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贵在爱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uanyu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如果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里的“水”指的是情感和爱心。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不能单纯地把教育理解为知识的传递与积累。更应该把自己的情感和爱注入到学生的身上,不仅要把学生当亲人、朋友来看待,而且要把学生当儿女来看待。教师作为一名播种者,应把理解、自信、希望、善良、宽容、体谅等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学生感受了,理解了爱,就懂得奉献爱。

为此,先将我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爱岗敬业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勤勤恳恳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以严谨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知识,以顽强的毅力去不断探求新知,从而用自己的才能去教育学生;只有爱岗敬业,才会“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在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一身作则,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以学生为重,爱岗敬业,视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在学生中形成一种人格力量,使学生敬重有加,并能自觉的接受教育。

二、爱生如子

爱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而且还会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材,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发展,个性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影响到学生一生。

爱是一种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叫“师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爱是教育的推动力,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爱是无私的

教育事业本身就需要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来担当责任。教师劳动的特点表明了教师是学生成长的过河的桥,是点燃下一代希望之火的蜡烛,是照亮后来者未来的灯塔。教师本身是极其平凡的人,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让他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向上攀,而自己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求有轰轰烈烈的生命,不期盼他人的回报,内心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学生会飞的那一刻。所以,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的爱。

2.师爱是真誠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可见,师爱是真诚的,教育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因此我们教师应摒弃枯燥、空洞的说教,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倾听中实现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尽管孩子们的话是幼稚可笑,不合逻辑的,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以诚待生。

3.师爱是公正的
  学生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因此,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是公正的,但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难。如许多教师对优生欣赏鼓励,对差生冷眼而视,不屑一顾。优生犯了错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差生犯了错误,则小题大做,大动干戈,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怎能激起他们上进心,怎能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冷笑中有爱迪生。”对后进生不公正的爱,直接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阻碍他们进步。所以教师公正的爱是爱学生的根本体现。有句谚语说的好“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那些丑陋的孩子才是一种真正的爱。”教师除了给每个学生的爱外,还要尤其是给予特殊生给多的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公正的爱的升华。

4.师爱是严格的

教师的爱不仅无私、真诚、公正,而且要严格。爱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宽严相济。正所谓“爱中有严爱更深”。

总的来说,在教育的天空里,我们应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不论何时,不论何地,用自己无私的爱心、诚心、热心、细心、耐心去关心学生,让我们用爱心去精心护理好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孩子们驱走每一片阴霾,明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谓。

其他文献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间情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
期刊
阔别八年,重登讲台,心里的滋味可谓是五味杂陈,不知是喜还是悲?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班主任,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
期刊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育的路上前行了将近十二年,很多同行都说自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是实现了儿时的理想,但是我选择这个行业并不是我的初衷,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乡村教师,童年的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教师的清贫与忙碌,母亲忙碌了一辈子把更多的爱都给了她的学生,对于我她总是没那么多精力尽心,想不到我如今还是成了她的接班人,对于教书我一开始真的不那么热爱,只是  为了顺从妈妈的心意。  记得我刚
期刊
如果说教育信念是一种“从学生时期开始积存和发展,教师个体信以为真的、以个人逻辑和逻辑重要性为原则组织起来的‘信息库’”,并且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框架”,那么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培育必然要追溯到教师成长历程中的学生时期。我从小碰到的都是知识渊博的老师,所以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的教育信念就是得孜孜不倦的学习,并且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考上一个好大学。当我工作了,我不光是一名历史教师,更是一名班主
期刊
根据这两、三年新的理念的实施和实践,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感觉作文教学指导极为关键。  一、作文教学指导,课前充分积累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积累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中的课前积累很关键。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教师课前在积累素材上多下一些功夫,给予一些指导。学生会将自己的素材整理成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比如写人物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应让学生及积累一些相关片段
期刊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历史,因此,这一阶段对历史的学习影响着学生能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能否学好历史。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對历史学习的兴趣。  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有科学报告指出非智力因素开发的越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越高。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所以,教师需要培养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快速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总结了四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自读法  小说以描写、叙述、议论、抒情为手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进而揭示社会现实
期刊
近年来有部分移民搬迁的瑶族学生来到了芒场小学,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将他们编排成一个班,我担任班主任,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如何引导瑶族学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我着重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主动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在与瑶族学生的沟通中发现,语言是他们与我们顺利沟通,适应新环境,跟上学校教学步伐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这个特殊情况,教学过程中我从提高白裤瑶学生的朗读能力入手,以朗读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
期刊
毕业后我从事小学教育及幼儿教育工作已有数十年。在这些年里,我带过的孩子一届又一届,多的连我自己也数不清,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令我印象很深的事情,就有这样一件事,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故事要从去年秋天说起,那一年我带的小班,由于是幼儿园最小的一个班,年龄普遍偏小,和我以往带过的小班一样,孩子们第一次离开了爸爸妈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也是又哭又闹。头几个星期,我是忙的焦头烂额,抱抱这个,安抚那个
期刊
管理学大师杜拉克曾说:“如果一个组织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一个组织必须有这样一个形式:在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集体下能够正常地运行。”可见,管理不是一门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学问,而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充满这样那样缺点的人,都能掌握的学问。管理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通过它让一群平常的人做出不平常的事情来,管理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普通人发挥不同寻常的效率,这是身为中层的我需要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