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通过对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从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节奏、音乐鉴赏四个方面对学生音乐素质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艺术表现力、音乐剪辑与动作创编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关键词 健美操 学生 音乐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独立的艺术,凝聚着人类所存在的普遍感情,它通过其旋律的变化和节奏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健美操是以健、力、美为特征,把音乐、舞蹈、体操、表演融为一体的大众健身方式。音乐的衬托使健美操动作更具有生命力与艺术性。音乐为健美操插上两只翅膀,使健美操扩大了表现空间。如果说动作构成了健美操锻炼与原始的冲动,那么音乐则为健美操注入了灵魂,并使内心的激动呐喊出来[1]。因此,对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穿透力。健美操通过音乐伴奏给练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空间,最主要的是激发练习者的情绪,提高练习者的兴趣,从而培养练习者在动作方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进而提高表现力、感染力,更富有美感,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健美操教学和训练中,始终有音乐相伴,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健美操比赛中,成套动作必须有音乐伴奏,并且要求乐曲风格节奏和动作协调一致,音乐和动作是和谐完美的整体,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与扣分。
健美操通过肢体动作丰富了音乐内涵,使音乐不只是听觉享受,同时也有视觉享受。健美操通过丰富多彩的身体语言描述音乐内容,使音乐的艺术生命力更鲜活、具体、魅力无限。不同风格的健美操音乐需要与之相符的肢体动作,不同的健美操动作也需要能够更好描述肢体语言的音乐进行伴奏。音乐使健美操更具灵性,有形有声;健美操使音乐更丰富、完美,有声有形,二者融为完整的艺术体,密不可分。
二、音乐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练习热情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媒介,健美操是肢体情感的表述,健美操借助音乐伴奏下能更好地表达肢体情感。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悠长、徐缓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也能激发人翩翩起舞的渴望;旋律激昂,节奏鲜明强劲的爵士乐、迪斯科、摇滚等现代音乐使人不自觉地跟随节奏舞动的念想。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刺激下,神经系统发出兴奋冲动,心情愉快,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身体自然随之律动。激昂振奋的健美操音乐给学生带来欢快奔放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了练习热情。
(二)促进技术动作学习
健美操配乐强调旋律激昂振奋,动作节奏鲜明强劲,体现出很强的动律感。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听觉来感受,强劲的节奏感、鲜明的旋律能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能够和健美操动作形成一定的联系,并产生联想和动作反应。音乐节奏、旋律与健美操动作有机结合有助于学习者对技术动作的记忆,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力度,更好地记住动作。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使学习者的动作更加优美、协调、准确,从而更好地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三)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健美操作为一种通过肢体语言展示人体力与美的舞蹈,美是吸引观赏者、学习者的重要因子。这里的美主要体现在舞者的身体形态、动作的协调、灵敏、力度、表情、音乐以及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对音乐的诠释。健美操是通过健美大方、具有力度和弹性的动作,不停顿地连续走、跑、跳来展示练习者完成复杂和高强度动作能力的项目,主要通过艺术表现、动作完成情况、动作难易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艺术表现是衡量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够唤起练习者良好的精神面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音乐使练习者尽情抒发情感,把音乐、动作、情感构成了完美统一体,体现练习者的艺术水平;音乐营造了欢快、愉悦的氛围,练习者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喜悦心情,展示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明显感觉到音乐素养低的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较差,通过音乐素质的培养可以不同程度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为创编健美操动作提供依据
健美操动作强劲有力、节奏鲜明,与音乐的旋律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才体现出其独特魅力。音乐不仅仅给健美操增添活力、魅力,同时音乐又是健美操创作的源泉,提供创作灵感。健美操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感鲜明,而伴奏音乐多是旋律激昂、节奏鲜明强劲的迪斯科、爵士、摇滚等现代音乐,二者互为依据。动作决定选择音乐的风格,而音乐又为动作创作和编排提供联想,使动作组合连贯、流畅,更好地体现出健、力、美。音乐给健美操创编提供依据。
(五)促进教学工作
健美操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动作方法,提高学生整套动作的连贯性、完整性、熟练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进行相关的教学,离开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健美操教学就会事倍功半。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技能,并结合音乐进行技术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音乐给健美操插上了艺术翅膀,为教学提供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对艺术的诠释,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当前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只是辅科,很多学生缺乏音乐方面的知识,有些连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懂,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多数只局限在流行歌曲上。因此,很有必要对健美操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基本理论教学。因为音乐基本理论是理解、掌握音乐语言,打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乐理,可以使学生获得感觉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之美所必需的一般知识和技能[3]。但音乐理论教学不能就“理”说“理”,必须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范例的分析更好的渗透审美教育。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会与日俱增。例如在节拍教学中,可以在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先对复杂节奏型进行单个的练习,然后选用不同节奏、不同速度的音乐进行击拍练习。还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健美操音乐进行击拍练习,或采用健美操基本步法代替击拍进行练习。 (二)重视视唱练耳教学
读谱能力是学生视唱教学的最根本任务,最终的目的则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鉴赏音乐。视唱教学使学生发现和领略曲调的美。练耳教学通过训练可提高学生对音的分辨能力、内心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住乐曲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在视唱的过程中体味和发掘旋律的美感。教学中教师加以有感情的范唱或弹奏会给学生一个更加美妙、完整的音乐形象。
(三)强化节奏练习
研究表明,节奏素质高低与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水平密不可分,加强节奏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重要的环节之一。节奏训练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音乐中节奏和主旋律的识别练习。首先从学习乐理开始,进而听音乐并按节拍做击掌或幷步练习。2.在节拍、旋律相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不对称动作的组合练习。3.组合的动作不变,在各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主旋律伴奏下练习,加深学生对节奏与动作之间关系的的理解。4.采用风格、节奏、特点各不相同的音乐伴奏,来完成整套技术动作的练习,通过动作表现出音乐节奏特点与主旋律内涵,达到动作与音乐意境的完美结合。5.采用相同的音乐和动作组合,对节奏进行不同的处理手段,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更好的理解音乐节奏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音乐是动作节奏、力度的指挥者,同时音乐又是学生、教师创作、创编的智慧源泉,是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发动机。建议健美操专业学生开设《音乐知识与鉴赏》课,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提高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来诠释音乐内涵的艺术表现力。并通过音乐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自身艺术气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总之,音乐素养是健美操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 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陆晨.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106.
[3] 储亚娟.健美操音乐的效用与选配[J].湖北体育科技.2005(4):527.
[4] 张军.音乐教学与审美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7):36.
摘 要 通过对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从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视唱练耳、节奏、音乐鉴赏四个方面对学生音乐素质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艺术表现力、音乐剪辑与动作创编能力以及教学能力。
关键词 健美操 学生 音乐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独立的艺术,凝聚着人类所存在的普遍感情,它通过其旋律的变化和节奏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健美操是以健、力、美为特征,把音乐、舞蹈、体操、表演融为一体的大众健身方式。音乐的衬托使健美操动作更具有生命力与艺术性。音乐为健美操插上两只翅膀,使健美操扩大了表现空间。如果说动作构成了健美操锻炼与原始的冲动,那么音乐则为健美操注入了灵魂,并使内心的激动呐喊出来[1]。因此,对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与健美操的关系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穿透力。健美操通过音乐伴奏给练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空间,最主要的是激发练习者的情绪,提高练习者的兴趣,从而培养练习者在动作方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进而提高表现力、感染力,更富有美感,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健美操教学和训练中,始终有音乐相伴,音乐是健美操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健美操比赛中,成套动作必须有音乐伴奏,并且要求乐曲风格节奏和动作协调一致,音乐和动作是和谐完美的整体,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与扣分。
健美操通过肢体动作丰富了音乐内涵,使音乐不只是听觉享受,同时也有视觉享受。健美操通过丰富多彩的身体语言描述音乐内容,使音乐的艺术生命力更鲜活、具体、魅力无限。不同风格的健美操音乐需要与之相符的肢体动作,不同的健美操动作也需要能够更好描述肢体语言的音乐进行伴奏。音乐使健美操更具灵性,有形有声;健美操使音乐更丰富、完美,有声有形,二者融为完整的艺术体,密不可分。
二、音乐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练习热情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媒介,健美操是肢体情感的表述,健美操借助音乐伴奏下能更好地表达肢体情感。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悠长、徐缓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也能激发人翩翩起舞的渴望;旋律激昂,节奏鲜明强劲的爵士乐、迪斯科、摇滚等现代音乐使人不自觉地跟随节奏舞动的念想。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刺激下,神经系统发出兴奋冲动,心情愉快,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身体自然随之律动。激昂振奋的健美操音乐给学生带来欢快奔放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了练习热情。
(二)促进技术动作学习
健美操配乐强调旋律激昂振奋,动作节奏鲜明强劲,体现出很强的动律感。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听觉来感受,强劲的节奏感、鲜明的旋律能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能够和健美操动作形成一定的联系,并产生联想和动作反应。音乐节奏、旋律与健美操动作有机结合有助于学习者对技术动作的记忆,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力度,更好地记住动作。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使学习者的动作更加优美、协调、准确,从而更好地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三)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健美操作为一种通过肢体语言展示人体力与美的舞蹈,美是吸引观赏者、学习者的重要因子。这里的美主要体现在舞者的身体形态、动作的协调、灵敏、力度、表情、音乐以及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对音乐的诠释。健美操是通过健美大方、具有力度和弹性的动作,不停顿地连续走、跑、跳来展示练习者完成复杂和高强度动作能力的项目,主要通过艺术表现、动作完成情况、动作难易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艺术表现是衡量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够唤起练习者良好的精神面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灵敏性。音乐使练习者尽情抒发情感,把音乐、动作、情感构成了完美统一体,体现练习者的艺术水平;音乐营造了欢快、愉悦的氛围,练习者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表达喜悦心情,展示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明显感觉到音乐素养低的学生的艺术表现力较差,通过音乐素质的培养可以不同程度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为创编健美操动作提供依据
健美操动作强劲有力、节奏鲜明,与音乐的旋律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才体现出其独特魅力。音乐不仅仅给健美操增添活力、魅力,同时音乐又是健美操创作的源泉,提供创作灵感。健美操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感鲜明,而伴奏音乐多是旋律激昂、节奏鲜明强劲的迪斯科、爵士、摇滚等现代音乐,二者互为依据。动作决定选择音乐的风格,而音乐又为动作创作和编排提供联想,使动作组合连贯、流畅,更好地体现出健、力、美。音乐给健美操创编提供依据。
(五)促进教学工作
健美操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动作方法,提高学生整套动作的连贯性、完整性、熟练性,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进行相关的教学,离开音乐知识、技能的培养,健美操教学就会事倍功半。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掌握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技能,并结合音乐进行技术教学,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音乐给健美操插上了艺术翅膀,为教学提供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对艺术的诠释,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健美操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当前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只是辅科,很多学生缺乏音乐方面的知识,有些连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懂,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多数只局限在流行歌曲上。因此,很有必要对健美操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基本理论教学。因为音乐基本理论是理解、掌握音乐语言,打开音乐之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学习乐理,可以使学生获得感觉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之美所必需的一般知识和技能[3]。但音乐理论教学不能就“理”说“理”,必须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范例的分析更好的渗透审美教育。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会与日俱增。例如在节拍教学中,可以在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先对复杂节奏型进行单个的练习,然后选用不同节奏、不同速度的音乐进行击拍练习。还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健美操音乐进行击拍练习,或采用健美操基本步法代替击拍进行练习。 (二)重视视唱练耳教学
读谱能力是学生视唱教学的最根本任务,最终的目的则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鉴赏音乐。视唱教学使学生发现和领略曲调的美。练耳教学通过训练可提高学生对音的分辨能力、内心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住乐曲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在视唱的过程中体味和发掘旋律的美感。教学中教师加以有感情的范唱或弹奏会给学生一个更加美妙、完整的音乐形象。
(三)强化节奏练习
研究表明,节奏素质高低与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水平密不可分,加强节奏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重要的环节之一。节奏训练可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音乐中节奏和主旋律的识别练习。首先从学习乐理开始,进而听音乐并按节拍做击掌或幷步练习。2.在节拍、旋律相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不对称动作的组合练习。3.组合的动作不变,在各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主旋律伴奏下练习,加深学生对节奏与动作之间关系的的理解。4.采用风格、节奏、特点各不相同的音乐伴奏,来完成整套技术动作的练习,通过动作表现出音乐节奏特点与主旋律内涵,达到动作与音乐意境的完美结合。5.采用相同的音乐和动作组合,对节奏进行不同的处理手段,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更好的理解音乐节奏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在健美操运动中音乐是动作节奏、力度的指挥者,同时音乐又是学生、教师创作、创编的智慧源泉,是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发动机。建议健美操专业学生开设《音乐知识与鉴赏》课,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节奏韵律感,提高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来诠释音乐内涵的艺术表现力。并通过音乐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自身艺术气质,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总之,音乐素养是健美操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 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陆晨.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106.
[3] 储亚娟.健美操音乐的效用与选配[J].湖北体育科技.2005(4):527.
[4] 张军.音乐教学与审美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