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你一生,欠你一个时代的温情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情笔记:长大以后,你会明白,如果你是她,你所能做的不见得会比她好。
  有一天,我和妈在电话里聊我小时候频频遭到“毒打”的经历:数学考到95分要被扇耳光;语文生字写得马虎要被掐大腿内侧;有时候放学后贪玩耽误了写作业,屁股被打得又红又肿,第二天都没办法坐在教室里的座椅上。
  往昔凄惨的画面全堆在眼前,我咄咄逼人地讲:“妈,还记得那年就因为我写字慢,你拿着椅子毫不含糊地冲我砸过来吗?”
  妈沉默了许久,说:“孩子,妈记得。”
  几天后接到妈的电话,妈说:“就给我两分钟,我刚从报纸上读到一段话,说得挺好。我记性不好,要赶快念给你听。‘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人说得有道理,妈嘴笨说不出这样的话,但是孩子啊,你原谅妈妈吧,当年打你的時候,我心里认的也是这个理,妈只不过不想让你成为我这样的人。”
  从我5岁开始,妈就对我进行棍棒教育,坚信“毒打出才子”,因此我的童年结束得特别早,没看过太多的《大风车》和《小龙人》,放学后吃过晚饭就规规矩矩坐在小方桌前做妈买的练习册。
  那个时候,妈是多么苛刻,戒尺就放在身旁,眼睛紧盯着我的答案,那嘴角一牵一扯、手掌抬起放下之间,都是我的恐惧。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不是因为争气,而是因为害怕,害怕拿着月考的试卷回到家里,妈的怒气鞭炮一般炸响,一手擒住我,一手拿鸡毛掸子打过来。爸在鬼哭狼嚎的气氛中叹气,什么都做不了。
  可是妈并不满意,她觉得女孩子除了成绩好,还要会说英文,要懂音乐,言谈举止中要有点气质和才情。
  于是我的周六开始被字母装满,十几岁的我背着重重的书包,独自走4公里的路,稀里糊涂地坐在教室里听一个半小时的英文课。
  我的周日从此被音符占据,妈骑自行车送我去学琴,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我,幽怨地背着琵琶,双手牢牢把住车座的两端,却连妈的后背都不愿亲近一下。
  于是我的青春期里,又多了这样的景象:英文书被撕烂,琵琶被扔在一旁,气急败坏的妈,抡圆了胳膊,一下又一下地打在我自觉撅起的屁股上。我因身上太痛,眼泪太多,常常看不清窗外的晚霞。
  除此之外,妈也限制我的交友自由,她只许我和天天向上的“四眼”小孩做朋友,又完全掐灭了我情窦初开的小火苗。在唯一一次有男孩子向我告白的夏天,那张被我藏在书包深处的小字条,被妈粗暴地搜出来,摊在桌面上,她不分青红皂白地痛骂我,完全不顾把头埋在胸口的我那16岁薄薄的脸皮和自尊……我想很多时候,我都是恨妈的。我恨她逼我成为第一名,恨她强迫我学不喜欢的东西,恨她践踏我的自尊,恨她粗暴的脾气,也恨她的鸡毛掸子和扫把,恨她没收我全部的自由,给我一个苛刻的人生,却从未对自己有过任何的要求。
  在我的记忆里,妈从未有过一份长久的工作,是典型的家庭妇女。一张脸灰扑扑的,从不用化妆品;衣服是夜市里淘来的大妈款,任腰间赘肉暴露得坦荡荡,也不肯费心藏一下。她没有爱好,没有朋友,没有文化,也没有梦想,每天伴随她的,只有电视、记账本和安眠药。
  在整个青春期里,我一边害怕妈,一边嫌弃妈,像是一株不甘被埋没的植物,很叛逆也很用力地向着妈的反面拼命地生长,我才不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后来,我果真没有成为妈那样的人。
  我每天早上在健身房度过,晚上看新闻、写博客。有一票喝咖啡谈人生的朋友,也有独处的好时光。我读得懂卡勒德·胡赛尼和米兰·昆德拉,看得懂希区柯克和伍迪·艾伦,分得清《欢乐颂》和《蓝色多瑙河》,游走过尼亚加拉瀑布和纽约博物馆,知道霍金只有三个手指头能动,赫本和派克最后没有在一起,当年刺杀肯尼迪的也许不是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妈收起鸡毛掸子和扫把,不再逼我成为第一名,也不再把我的优秀满世界地炫耀,她变得温柔慈祥,竟然有些不像她。当我把第一本书的著作权炫耀着拿给她看时,她甚至只是淡淡地说:“你喜欢的事,就去坚持吧。”
  可是这并不能让我忘掉童年和青春期时的不愉快。我仍然习惯把自己时不时的敏感和自卑归罪给妈,我会残忍地拿“孩子遭毒打跳楼”“青春期少女离家出走”“花季少女自残”的新闻给妈看,妈总是一副歉疚的表情,拿着报纸看了一遍又一遍,自责、叹气、沉默。每当这时,我的心里会有一丝邪恶的快感。可我还是不懂,当年的妈,为什么会忍心对我那么苛刻呢?
  我最终在心底原谅了妈,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搬家时从一堆旧相册里发现一本陈年日记。这本纸张发黄的日记本上,零零碎碎地记满了妈三十几岁时每天所要面对的家庭琐事:“今天家里买到了便宜的菜,明天孩子又要交补习班的钱;晚上打了孩子,心里很难过;听说三楼的婷婷不念高中去深圳了;最近睡眠不好,安眠药剂量又加了一倍……”
  日记本的最后一页,仿佛被泪渍浸润过的凹凸不平的纸张,矮胖松垮的字迹,在我眼前一一展现:“夜深了,他还没有回家,作为一个女人,我的心在滴血……”就在那一刻,妈十几年前的生活,和我现今的世界,仿佛产生了一种共鸣,我开始能够体会也能够看到,从23岁开始,这个在贫穷中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女人,沉溺在一种多么沉重的艰辛里。
  她要独自面对拮据的生活和并不幸福的婚姻,在那么寂寞的时光里以泪洗面。可是她从未想过逃离,而是擦干眼泪,转过头来依旧要保证孩子6点半的营养早餐、丈夫加班后的夜宵、干净的地板和透亮的窗户、银行卡上缓慢增加的数字……
  妈那一代人,对家庭比我们更有信念,牺牲是她们的一种本能。妈在生活里无限地看轻自己,那样逆来顺受,而唯一的反抗是,不惜一切代价要让女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不愿看到她的下一代因为没有知识和梦想,被困束于家门口的菜市场,和她一样迫于生活的压力,为菜价和小贩斤斤计较。她相信外面有她不曾感受过的美好,她希望她的女儿,有能力去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
  那是让我多么难过的一个夜晚,摊开的日记,仿佛一扇穿越时光的窗,让我看到另一端日子里的艰难。晚风凉凉的,泪眼婆娑的我,欠了妈一个时代的温情。
其他文献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情是什么?每当有人问我的时候,我总是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曾为梦想拼過命,即使千万人阻挡,也不曾想过要放弃。  那年高考,我赌上了我所有的运气,只为得到一个拥有那张属于化学类专业最优的大学的通行证,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梦,是我无论如何都想要到达的伊甸园。  然而,在我收到成绩单的时候,我内心的仅存的一丝侥幸也化为了乌有。看着高高在上的录取分数线,我除了一阵苦涩的笑,还能做什么。家人、同学
期刊
01  广西方海婷:我的梦想是赚得了钱,除了给我父母用,还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有意义的事。理想大学,云南大学。  贵州蔡林:我……北大。  贵州邵廷芝: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所以在努力着。理想大学,浙江大学。  河南赵美力:闽南师范大学。  河南隗**:重庆大学。  山西元翩翩:重庆大学。(看看你俩能不能成为校友了。)  四川南巷孤猫:上海戏剧学院。  02  十二:高中很乖,
期刊
2018年9月6号晚上十点多的时候,你的头像闪动,给我发了一句“小编,加油呐,晚安”。我忘了那个时候我在做什么,但突如其来的鼓励让我觉得特别温暖,我问你是特意来给我加油的吗,你说是的。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你的早安、晚安,有时夹杂着你的心事,有时只是简单的问候。你手写了两页想对破茧说的话,中间有一句说“木木姐,我相信我们都会越来越好”,不知道为什么看得我热泪盈眶,也许我所
期刊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令人无能为力的时候,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在笔记本写上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从数次失败与打击的泥泞中挣脱出身躯,我一次次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又不得不努力到感动自己。  你问我“有多少次想要放弃”,我说:“一百次。”但心底不服输的力量支撑我一百零一次坚持了下来
期刊
前几天班主任给我们开了一场班会,结束的时候,我把老师留了下来,询问了几个有关考研的问题。  我并没有和她说自己想要去的城市,也没有坦露自己心仪的大学,但是正在我深思回味着她的建议的时候,她却笑意盈盈地开口:“你是想要考C大吧?”  我闻言一惊,像是小孩子被戳破秘密一样羞愧地抬起头,看到的是她笃定鼓励的眼神。  原来当人对一件东西抱着极强的渴望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掩藏住那份期待的,就如同爱一个人一样,
期刊
生活里有没有这样一件小事,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被你极具仪式感地坚持了很久很久,足够能随时骄傲地向别人抬头提起?  随着年龄的变迁,我书架上的陈列风格不断翻新,从最开始的校园小说、流行CD,到现在的各类票据证件、瓶瓶罐罐,唯有最上层的一排始终未变,被一摞小开本的金黄色杂志牢牢地占据着,如同一枚精巧的坐标,屹立在岁月的洪流之中。  《破茧成蝶》曾数次改版,最初的形态,是小开本的金黄色封面,低调又精致
期刊
30多年前,身为高中生的我,最擅长的就是考试。每次埋头在试卷上奋笔疾书,都有打一场仗的兴奋与专注。考试结束后的分数与成绩排名就是战况与战绩,我深陷其中,为名列前茅心怀喜悦,为名次退步黯然神伤……那是一种精神极度贫乏与不稳定的状态,我异常挣扎。  我觉得经历过高考炼狱还能保持平常心态的小孩,都挺了不起的。  然而另一个事实也毋庸置疑——我是应该感谢高考的。18岁之前,我生活在一个边城,没有高考,我不
期刊
一  外面的世界特别慷慨,闯出去我就可以活过来。  ——《如果·爱》  最后的一幕场景印象深刻:孙纳捧着承载了过往的回忆录看着窗外一边微笑一边流泪的样子,非常动人。彼时我因这铅尘落尽的美而流下眼泪。  那时我正在读高二,活得心高气傲,连喜欢都不屑于表露——因了性格里的内敛,觉得所有的心动都带了些许委曲求全的卑微。  他坐在我左前面,总是穿简洁干净的白衬衫,腰背挺得笔直;喜欢在偶尔没有老师的自习课或
期刊
提着行李回家,天气暖和起来,窗台上的水仙花显了萎色,叶子也渐渐枯黄,但还是香的,一打开门,远远就闻见暗香浮动。  放下行李,身心俱疲,想起很小的时候一些细碎的琐事,比如夏天的时候去爷爷奶奶家过暑假,门口有一道水渠,清可见底,水渠上有一道石桥,桥边有几棵巨大的柳树,水渠里有很多的鱼,不大,但也足够让小孩子兴奋了。  大伯有两个儿子,所以我称呼两位堂兄为大哥和小哥,大哥小哥有时候带着表弟在水渠里捉鱼,
期刊
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字句开头,才能让过去的那一年岁月不显突兀,不失本真。  此刻我坐在前院里,不远处的鸡和树上的麻雀在各自悠闲地叫着,有风,门前的丝瓜藤绿得诱人,风一吹,就会一下蹭到我的额头,任凭我再怎样去拨开挪移,风再来的时候,还是会调皮地蹭着我的额头,不屈不挠。就如同去年的我们,不论如何疲倦只要那包裹着梦想的风一吹,就会把疲惫的自己吹到梦想的象牙塔,然后振奋精神,开始一笔一画地打开试卷,小心翼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