史由来已久,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19年给美国国防部指令中,赤裸裸地指出:“在我们美国只有容纳和使用一种语言的空间,那便是英语。”在新的历史时期,美国已将语言的军事应用进行全局性战略规划并在其部队贯彻实施。国家安全和国防需要仍然是左右美国英语官方化等语言政策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全球军事冲突的不断加剧的一个重要隐性因素就是语言霸权主义的推行,在未来将是引发战争和矛盾冲突新的因素。
  五、文化角度
  全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冷战结束后发生了明显变化,世界上所有民族和国家都会自发自觉捍卫和维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延续和独立。所以,文化安全逐渐成为国家安全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安全的深层次主题,对一个国家影响深远。美国联邦政府几乎没有关于语言的法律,美国语言政策取向大都体现在州政府的法令和条例之中,相较于冷冰冰的法律条文,它更蕴含在美国人源自欧洲文明、根深蒂固的文化血液里,它集中反映和充分体现盎格鲁一撒克逊民族强烈的语言意识,以“褒扬英语、排斥他语”为特征的美国语言文化及其依赖的语言政策,一直有效地维护着美国英语的国际地位。这种具有“强大吞噬力”的语言意识为建立、维护和稳定着美国以英语为核心的语言格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同化和统一功能。一方面,以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和科技硬实力,向全球推行文化霸权主义,极大的威胁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安全;另一方面,美国充分发挥着本国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对全世界进行文化渗透。
  从现实层面看,在全球化日益加快和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强势国家所控制的文化往往打着“普遍适用性”的幌子,目的在于取消文化的多元性价值,迫使弱势民族文化渐渐被整合到所谓的世界文化中。在公共文化领域,使用多种传播手段,以公开或隐藏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推销其社会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循序渐进的对非英语民族的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施加影响。影响的范围从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到行为模式和文化消费倾向,“培养”美国英语文化的认同感。在实践中,美国开展各种名目繁多的对外文化援助和文化输出,如:有步骤、有计划的培训输入国英语教师,或者直接派遣本国专任语言教师。
  通过缕析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可以看出,语言规划战略在国家安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地位,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具有潜在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语言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弘扬和传承的象征,它也与一个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安全息息相關。迫于国家安全的威胁和现实需要,美国的语言政策和外语教育观也在不断转变和调整中,美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趋势着眼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凸显了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战略性特征,这种变化在1957年苏联卫星事件和2001年发生的9·11惨剧之后愈加鲜明和直白。因此,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我国语言规划的论证和制定已迫在眉睫。研究者必须站在国际高度,从全局的、发展的、动态的、辨证的角度审视和评价美国的语言政策,借鉴美国的经验,以培养我国国民强烈的语言意识和文化自信为主要特征,不断调整我国的语言规划,使语言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等始终以国家安全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
  参考文献:
  〔1〕Leavitt.J. Linguistic Relatives:Language Diversity and Modern Thought[M].Cambridge:CUP,2011.
  〔2〕蔡永良、王克非.从美国英语官方化运动看语言的统一和同化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6).
  〔3〕黄德宽.国家安全视域下的语言文字工作[J].语言科学,2014(1).
  〔4〕洪爱英,张绪忠.多元文化语境下美国语言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5).
  〔5〕舒莉,孙渝红.多元文化对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6〕王烈琴.语言意识与国家利益:美国语言政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5(6).
  〔7〕王建勤.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8〕张哲.汉英语中动构式句法构件及其特征的认知对比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11).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教育的困境既有文学教育制度的原因,更有泛意识形态传统、现代社会科学至上等庸俗实用主义哲学泛滥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形成了文学教育泛意识形态、以文学知识为中心、为人生、审美体验的四个时代,四个时代的文学教育目标各异,境界各殊,但若以文学教育的意义来划分,前三个时代属于现实的、工具理性的文学教育,理想的文学教育是审美体验。  关键词:文学教育;价值失范;价值回归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
<正> 桂花,属常绿阔叶小乔木,学名岩桂、木樨,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人秋以后,桂花盛开,十里飘香,又名“十里香”。桂花适应性强,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主要栽培技术:(一)
棉花具有经济效益高、收入稳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等特点。进入九十年代后,棉花的主要害虫棉铃虫一年比一年猖獗,为害成灾,有些地区甚至是毁灭性的。在这关键时刻,科学家们研育
摘 要:经过百年的历史积淀,又经过现代化的现实洗礼,乡土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在新的时代,乡土教育应实现“一个转变两个延伸”,即乡土教育的观念要从工具论向价值论转变,乡土教育的发展路径要从中小学向地方高校延伸,从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以拓展乡土教育的发展空间,使乡土教育在价值认同、文化重建、人生关怀等方面体现出多元价值,为建设“文化中国”和消解“现代性乡愁”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乡土教育;路
【正】 ①梅花粥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粳米100克皆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白糖,煮成粥,能舒肝开胃,利于治疗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②桃花粥桃花5朵,摘洗
高妻葡萄属欧美杂交种,四倍体。该品种穗、粒特大,平均穗重600克,平均粒重16克,疏花疏果后平均粒重18-20克。它比巨峰、藤稔晚熟10天左右。其含糖量高,为18-21度,具有浓郁的草莓香
<正> (一)西农8号西瓜。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蔬菜及瓜类育种学家王鸣教授,采用太空育种和生物工程等现代综合育种技术培育而成。具有复杂的遗传基因。93年通过陕西省品牌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我们一般认为学做事就是学知识、学技能,但是对于做人和人格道德的修养,以及做事中的道德方面却没有那么关注。其实,做人和
在马尾松的针叶中,含有松节油、二戊烯等成分,具有杀虫、杀菌作用,可用来防治多种鱼病。当鱼发生赤皮、烂鳃和肠炎病时,可按每50公斤鱼用马尾松针叶0.5公斤捣碎,加食盐50克,
摘 要:五四时期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郭沫若逐渐接受和吸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熟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将其应用于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和文学等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是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对郭沫若在研究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概况梳理。  关键词:郭沫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