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贴近” 践行“走转改”在创新中做好春运报道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zjl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河南电台春运报道的主要特色:打造春运“信息库”,做实春运报道;题材多元化,做活春运报道;多手段并用,做新春运报道。作者认为,做好春运报道最重要的原则是深入贯彻“走转改”精神,坚持三贴近原则:要以选题落实“三贴近”,以制度保证“三貼近”,以用稿引导“三贴近”。
  关键词:走转改 三贴近 春运 创新 民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年一度的春运是我国春节前后特有的景观,因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而被各媒体所关注。春运是个民生大问题,报道好春运,为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负责任媒体的应有之责。近年来,随着人们出行方式和需求的多样化,对春运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只有深入一线,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并以务实的文风、朴实的语言、鲜活的形式,才能在创新中把春运报道做实、做活、做新、做出成效。河南电台的春运报道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打造春运“信息库”,做实春运报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对出行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面对春运期间大规模人群移动的供需矛盾,人们在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时,对有效、实用的出行信息的渴求就显得非常迫切。所以说,满足人们的对春运信息的需求是做好、做实春运报道的第一步。在今年的春运报道中,河南电台就把打造春运“信息库”,发挥自身作为运输部门与乘客之间沟通的桥梁的作用当成报道的重中之重。
  针对今年春运的新特点,我们提前征集春运话题以及听众所关心的购票、车次、路况、天气等春运出行的共性问题,分别邀请郑州铁路局、河南省交通厅、河南新郑国际机场、河南交警总队以及河南省气象台等相关负责同志,走进直播室,详细介绍各运输单位的运力安排、运力保障、应对客流高峰的措施,介绍春运期间的天气情况,指导受众如何方便快捷地购买到车票、如何反映路上遇到的困难,并对不同人群提出出行建议等。
  同时,联合多方搭建动态“信息台”。经过与铁路、公路、民航、高速交警等部门协商、沟通,春运期间,我们派出专门记者驻守其指挥调度中心和路况监测中心,实时关注各运输部门的动态和趋向,及时发回相关春运权威信息。同时,还通过频率的官方微博、微信、短信及热线电话等,收集、整合受众从出行现场发回的春运动态信息。为了保证信息出口畅通,河南新闻频率全频率早中晚三档主要新闻节目《河南新闻》《新闻657》《河南新闻联播》以及全天十档《豫广新闻》节目等,都分别开设了春运特别报道专栏,随时播出春运的相关信息。
  为及时准确了解全省各地的春运动态信息,我们还整合了河南电台驻全省18个省辖市记者站及各省辖市电台的春运信息资源,通过记者连线等多种形式,实时报道各地的路况、客流走向、道路通行情况及运力等,动态传递春运信息。同时,我们还注重收集汇总当天报纸、网络、电视等其他媒体的春运相关信息,拾遗补缺,丰富春运“信息库”的内容。
  在信息传递中,我们注重把简单的春运信息转化为受众可感知的服务内容。比如:节目中通过采取互动话题、新闻链接、小贴士等多种形式,为听众报道了网络购票和电话购票小窍门、避免购票被骗、乘车乘机携带物品须知等信息;恶劣天气时,我们实时播出了雾霾、雨雪天气的自驾车要领、高速公路上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置技巧等,为公众出行提供参考。
  二、题材多元化,做活春运报道
  如何让春运报道这一“规定动作”鲜活起来,更接地气,更人性化,是近年来我们着力探索的方向。今年的春运报道,我们不限于春运传递相关信息,而是尝试着引进多元化题材,延伸报道春运的周边信息,以使整个春运的报道凸显出层次感、现场感,使春运的报道更显人性化。
  1.以原生态的春运景象强化报道的感染力
  春运期间,我们的记者深入火车站、汽车站的售票厅、候车厅,机场候机楼和高速公路入口等地方,通过大量春运繁忙现场生动音响的展现,以及记者对乘客和工作人员随机调查式的原汁原味的现场采访音响等,给听众以现场感较强的听觉冲击力。
  农民工是春运出行的主力军,为真实感受他们的出行状况,我们的记者选择了郑州一个农民工集中的工地,与他们一起返乡,贯穿乘坐市内公交到火车站检票进站候车的全过程,以生动鲜活的音响,真实记录了他们长期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急迫又高兴的回家之情,整个原生态的报道折射出了农民工浓重的“归乡”情结。这种接地气、零距离的原生态表述方式,赢得受众的强烈认同。
  2.亲身体验,感受春运之重
  “一票难求”是不少人春运返乡的困扰,针对今年铁路春运实名制订票、网络订票、电话订票等新举措,我们安排记者以普通乘客的身份分别进行网络和电话订票,亲身体验购票的过程和效果。同时,记者们还到车站售票厅体验售票的时间和效果,把感受和在各种形式购票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向有关部门求解,并把在整个购票过程中的感受通过节目向受众传递,提醒其购票时应注意的事项。
  针对春节期间自驾出行的人比较多,我们安排多路记者,以自驾车的形式,沿京港澳、连霍、大广、二广、郑少、许评南等多条河南境内高速公路行驶,切身感受各条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探查沿途各服务区的食宿情况、汽油柴油供应情况等,汇集、整理后,向准备自驾出行的人们提供沿途路况信息和人性化的出行建议。
  3.强化热点关联度的报道
  车辆安全备受人们关注。春运前夕,我们的记者深入郑州铁路系统的车辆检修厂,现场感受铁路部门对动车、高铁安全系统进行的测试;深入铁路、公路、民航对旅客安全品检查的现场,记录高速交警在高速入口处对客车超员现象的检查情况,并以此延伸报道角度,普及春运旅客出行的安全常识。
  同时,我们还注重报道各地车站、机场周边公交、出租车的相关情况,给人们出行换乘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通过暗访,对机场、火车站的黑出租欺客、宰客现象予以坚决曝光,给乘客以提醒。2月7日,我们的暗访记者对郑州火车东站出租车管理混乱、黑出租收高价宰客的情况进行了曝光,报道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也促使郑州客运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出租车乱象进行整治。   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节前的返乡流和节后的外出流给河南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们主动与劳务输入地的兄弟电台联系,了解当地的用工情况和劳务市场的情况,并在节目中通过专家和评论员的分析点评,关注各用工大省节后的劳务需求,引導农民工理性选择,慎重选择出行目的地。
  三、多手段并用,做新春运报道
  1.由人及事,使春运报道更具人情味
  我们在春运的报道中不仅仅关注具体事件,同时也加大了对春运相关人物的关注,以人看事,使生硬的春运报道更具感染力、更具可听性。
  有限的运力和出行需求的增长是我国目前春运的一大矛盾。如何共筑和谐“温暖回家路”,相互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在春运报道中,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安排多路记者分别跟随客运员、列车员、售票员、安检员、交通警察以及普通乘客,真实记录他们一天工作的情况以及普通乘客从购票到乘车的出行过程,全方位展示运输方工作的辛苦和乘客出行的不易。在节目编排上,以记者探访方式将旅客昼夜排队购票的辛苦,与火车站、汽车站为旅客临时调整候车区功能、设置免费医疗站等细节化服务措施进行对应编排,反映交通运输部门深入细微的贴心服务理念,平抑乘客因为购票难等具体问题所带来的不满情绪。
  2.借力新媒体,增强互动性
  春运期间,无论是乘车、乘飞机,还是自驾出行,人们都处于移动状态,车载广播、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无疑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便捷方式,其移动性和伴随性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特点最为吻合。随着3G、4G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熟知和使用。在今年的春运报道中,我们十分注重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官方微博和微信的使用,增强与听众的互动。一方面将票源、客流、线路、事故及天气等一些动态的春运信息及时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另一方面,在微博中主动设置春运议题,征集春运线索以及出行人在出行过程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及所需的救助,进行实时互动,并安排专门人员联系相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广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在报道中得以提升。
  3.纵横联合,共筑“温暖回家路”
  今年的2月4日到6日,河南电台新闻广播与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第三次携手直播春运。3天3场共90分钟的直播为乘客春节出行搭建起了一条“温暖回家路”。三天直播以“解决新问题、发现新路径、提倡新风尚、回家好心情”为主打,着力突出互动性。节目中随机播发听众和现场旅客的微博、微信及贺年明信片,营造了良好的春运氛围。节目还邀请车站相关人员担任嘉宾,介绍春运动态,回答听众咨询,解决乘客出行问题。
  同时,我们还与河南18个省辖市电台建立了春运信息联动机制,及时直播和插播各市春运动态信息。特别是针对今年雾霾天气多的情况,全天候播出各市电台实时发来的路况、天气情况,并根据各地客流,建议最佳行驶路线。
  春运的繁忙,蕴涵着人们对家的向往、对团圆的渴望;春运是民生,也是一份考卷,只有“以民为本”,才能构筑起温暖的回家路,彰显出社会责任。
  总结河南电台的春运报道,笔者认为,媒体只有在“三贴近”中才能提升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春运报道,我们的编辑记者普遍感到,深入春运一线,接了地气、开阔了眼界、受到了教育,对国情、民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百姓的感情也更深厚。业内人士在评价我们今年的春运报道时说,今年的春运报道与往年相比,报道的内容丰富了,形式创新了,视角独特了,语言生动了,人物鲜活了。而这些变化无不得益于近年来“走转改”活动的实施,只有坚持“走转改”,才能保证我们报道的“三贴近”。
  1.以选题落实“三贴近”
  新闻要贴近群众,一是要多报群众的事,二是要多报群众关心的事,三是报道的方式要顺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做到好听动听。在春运报道中,我们坚持把满足受众出行信息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春运其实就是一张票,如何保证受众能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张票,能够走得了、走得好是我们确定选题的关键点。除了提供日常的票务信息外,我们还推出了春运购票攻略,如何购买往返票,如何曲线购票返乡,如何识别真假票等,并安排记者专门体验多种购票形式,把体会与听众共享。这组实用性很强的购票信息播出后,广受听众好评。
  2.以制度保证“三贴近”
  目前,我台年轻记者编辑比较多,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心态浮躁、作风浮漂,往往满足于跑会、泡会。要让记者主动深入一线,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是逼记者“沉”下去的有效方法。
  为鼓励记者深入一线,我们规定了记者基本的基层稿件数量,同时对采写基层的稿件在绩效考核上给予适量的倾斜,确保让深入基层的记者得到实惠,以提高记者到基层采访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春运报道中,我们的记者有的全程跟随农民回家,有的体验列车员、客运员的工作过程。他们以民生为视角,以百姓为对象,写出了一批鲜活、可听性强的报道。
  3.以用稿引导“三贴近”
  采用稿件是记者采访的“风向标”,我们在通过选题、制度保证一线稿件的同时,节目在稿件采用上也向“三贴近”稿件倾斜,并在多个节目中开设“走基层”专栏,引导记者把选题聚焦基层、聚焦民生,采访到生活的最深处,把最好的故事呈现给听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河南电台春运报道的实践表明,只有深入一线,才能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才能用群众的视觉去观察问题、用群众的语言去描述生活。“走转改”不仅使我们的新闻队伍受到锻炼,业务水平得以提升,更主要的是使我们的春运报道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更接地气。
其他文献
先看几道中考题:1.Frank _ a film if he's free next Saturday.(2005年北京市)
同学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后,不但要能熟练地求解,还要学会它的一些应用.针对教材中应用问题较少的特点,本文归纳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供同学们参考.
用^15N-尿素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20mg/盆,田间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57.5kg/hm^2),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用量、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籽粒
媒体如何用评论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应坚持客观立场,对社会争议较大或复杂的新闻事件,运用质疑手段,并努力引入观点碰撞;其次,鼓励记者承担新闻评论员的角色;第三,将解析式报
经历了四川芦山7.0级的强烈地震之后,7月2日,我国传媒、应急管理方面多名顶级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在北京召开了“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出应急广播的声音——‘芦山心急电台
【摘 要】1938年,已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沫若,没有忘记绿川英子在广州时提出的抗日要求,并把绿川英子介绍到国际宣传处从事对日广播传播活动。她的广播播音像一发发重磅炸弹倾撒在敌群中,瓦解日军的士气,使日本军部大伤脑筋。本文从绿川英子的播音表达技巧、对日广播策略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她的对日广播传播活动深入新闻前线的扎实作风,以及她极强的反战传播观念活动所起到的良好传播效果。 
本刊讯 2013年1月1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市律师协会传媒与新闻出版法律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中视瑞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市泽和律师事务所协办的“2012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截至2012年12月15日,主辦方从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建立的传媒法事例库收集的900个事例中筛选出49个典型事例,加之通过正义网、传媒学术网
残月当空,满天星斗,万家灯火,笑语欢歌。夜是恬静、平和的,即使有一丝喧闹,也是人们心底至纯至真的表露。
东南亚海域发现的几艘10-14世纪沉船,如印坦沉船、井里汶沉船、鳄鱼岛沉船,都发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小型锡锭(铅锭),而当地有的陆地遗址中也多次发现了此类锡锭以及铸造锡锭的
在英国,有89%的英国人每周会收听一次广播节目,英国人每周收听广播总时长为21.3小时。过去十年来,统计结果一直稳定维持在这一水平。  启示1:认真对待青年听众  虽然英国人收听广播的人数、时长、频次相对稳定,但在过去五年中,英国年轻人(年龄介于15~24岁之间的人群)收听广播的时间越来越少,累计减少了5%。部分原因是由于市场上缺少专门面向15~24岁年轻人的广播电台,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