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工商联会员卖画资助慈善事业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浦东新区工商联(商会)组织企业会员,在金茂大厦为当代著名女画家、浦东新区工商联会员康金梅举行油画作品专场拍卖会。拍卖会由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主槌。康金梅的巨幅力作《森林曙光》以及她的以“乡村”、“田野”等为主题的油画作品的拍得款,将分别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贫困地区希望小学。
  这次义拍共有14幅作品成交,其中《森林曙光》被上海国泰创业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建国以70万元拍得。包先生说,我也是为社会献一份爱心。
其他文献
办一个企业本身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多的人要去管理,那么多的竞争对手要去研究,那么多的客户要热心对待……每个经理、每个管理者、每个营销人员,整天手中捏着一大堆计划书、报表,从早到晚,有时会感到无助的痛苦、力竭的艰难。  当有一天我们打开一本书,走进来自远古的、现代的、身边的寓言,不禁会心一笑。这些来自于哲人的寓言之舟就摆放在不远的渡口,他们诉说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启示,他们催促着我们奋进。   
期刊
从东亚合作发展的途径看,将会沿着由“10+3”的对话框架向合作一体化机制过渡道路发展,但由于“10+3”本身就包含着东盟10国的合作、东盟与中、日、韩三国中的任何一方的“10+1”合作以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合作等多重合作,因此,“10+3”的合作也必然是在依靠多种形式、多层次合作共同推动和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尽管如此,在多重的合作中起主导作用的应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由中国的视角分析,为推动东亚地区
期刊
据调查显示,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中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在威海、烟台、青岛、济南,齐鲁大地诞生了赫赫威名的山东商帮;往南,在江苏南部是苏锡常为基地的苏南商帮;再往南,东海边是宁波,台州、温州、杭州的浙江商帮;继续往南,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泉州、漳州、厦门的闽南商帮;最后一处,是毗邻港澳的广州、惠州、东莞、顺德、深圳等地的珠三角商帮。  浙江商帮,已经和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
期刊
我在今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香港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一同缅怀广播历程》的文章,不禁使我想起了我的外公苏祖国先生。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工业实业家,精通无线电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是中国无线电行业的开拓者之一。  1924年苏氏姐弟共同创建了亚美无线电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自制无线电零件和收音机的专业公司(上海无线电26厂前身)。1929年苏祖国先生创办了第一个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经营的
期刊
当你面对望不到头的楼梯,你是否觉得爬梯运动很乏味?你是否情愿赖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睡懒觉而不愿去运动?体育馆是否已成为你只愿远观,不愿近玩的地方?你真的对运动厌倦了吗?试试下面的小窍门吧,它会为你的运动增添一点乐趣!    开一个好头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你难免会觉得早起锻炼很不习惯,也极不情愿,谁不喜欢那暖暖的被窝呀?如果你被这种感觉所战胜的话,那好吧,你就永远别再提锻炼的事了。但是如果
期刊
为进一步加深对《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理解,普陀区工商联近日邀请市政府政策咨询专家、市工商联副会长唐豪来会为非公企业家作《若干意见》专题辅导报告。唐豪会长认为,《若干意见》中的三十六条是落实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三十六条是一系列政策的政府化、文件化。《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这给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
期刊
有一个很普通的常识是,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做对”,然后才是想办法做好。而要“做对”,其中最要紧的一个前提是“知彼知已”,使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信心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受此启发,新年伊始,我们建议企业家朋友要“睁大三只眼睛”。  三只眼睛各有所用,一只用来观察世界的变化,一只盯住国家政策的走向,第三只的任务是把自己看清楚。  入世三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融合已达到不可分离的程度,再加上世界性的资
期刊
前不久,报上报道北京有人自己集资建造房子,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节省买房的支出,少花钱,同样也可住好房。开始,我认为这不过是个人对目前过高的房价所作出的一种“抗议”,并不觉得它会成为事实。然而,个人集资建房传开后,各地都有人仿效,有干柴遇烈火之势。最近我又看到了这则新闻的续闻,说那位动议集资建房的人动真格了,准备注册公司正式上马,我不觉为他捏了一把汗:朋友,你这事做不得。  我说这事他做不得,是因为他
期刊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并不遥远,但回眸凝望,那用漫漫时间堆砌起来的日子,在我们的眼中看起来还是有点模糊漫漶。在民营经济如火如荼的今天,一贯倾心于民营经济报道的我们,决定要寻访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第一代的创业者,寻访这些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命运起落,一起见证历史,思考财富人生。这不仅能让我们重忆民营经济萌芽时那段不再的过程,温暖怀旧的心,还可从他们的历炼中,给后来者诸多的思考、启迪…
期刊
鸡年鞭炮的硝烟尚未散尽,向华美清洁服务社总经理刘梅霜要人的电话已经铃声不绝。各大宾馆客房部经理不约而同表示:“我们需要大量的客房服务人员,你有多少人,我们要多少人。”历经了千辛万苦、创办了沪上第一家为高级宾馆提供客房服务的刘梅霜感到无比欣慰,霎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塞翁失马    刘梅霜从小是一个要强的人。80届中学毕业后并不满足在纺织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3个月不到就考入第一商职校。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