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32在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nfei7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对照组大鼠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术后第3、7、14、28天大鼠血清中IL-32的水平,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术后第28天处死大鼠,取脑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32表达.结果 术后第3、7、14、28天大鼠血清中IL-32水平,模型组分别为(93.44 ±25.53)、(121.69 ±23.14)、(171.69±21.65)和(121.66±23.24) ng/L,对照组分别为(51.69±12.16)、(54.29±11.12)、(55.19 ±10.08)和(54.79±11.18) ng/L,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潜伏期,模型组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4.88 ±4.23)比(7.15±1.31)s,P<0.05],空间探索实验,模型组较对照组穿越目标次数明显减少[(6.0±1.2)比(8.0±1.5),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排列紊乱,神经细胞核深染、固缩,并可见大量不规则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阳性面积率高于对照组[(0.4447 ±0.0555)%比(0.1175 ±0.0114)%,P<0.05].结论 IL-32在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高表达且水平与认知损伤的程度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其触发炎性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非p53依赖途径突变型(T58A)与野生型c-myc(WT)对乳腺癌细胞p21Cipl基因调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携带c-myc T58A与WT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乳腺癌细胞株HCC1937(细胞感染率为85%),未感染者及仅感染慢病毒者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感染对照组),感染c-myc T58A及WT者为实验组C、D组.慢病毒p21Cip1/siRNA载体感染以上各组细
目的 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技术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膀胱癌BIU-87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低氧(90%氮气+5%氢气+5%二氧化碳)和常氧下HIF-1α、VEGF、GLUT-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
目的 观察黄芪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黄芪(1.0、0.5 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黄芪1.0、0.5 g/L两组分别为3.36±0
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炎性反应强弱与继发性脑损伤程度有着直接关系[1-2],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原发脑挫伤灶和邻近脑组织在继发性脑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及试剂: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 280 g,由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6只)和打击组(STBI组,42只),打击组按外伤后处死的时间分为STBI-1 h、STBI-3 h、STBI
期刊
缺氧会降低前列腺癌(Pca)放疗效果,该过程可能是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介导的,降低HIF-1 α表达可能有放疗增敏作用.我们沉默前列腺癌PC3细胞的HIF-1α基因,观察其放射增敏作用.一、材料与方法分空白对照组:PC3;阴性对照组:PC3+ NC siRNA;干扰组:PC3+HIF-1α小干扰RNA(siRNA).按Lipofectamin2000操作手册转染后48 h放疗,
期刊
目的 观察颈部胸导管结扎/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干预的影响.方法 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制大鼠SAP并ALI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O)、胰腺炎组(SAP)、胸导管结扎组(LC)、胸导管引流组(DC),观察胸导管结扎/引流在SAP并发ALI时对肺脏组织病理形态、超微结构、动脉血PaO2和PaCO2的影响,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生存素( Survi
目的 分选出HepG2中侧群(SP)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流式细胞仪分选出SP细胞为实验组,同代常规培养HepG2为对照组,利用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鼠接种实验、黏附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成球培养实验检测两者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 接种实验显示2×104个SP细胞即能成瘤;两组细胞黏附能力[(16.19±3.68)%比(25.01±13.97)%]和
核桃楸是我国重要的药源植物,其树皮、根皮、叶片、未成熟外果皮及果壳均可入药[1],目前对核桃楸皮药理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方面,林瑞新等[2]研究证实,核桃楸皮提取物(JMME)可通过影响胃癌细胞的周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我们选用接种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核桃楸皮提取物的抗肿瘤效果。
期刊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腹腔镜组53例、开腹组49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术前1d及术后第1天及第5天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的变化,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2.50±50.33) ml]显著少于
乳腺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Jiang等[1]对乳腺癌根治术按常规方法找寻淋巴结后的腋窝组织行溶脂法,每例再捡出(6.9±5.3)枚淋巴结,说明手术清扫仍难以避免淋巴结残存及肿瘤残留的问题.活性碳吸附抗癌药物局部使用具有淋巴趋向性,进入淋巴结后缓慢释放抗癌药物,使区域淋巴结内较长时间维持高浓度的抗癌药物,从而靶向杀伤淋巴系统内的肿瘤细胞[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