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历史,因此,这一阶段对历史的学习影响着学生能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能否学好历史。所以,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對历史学习的兴趣。
  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有科学报告指出非智力因素开发的越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越高。在众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引人关注的一个。所以,教师需要培养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快速学习的关键。有实验证明,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的兴趣比较高,那么他们也可以快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且他们的方法也是比较全面的。其实初中历史并不是很难的一门科目,但是总有一些学生觉得学习历史很难,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好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兴趣是营造一个和谐课堂的前提。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能否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在学生对学习历史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彼此配合以及互动,就能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自由成长。兴趣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好方法。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过大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要从体谅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减压。减压的最好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有一个快乐学习的状态,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因为自己的兴趣自动屏蔽掉一些压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谈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转变传授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教师们总是喜欢拿着课本为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上就只有教师自己在讲课,而学生并不喜欢这样毫无生机的课堂。所以,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可以把课堂知识和一些小故事结合一起,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为学生处在喜欢听故事的阶段,把一些历史知识编成故事,可以让学生抱着听故事的心情来学习历史。如此一来,学生也就会逐渐喜欢历史这一门课,并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把历史知识记得很清楚。
  二、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造一些和历史有关的动画,给学生展示一些丰富的影视资料。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内容,缩小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感,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积极的心态,并且让这个积极的态度可以持久的发展下去。例如在教导禁烟运动时,可以选择电影《林则徐》中的一些片段给学生观看;学到戊戌变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一下《与妻书》这封信。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并且产生强烈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根本的教育思想。
  三、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
  不要生硬地提问学生一些问题,而是要将问题经过精心的设计,并且借助这些问题来点燃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恰当的提问既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但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认识来设计问题,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难度,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提问问题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教师要在合适的时候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内容上来;其次,教师要注意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的问题也要不尽相同;最后教师还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把问题设计成多种多样的,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活泼,也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教师还要努力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把问题回答错了的同学,可以去纠正他们,但不能批评和惩罚他们,要尽力给学生的答案一个积极的回应。
  四、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教授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举办历史故事讲说会、学生自己编写历史剧、学生制作历史手抄报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教师要举办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把丰富语言积累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通过让学生注重在一定的情景下感悟语言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呢?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淡化分析,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中,整节课的一问一答,繁琐的分析,是不利于
期刊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他说得对,我们不要一味怪责学生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语文,而是语文课没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呀!今年,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出了“高效课堂”。在此期间,我谨遵云城区教育局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导课堂”的课改模式,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大胆的进行了尝试和实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班的孩子在知识学习上和综合能力发展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个人来讲,一种好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同时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入手。  一、定规矩,严教育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
期刊
摘要: 目前,教材统整已经成为新课改顺利实施的保证,教师应具备对教材进行统筹整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角色,利用好以往的教学经验,积极参与教材的宏观统整,以便更好地为课堂的有效性服务。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教材统整 有效性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对教材进行统筹整理的能力,研究运用统整策略整合其中的有利资源,对主教材进行适合自己教
期刊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字,也是最美丽的文字,几千年的发展,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作为中国人,写好汉字,拥有一手漂亮的书法是一生的财富。写汉字,写好汉字,教会学生写好汉字,应该成为我们师者的一种不可旁贷的责任。如何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呢?在我看来,若要促进学生喜欢写字,促进学生写好字,练好书法,激发起兴趣最为关键。  一、了解历史,激发兴趣  汉字书写,书法,就是努力把字写好。字的形体美不美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间情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
期刊
阔别八年,重登讲台,心里的滋味可谓是五味杂陈,不知是喜还是悲?我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班主任,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
期刊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育的路上前行了将近十二年,很多同行都说自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是实现了儿时的理想,但是我选择这个行业并不是我的初衷,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乡村教师,童年的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教师的清贫与忙碌,母亲忙碌了一辈子把更多的爱都给了她的学生,对于我她总是没那么多精力尽心,想不到我如今还是成了她的接班人,对于教书我一开始真的不那么热爱,只是  为了顺从妈妈的心意。  记得我刚
期刊
如果说教育信念是一种“从学生时期开始积存和发展,教师个体信以为真的、以个人逻辑和逻辑重要性为原则组织起来的‘信息库’”,并且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参考框架”,那么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培育必然要追溯到教师成长历程中的学生时期。我从小碰到的都是知识渊博的老师,所以一直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的教育信念就是得孜孜不倦的学习,并且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考上一个好大学。当我工作了,我不光是一名历史教师,更是一名班主
期刊
根据这两、三年新的理念的实施和实践,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感觉作文教学指导极为关键。  一、作文教学指导,课前充分积累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积累素材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中的课前积累很关键。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教师课前在积累素材上多下一些功夫,给予一些指导。学生会将自己的素材整理成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比如写人物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应让学生及积累一些相关片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