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新政府能否左右逢源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巴马当选后的一系列举动,明显地表示他将牺牲掉当初最狂热地支持他的极左翼的利益和诉求,比如自由派最关心的同性恋平权等。考虑到今日的美国总体上仍然是个中间偏右的国家,奥巴马如果违背竞选时许下的种种诺言,倒也算是顺应民意。
  
  1月17日,当选总统奥巴马将从当年美国宣布独立的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登上火车前往华盛顿就职。尽管路途只有两个小时,他却会在特拉华州的魏明顿市和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停留并对当地公众发表演讲。其实,奥巴马在1月初已经从夏威夷的度假地来到华盛顿,要从费城折腾这么一趟,为的是模仿1861年林肯总统就职时的做法——同样是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林肯当年从那里乘火车前往首都。因为蒸汽火车要加煤加水,所以在路上不得不停了好几次。虽然到了飞机时代总统们不再需要这么做,但是奥巴马却希望通过仿古来提醒选民:他的当选与美国最受崇敬的总统林肯有同样的历史重要性。林肯废除了黑奴制度,奥巴马是第一位当选总统的黑人。在就职那天,奥巴马将手按当初林肯用过的《圣经》宣誓,过去的总统们在就职时通常用的是家庭的《圣经》,谁也没有想过从国会图书馆借出这本珍贵的历史遗物。
  尽管媒体与奥巴马的支持者总是将他比作民主党的罗斯福,奥巴马却更愿意将自己与共和党的林肯相提并论,这并不是偶然的。除了强调其中的历史意义之外,这也是他向共和党普通选民伸出的橄榄枝。在一些左翼人士看来,这根橄榄枝伸得有点太长,未免让他们失望。最具争议的例子,就是奥巴马请了右翼福音派牧师里克·沃伦在就职仪式上作祈祷。沃伦是在加州的全美第四大教堂的牧师,他对诸如同性恋平权、妇女堕胎权等自由派最关心的社会议题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消息传出后,同性恋社区中一片哗然,有许多激进分子甚至斥责奥巴马在当选之后便背弃了当初的支持者。
  这样的指责并非没有道理。奥巴马当选后的一系列举动,明显地表示他将牺牲掉当初最狂热地支持他的极左翼的利益和诉求。不过,奥巴马是否会像一些分析家预言的那样,以左翼政府的身份来推行中间偏右的政策呢?这其实并不是他自己能完全决定的。
  
  亟待拯救的经济
  
  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挽救经济,这是美国社会当今的共识。在过去几个月里,美国的股票市场下跌了大约1/3,失业率直逼7个百分点,到2009年甚至有可能上升为两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刺激经济、增加新的就业机会,成为新政府必须首先面对的难题。奥巴马的经济班底已经制定了一个高达775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并提交给1月6日上任的新国会讨论。在1月3日,奥巴马发表广播讲话,呼吁国会尽快通过,希望他在进入椭圆形办公室的时候桌上就会有等待签署的新议案。他指出,该项计划的资金将会用在修建公路、桥梁、改造学校,将医疗系统电脑化以降低保险费用这类项目。在第二天,奥巴马又和民主党国会领袖一起,讨论计划中的大规模增加失业救助和医疗补助的紧急项目,估计这又要花费1400至2000亿美元。国会中不少民主党议员也乘机希望加入与自己选区有关的项目,因此议案最终的金额会比原定的高出许多。奥巴马的经济顾问们已经对国会说,希望最后的数目不要超过1万亿这个心理关口,也就是不要超过GDP的7%。
  
  虽然全国上下都在急盼新政府挽救经济,但要通过这项议案却不那么简单。根据奥巴马经济班子的说法,这项美国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议案将创造出3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60万个在政府部门,其余的在私营机构。其中,建筑、水泥、钢铁、机械、电子等部门受益最多。下院的民主党领袖们已经放出话来,说众院将在就任的第二个星期表决通过这个议案。可是到了上院情况就要复杂不少。众院可以用简单多数来通过,而每个参议员却都有权拿出“无限制演讲”这么个杀手锏,阻挠整个立法程序。除非有60位议员出手,“无限制演讲”就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拖延走去。民主党目前只有57票,即便目前还悬而未决的明尼苏达州以及出了丑闻的伊利诺伊州两个议席能够及时填补,共和党的41票也足以阻挡法案的通过。参院少数党领袖麦康诺日前已经发表声明,对以如此的速度花出如此巨额的纳税人的钱表示怀疑,并且声称“每一块钱都必须很聪明地使用,而不是在匆忙中被浪费掉”。预见到共和党的反对,民主党参众两院的领袖都已经公开说,国会的立法程序恐怕无法在奥巴马就职之前完成。
  当然,这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共和党无意刺激经济复苏,而是出于两党在经济政治哲学上的差别。民主党刺激经济的模式是罗斯福新政,共和党的榜样则是里根。罗斯福上台的时候,美国处在经济大萧条的低谷。新政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以大规模政府干预来挽救危机。政府的规模与财政赤字在新政期间大幅度增加,但是失业率也很快得到了缓解。不过近年来保守的历史和经济学家们争辩说,罗斯福的新政并没有能够解决经济萧条,反而因为高税收而导致萧条持续到二次大战。他们认为,里根在上台的时候,同样面临卡特政府遗留下来的经济危机。里根采取了大幅度减税同时削减政府开支的政策来刺激经济,最后给美国带来了20多年的繁荣。反驳这种说法的人则指出,里根并没有削减政府,不过是将政府一些部门——比如社会福利——的开支转到了国防上面,导致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赤字。
  无论如何,人们都知道,以往的经验也许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但美国今天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局面,因此也没有现成的应对答案。对此,美国的民意也处于一种相当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人们都期待新政府能够很快拿出有力的措施来挽救经济;另一方面,对于在非战争期间政府如此空前大量快速地花费纳税人的金钱,多数人依然心存疑虑。再加上不断有消息传出说,已经花费在拯救金融业的3500亿美元中,有许多钱被金融机构用来购买其它银行以扩展规模,或者干脆就给自己的高级人员发了奖金,却不见银行放宽对工商业和消费者的贷款,这引起了很大的公愤,也增加了民众对此类计划的心理抵制。
  这种心理抵制在不久前贷款给底特律汽车工业的议案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按说,用170亿美元去拯救美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业,相对于用7009亿美元来帮助华尔街,孰轻孰重应该很明显,但是百分之六七十的民众就是不同意。可以预见,在渡过了金融海啸最初的震惊之后,美国人对天文数字的政府开支和赤字将提出越来越多的怀疑。
  总的来说,奥巴马新政府的经济政策会更多带有罗斯福新政的色彩,亦即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且扩大政府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08年,联邦政府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23%,加上州和地方,政府在今日美国GDP中的比重达到了大约40%。不少经济学家预计,奥巴马当政4年之后,这个比 例有可能接近甚至超过50%。不过在目前的经济衰退局面中,新政府看来也不会完全摈弃里根的一些原则。在刺激经济的计划中,有可能会包括大约3000亿美元对个人和公司的减税,以刺激消费和投资。有了这个减税计划,得到国会中共和党人的支持就要容易得多。
  
  四处狼烟的世界
  
  如果说,奥巴马的刺激经济计划看上去中间偏左,他的外交国际政策看上去却日益偏右。在任命希拉里为国务卿、留任国防部长盖茨之后,在竞选中曾经是奥巴马国际事务顾问的一批左翼人士——包括最出名的苏珊·莱斯——都没有能得到实质性的位置。在下一届政府中,国务院与国防部的鹰派色彩并不弱于布什的第二任期。这令许多奥巴马的支持者相当失望,却也让国际事务上历来中间偏右的多数美国人松了一口气。
  以反对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上重建美国形象为政治敲门砖的奥巴乌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美国的总统无论在选举期间打出多么理想主义或者国际主义的招牌,上台后便马上会转而以现实主义为外交政策的轴心。也就是说,在今天这样一个狼烟四起的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经常不得不去充当吃力不讨好的警察角色。
  2008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得到伊朗支持的哈马斯恐怖组织拒绝延长在12月19日期满的6个月停火协议,并从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平民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以色列军队还击并进入加沙地区,引起了中东地区新一轮的战火。这对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是个再坏不过的消息。他在民主党内初选期间,曾力主美国与伊朗、叙利亚等国直接对话。按照他当时的说法,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冲突都可以通过对话来解决或者缓解。奥巴马这么说也许是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可是他的许多支持者和来自学术界的一些顾问们可的确是这么想的。赢得了民主党提名的第二天,为了争取犹太人的选票,奥巴马立即到犹太人的院外活动组织发表讲话说:“耶路撒冷将继续是以色列的首都,不得被分割。”阿拉伯世界的媒体听到这番话之后评论道:“这简直是在我们脸上打了一个耳光。”不过,那时候西方世界反以色列的左翼力量对奥巴马的话似乎充耳不闻,一厢情愿地认为奥巴马将会改变美国的中东政策,不再一味支持以色列。
  竞选的时候可以两面光左右讨好,在不同的场合分别说点过头的话,到了实际政治操作的时候,这种做法恐怕就不灵了。事实上,奥巴马之前的多位总统都一直在不断地尝试调解以巴之间的冲突,但在每次取得了一定成功的时候,都会有极端势力作出破坏和谈的举动。尤其是在巴勒斯坦人分裂为各种政治派别,凡是温和派或者主张谈判而非武力的领袖总会不断地受到极端派的冲击,造成巴勒斯坦人作为整体,在政策和策略上永远是出尔反尔,使得以色列和美国找不到一个稳固的代表巴勒斯坦人利益的谈判对象。而以色列作为一个民主国家,无论民选政府如何左右摇摆,国家政策总是有稳定的连续性。这其实是美国与以色列保持密切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层面的原因。以奥巴马的精明,他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在最近的加沙冲突中,奥巴马三缄其口,一再表示在他上台前只能有一位总统主政,所以不便插言。不过人们都很清楚,新国务卿希拉里素来与犹太人院外活动集团关系密切,并且在最近几年越来越获得了外交强硬派的名声。在她的主持下,美国的中东政策的延续会远远高于创新。
  相形之下,来自伊拉克的消息还算不错。经过了5年多的战乱之后,伊拉克的局势已经大体平定了下来。布什政府在执政的最后阶段与伊拉克签订了安全条约,在2011年底之前将目前的15万美军分批撤出,首批撤军将从明年6月底开始。这虽然比奥巴马承诺的16个月要长一些,但是也相去无几。况且只要撤军开始,奥巴马便可以宣布已经实现了当初的承诺。而让盖茨留任国防部长,正是希望美国与伊拉克之间能够平缓地完成安全防务的移交。当然,盖茨的留任也能稳定美国的军心。最新的调查表明,60%的美国军人对奥巴马作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能力表示怀疑。
  与伊拉克相比,阿富汗的局势就不那么明朗。在过去几年中,塔利班的势力卷土重来,在阿富汗南部临近巴基斯坦的地区掀起了叛乱活动。奥巴马承诺要在阿富汗大量增兵,从目前3万多人的基础上再增加大概两万人。而这两万部队的来源,就是从伊拉克撤出来的军队。这个计划在遭到反战人士批评的同时,也被一些来自共和党的资深外交专家——比如老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斯考克罗夫特——所质疑。他们认为,将军队从正在取得成功但却依旧很不稳定的伊拉克撤出转入难以取胜的阿富汗,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苏联当初在阿富汗投入了15万军力,最后弄了个丢盔卸甲,美国不应该步苏联的后尘。
  在伊斯兰世界之外,俄国正在日益重新成为美国的心病。在世界原油价格狂跌的情况下,不久前还是一片经济繁荣景象的俄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危机。俄国电力系统的主管、叶利钦时代主持推动俄国经济私有化的安纳托利·丘拜斯最近就公开表示,俄国出现经济、政治、社会大动乱的可能性有五成,而国内回归寡头统治的危险性也在增加。美国是不是会再次面临一个充满敌意的俄国的挑战呢?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以鸽派面目上台的奥巴马会如何应对呢?现在还很难预言。
  
  咄咄逼人的利益集团
  
  2008年12月中旬,新政府的权力交接班子设了一个网页change.gov,请公众在一大堆问题中挑选出他们最希望新总统能去解决的议题。结果,被选中的第一个议题竟然是大麻合法化。这并不表示美国人对吸大麻最热心,而是反映了一部分奥巴马最热情的支持者的类型。
  在大选期间,奥巴马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包含许多社会集团的联盟。这个联盟里面有蓝领劳工、移民、黑人和少数族裔、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等。这些集团出钱出力,将他选进了白宫,现在轮到他们来要回报了。问题在于,他们的许多要求却会让新总统感到为难。
  劳工组织在大选中拿出了4.5亿美元去帮助民主党竞选,指望奥巴马在执政的头100天便通过名为《雇员自由选择》的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取消在组织工会时的秘密投票制度,改为雇员公开签署工会授权卡。也就是说,每个人如何投票,其他人——特别是工会的组织者——都能看得见。这个法案如果通过,工会的力量有可能得到大发展。但是,该法案受到来自工商界与共和党方面的强烈反对,因为工会通常要将劳动力价格提升大约15%。
  环保组织本来就一面倒地支持民主党,这次更是奥巴马最坚定的拥趸。他们要求新政府签署《京都议定书》,立法大幅度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且要求奥巴马兑现竞选承诺,对再生性能源进行空前大规模的投入,以最终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移民权利组织则在推动大规模移民法改革,并且对现有的非法移民实行大赦。不 过,这种提议也遭到大量合法移民的反对,因为他们大都有家人在等待移民身份,担心大赦将影响到合法的申请人。美国公众也普遍认为,无条件大赦非法移民等于鼓励犯法,将会导致更大的非法偷渡潮。
  同性恋平权组织近年来最主要的目标,是让法律承认同性恋婚姻。但是,尽管有马萨诸塞、加利福尼亚等少数几个州的法庭认可了同性婚姻,但大多数人——包括多数民主党选民——对法庭的决定并不认同。奥巴马在加州大幅度赢得选举,但是禁止同性恋婚姻的公投提案却获得了高票通过,其中就包括黑人70%的赞成票。
  在1月6日新国会宣誓、1月20日新总统就职之后,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就会络绎不绝地前去敲门,为各自的目标游说国会和白宫。他们会提醒总统和民主党议员说,如果没有这些组织的支持,也就没有这些政坛人物的今天。如果让他们失望,在2010年的中期选举或者是2012年的总统大选里,他们就有可能袖手旁观。
  各个左翼集团也许是奥巴马竞选时期的基础,可是到了执政的时候他却不得不更多地倾听大多数人的声音。可无论是哪个党被选上台执政,今日的美国总体上仍然是个中间偏右的国家。因此,奥巴马如果违背竞选时许下的种种诺言,倒也算是顺应民意。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大衰退的局面下,新政府更有充足的理由去搁置劳工团体和环保组织那些有碍于经济复苏的提案。目前媒体上许多分析家都作出了类似的推测。
  
  小结
  
  与冷战结束后的几届总统比较,奥巴马的新政府面临着内政外交各方面非常严峻的挑战。美国经济在一年前已经开始进入衰退,而金融海啸的冲击正在将衰退推入一场可能的经济危机。政府必须采取决断的、甚至是革命性的措施,才能将经济从危机的边缘挽救过来。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两场战争动摇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也在改变着原有的权力结构。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对未来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都会起关键的作用。
  美国的选民在大选期间总是分为不同的派别,相互之间激烈竞争。而选举过后,人们却总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重新整合,给予新政府以支持。这也是美式民主制度的特征。而在目前的形势下,选民对新总统的支持和容忍程度会更高,多数人都不会斤斤计较选举中的承诺是否兑现。这样,也就给了奥巴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相当大的政策调整空间。
其他文献
2020年以前的十来年,被中国官方定位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看待世界?    历史上大国兴衰和霸权更替的经验已经证明了,一个国家的国运,不仅取决于自身实力的增长,也取决于它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和互动。  2020年以前的十来年,被中国官方定位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在“崛起”和“崩溃”非此即彼的两极
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我们应当而且能够以全国统筹作为目标。    据报道,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13个省市区名义上实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10个左右的省区以地市级统筹为主,其余的省区仍然以县级统筹为主。可见,中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很低,养老保险被分割为2000多个统筹区。  所谓统筹,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统一筹划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每个统筹区各自负责本区域养老保险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至为艰难,不要说和谐的两性关系甚是艰难,就连凑一桌牌友打“80分”也非易事。因此,若把哈贝马斯的“沟通共同体”理论完全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结果往往是悲剧。  哈氏的理论,读来每每使人鼓舞,而拉康的论述,愈读心头愈生阴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用酒来浇这样一团郁闷:知晓牌局(世局)艰难,凑牌友并维持这份关系实属不易。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哈贝马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的名言。然而这句话在论述逻辑上包含着两个环节,因此可以对应提出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温故”便能够“知新”?二、为什么“温故而知新”才可以为“师”?2000多年来,竟鲜有人去认真推敲这个“至理名言”如何成立。但这丝毫不影响这句话成为《论语》最为代表性的名言之一。  由于孔子说完这句简洁的名言后再无相关说明、阐发。因此老夫子本人是怎样想的,我们不
于丹,不少学院知识分子给了她一个绰号——“学术超女”,因为据说她的学术功力不深,书却卖得奇好。  人们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在谈到自己的写作时,于丹表示:“我把我的这种解读,解释为一种体验式的、感悟式的阐发。什么是体验?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浸润。”于丹之所以获得如此广大的阅读群体,正是因为她把对古典文本的解读,同当下现实中的日常生命“
国内粮食库存数据一直是个谜,无论是农业部还是国家粮食局,均从未公开公布过国家的粮食库存数据。    新世纪以来,动员10万之众的第二次大规模的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自4月1日始即在全国铺开。库存对于判断粮价总体运行态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电视电话动员会议上也指出,“粮食库存是粮食流通的重要汇聚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粮食库存的地位
是苹果烂了,还是装苹果的桶烂了?对饱受争议的高管高薪制度,两位法学教授——哈佛大学的卢西恩·伯切克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杰西-弗里德——在他们合著的这本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他们的答案是后者,被其他国家视为模范的美国公司治理机制出了问题。而问题出现在董事身上。  作者在第一章特别说明,這本书讨论的是没有控股股东的美国上市公司。通常认为,高管们不可能自发地为股东利益服务,因此需要适当的激励措施去抑制其
不远的将来、最快在2010年前后,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世界第二”与日本的“第二”有本质的不同。如何与届时的中国相处,日本必须认真思考。    2009年的日中经济关系中,“格局变化”将成为最关键词。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将在近期内超过金融风暴下出现严重衰退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提前到来的实力对比之逆转,在日本制造业从中国撤资的表象和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引发全球观瞻
近日,随着两名部级高官因严重违纪被查处,腐败的窝案、串案、严重程度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其间的盘根错节、勾连往复迟早有太白于天下的一天。似乎已经很难找到一个词汇来形容此类腐败的“新意”,发生这样的大案,倒是让人又想起了存在了多少年的一个腐败关键词——腐败“重灾区”。  毫无疑问,所谓“重灾区”意味着相关的岗位、行业等已经陷入了大面积的泥潭。但简单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并不长的几年
地震孤儿宛若从瓦砾中幸存的小树苗,既脆弱又坚强,在忧伤中勇敢地长大。当初,许多台湾社工并没有创伤辅导的经验,只因看见孩子孤单的眼神,就在心底许下承诺:“孩子,虽然我不知道可以为你做什么,但请让我在你身边,一路陪伴你长大!”下面这组实例,记录了台湾9·21地震孤儿们的坚强以及社工们的反省和思索。  在台湾9·21地震中,计有2400多人不幸罹难,留下了134名孤儿。在这134名孩子之中,年纪最小的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