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山水诗学地域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ei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山水诗人荟萃东南乃南宋山水诗学地域性首要特征。江浙闽赣构成南宋东南地域,南宋各类山水诗人盛聚于此,其中江浙地区最密集,闽赣次之。定都临安,宽政惠民,粮食丰足,手工业、贸易发达,都市繁荣。同时,人文厚积,崇学重教,薪火盛传,加之气候温和、山水旖旎、交通便利。南宋东南之政治、经济、文化、人文、自然诸要素共同作用,助推各类山水诗人主体盛聚于此。南宋山水诗人主体荟萃东南乃南宋社会文化、文学与政治、经济、人文、自然诸要素协和发展、造极东南之历史体现。南宋山水诗学地域性发展规律亦为南宋文学、文化社会发展历史规律。
其他文献
领字是词体重要的体性特征,或是介乎词体格律与创作风气之间的写作惯例。今统计《全高丽朝鲜词》,发现高丽、朝鲜时代作者运用次数越多的例用领字词牌,通常也是领字运用较为妥帖的词牌。从时代看,高丽、朝鲜时代的单字领字运用妥帖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整体上说,这与词乐失传、东国词人不熟悉词体,以及本土意识上升导致的主观意愿缺失有较大关系。从技术层面说,形成领字异常的原因主要有填词所据原词、词篇上下文文意、词作者破体为词影响。相比打破诗体束缚的中国词人而言,高丽、朝鲜词人更愿意以单字领字回归诗体的律句与句法,或者形成散
“言不尽意”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命题,根植于老、庄、易“三玄”经典.在《老子》中主要体现为“言不尽道”,原因在于“道”的变动性;在《庄子》中体现为“得意忘言”,原因在于
由于语言上的差异,以中国词体为模板“依样画葫”是朝鲜半岛文人作词最直接的方式。不过,半岛文人在“依样”之时,在声律、词句乃至词调上对词的体式不断突破,并且不无创格,甚至出现新的样相。他们有着打破中国词体格律的自觉,不以声音有异为患,肯定东方音声,在创作上不断地突破词体矩矱。此外,朝鲜半岛本土乐曲、文体与词体的交触互动也促进了新“词”的产生。我们不妨将朝鲜半岛词文学突破矩矱的变体之作,视为词体适应半岛乐曲、文体的结果,变体作品的存在体现了词文体生命在异域空间的延展,也是东亚文学文体交流的生动例证
目加田诚(1904—1994)是日本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然而中国国内研究界对其却鲜有关注。20世纪30年代目加田诚留学于北平期间的日记——《北平日记》直到2012年才被发现。该日记具有重要的学术史价值:通过它可以窥见日本汉学家的成长模式,凭借其首次披露的日本汉学家的资料和目加田诚与胡适、俞平伯、鲁迅、郁达夫等学界名人交往的经历,可以最大程度还原中日学术史的样貌,解锁有关的学术谜团。《北平日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待中日学界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奇迹”,在线性时间层面上具有重叠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
西方生命伦理学领域中的人格标准建构存在困难,李瑞全提出从孟子与荀子伦理思想建构儒家式人格标准的初步构想,本文从个体内在特性与外在关系属性两个层面对这一构想做进一步
统一环境标准是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城市群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必要手段,是城市群区域环境法治的重要内容。中国城市群环境标准不统一主要体现在环境标准项目的设置、环境标准限值、违规排放污染物的处罚标准、排污税费征收标准、以及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由于城市群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群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现有环境标准存在差距,因此需要依据科学性、引领性、适用性、可行性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制定区域环境标准统一的行动计划,合理选择环境标准统一的方式,通过中央政府的权威推动和省级政府的协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开展环境治理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深刻的历史性、思辨性、系统性、人民性以及世界性的理论特质。这些特质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谋划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促进国际环境公平正义的现实关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正确理解生态生产力,需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言,人与自然并不是单纯的“征服与驾驭”的关系,因而必须要消解以往“主—客”单向度否定关系,构建“主
[摘 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发展理念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追求,切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需要,在理解中国社会改革的必要性与全面性、明确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意义、彰显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展现出新时期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全新思想内涵。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