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意性引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呼唤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旨是排除各种阻力,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尽可能的挖掘出来。对于数学,由于其学科内容的自身特点,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学起来很单调、枯燥、无味。作为数学教师,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除了纯粹的教授数学知识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去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方式,引导学生勇于去思考问题,去探索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快乐地学习数学。下面就笔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切身体验,谈谈数学课的创意性引入。
  
  一、创意性引入的要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上一堂课,引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全堂课的效果,好的引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创意性的引人应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可以唤起某中动机,可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把握好每节课起始阶段触发兴趣的挈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到“方程组解应用题”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了康熙下江南的一个故事:康熙微服私访南巡经过扬州,碰到一个牛贩子跟两个差役在争执,只听牛贩子跟一个差役说“你买了我五头牛,三匹马,应付我三十八两银子”,又跟另一个差役说“你买了我六头牛,四匹马,应付我四十八两银子,现在你们只付我五十八两银子,那怎生了得!”。可那两个差役蛮不讲理,拒不给钱,康熙见此情景,站出来说:“买卖公平,天经地义”,两个差役见出来个管闲事的,就横道:“那你说说,每头牛,每匹马的价钱”。康熙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就说出了每头牛、每匹马的价钱,两个差役虽然很是惊异,但还是拒不给钱。最后,康熙拿出玉玺,两个差役吓得连连磕头谢罪并补上银两。听到这个故事,康熙如此迅速得算出每头牛、每匹马的价格,学生们都感到无比惊讶,我们在这时顺势导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
  2、“疑”。引人的原则是“趣”,但在内容上要突出“疑”。有了兴趣的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造成学生“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道”的情势,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新”。由于每节课的知识不同,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引入上我们还要求新颖、独特,切忌千篇一律。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常新之感,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精”、引入只是教学的前奏曲,因此我们应求语言精练,切忌滔滔不绝,长篇大论的引人往往不仅冲淡了主题,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引入时还需要做到“精”。精簡,精炼,又贴切主题内容,又十分创意,这才是个完美的课堂引入。
  
  二、创意性引入的方法
  
  有了上述几方面的要求,那我们就可在这些要求下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引入。常用的引入方法有:
  1、数学故事引入法。数学故事或逸闻、史料的引人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并不是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也是一门可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乃至于花鸟虫鱼、日常琐细的有趣的学科。比如前面讲到康熙下江南的故事引出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2、实验导人法。通过观察实验或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点的轨迹”的引入,事先准备好一小段细线和一个彩色的小球,将彩球拴在细线一端,教师从一进教室就边走边演示——彩色小球在不停地旋转,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住了,通过这样的直观的演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解决“点的轨迹”的定义这样抽象、难懂的问题。
  3、联系实际导入法。对于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如讲“圆规”时,可以展示一些美丽的地砖图案,学生们就会很兴奋,求知欲望也随之强烈起来了。
  4、悬念导人法。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如“平方根”的引入,可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cm2,它的边长是2cm,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cm2,它的边长又是多少呢?
  5、竞赛导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竞赛,可让学生领会到新知识、新方法的优点,产生“我要学”的欲望,如在讲“平方差公式举例时”,可让学生进行一些比赛,由此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引入设计巧妙,就能使学生起“疑”,疑则思,思则动,学生在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从而有了学习动力,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要使人发展,教育要使人睿智,教育也要使人愉快。轻松的氛围,自由的空间,启发性的提示,创造性的思维,温和的言语鼓励,独特的求解方法。学生学到的不纯粹是一些数学知识,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长期以往,潜移默化,养成了积极动脑、刨根问底的习惯和勇于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数学教学中的创意性引入教学魅力无穷。
其他文献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步进入教育领域。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屏幕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  去年,我校在高中部全面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让多媒体的最佳效果完全深入课堂,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地,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讲述、板书等手
期刊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鼓励想象,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直接快速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作出判断过程。它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允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运用
期刊
摘要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词语教学时,根据词语及文章的特点,将词语教学设计融入到对文章的理解之中,通过“结合语境理解詞语的意蕴、参与表演感悟词语的趣味、链接生活体验词语的情感、想象写话发掘词语的内涵”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品词析句中使词语教学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相互照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词语教学涌动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词语教学;结合语境;参与表演;链接生活;想
期刊
在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初级的开发、培养和训练,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感知、认知、记忆、思维等因素的作用,对诸如情感、意志、想像力等非理性因素却考虑甚少,本文就想像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作以下论述。    一、想像力与小学数学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主要内
期刊
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提高45分钟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我从课堂教学中的“激”“引”“导”“放”四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效运用心理激励,让学生乐学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甚明确,学习上的动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育;创新精神;教学模式    数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是说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视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的“主角”。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呢?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当下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材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状况有很大的改变,反对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已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就是要用“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纽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引导和师生互动的探索,在质疑与解疑的教学情景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是教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初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教学“层次”,克服盲目性    综观“标准”在初中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计有:转化的思想、分类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类比的思想;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要求“理解”或“会运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
期刊
分层教学是指在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把他们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无疑是对数学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也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近年来,我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就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模式的操作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学生的分层    在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