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试卷音乐试题分析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203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山东省首次作为试点把“基本能力”测试包括艺术考题纳入高考范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它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必有其有利和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就山东省高考试卷音乐试题考试的必要性、对考题的分析以及该测试带来的利弊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基本能力 时代气息 素质教育
  
  一、高考加入“基本能力”科目考试并涉及音乐学科试题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建国以来,美育一直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而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家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新的课程改革使人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需要一种衡量此改革是否可行的方法,这样对少数地方作为试点,将高考中加入“基本能力”测试便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我国教育工作者对音乐作用更加重视的一个表现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娱乐身心,有教化功能,同时也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音乐的这些作用在古代就已经被中国音乐美学家所认同,并一直延续发展着,到现在社会里,音乐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全国各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创建和谐校园”、“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京剧进课堂”等现象足以证明。李岚清在他的《音乐艺术人生》中说:“要提高对全面素质教育和正确人才观的认识。一方面,要把美育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中小学的音乐等艺术课程,并对在校大学生和知识分子进行美育的补课。”他认为:“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①新课程改革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工作者们对音乐更加重视,这也就使得“基本能力”测试中音乐试题的出现有其可能性。
  
  二、2007年与2008年山东高考试卷音乐试题简析与对比
  
  (一)2007年“基本能力”试卷中音乐学科试题有4道,简析如下:
  第3题:围绕京剧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剧常识的掌握,涉及京剧的历史、唱腔、艺术家、“行当”四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目前“京剧进课堂”就是一个实例。本题在考查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还体现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力图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心观察能力。第30题:是一道简谱试唱作答题,简谱是贝多芬的《欢乐颂》。重在考查学生对音乐基本要素及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首先考查学生平时对基本能力——“试唱”的训练情况。第一问涉及节拍及节拍之间的强弱规律,这里考查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态度问题,重在培养学生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细心的态度。难度系数较大的是第三问,该问题涉及齐唱与合唱的区别,可以算是学科整合的一个较好的例子,学生可以通过对两个词的共同字“唱”,和不同字“齐”、“合”,联系语文课所学知识进行辨析,进行灵活运用就可以做出。第33题:该题涉及中国民歌和民间音乐的内容。重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语言特点、民族风格及不同民族所用乐器的了解情况。通过平时的积累及日常生活的观察不难判断出:唢呐是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表现开朗、活泼、辽阔的场景;而江南地区则以“丝竹乐”为主。通过此题的考查,可以使学生对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民间音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第42题:该题主要考查辨别音色,音高等的基本能力问题。学科综合性较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第二问可以用物理的知识回答,第三问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来类推此题。
  总的来说,2007年的音乐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题量不大,选材却很注重科学性、生活性、具有时代气息。总体以一种积极的、鲜活的形象出现,体现了我国提倡的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总要求,同时首次考试作为过渡桥梁,得到了较平稳的进行,为以后“基本能力”测试奠定了基础。
  (二)2008年“基本能力”试卷中音乐学科试题有6道,简析如下:
  第6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切分节奏的掌握情况。从该题的题干我们可以看出,本题在命题时也注意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把体育与音乐联系起来,体现了艺术的相通性、世界性,巧妙地拉近了中国学生与世界音乐之间的距离。第29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对乐器的了解情况,是难度较为适中的一题。首先学生要知道键盘上的音名指的是哪些音,再进一步考查各音级之间的度数,重点在于E与F,B与C之间的半音关系。此题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而对于普通文理科学生来说似乎出题有点偏,但同时也能看出此题在于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第33题: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老文化艺术之一——“古琴艺术”知识的了解,涉及古琴的历史、音色、定弦及演奏形式。前两项涉及古琴的历史与音色问题,比较简单;第三项则更多地侧重于专业化,尤其是古琴的定弦,人们常说“五音不全”,却很少知道“宫、商、角、徵、羽”作为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五音即所说的“五音不全”中的五音;而第四项考查学生对古琴这一乐器的认识情况,此题力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入钻研能力。第49题:该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祖国颂》、《走进新时代》、《祝酒歌》、《黄河大合唱》创作时间的掌握情况,具有时代性,主要涉及音乐欣赏中作品创作背景的内容。如果对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就很难做出正确选择,可以说此题有些偏,难度系数较大。第56题:该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歌唱祖国》这一作品的熟悉程度,属于据谱填词题,同时对“连音线”知识点的运用情况进行考查。此题选择的材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作品,算较容易的一题。考生要在平时课堂上认真听讲,就会对连音线的知识了解。第60题:是为歌曲《辽阔的草原》、《桔梗谣》、《青藏高原》、《牡丹汗》依次配上相应民族的乐器,重在考查对不同民族所特有的乐器了解情况,培养学生关注、热爱我国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马头琴属于蒙古族的乐器,对应的是《辽阔的草原》;长鼓则为朝鲜族常用的乐器,《桔梗谣》即是朝鲜族的民谣。知道这些就可以通过排除法来选出答案。该题也重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2008年考题更加考虑到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学生,难度要比2007年的大,通过网上难度调查显示,这次考题的难度系数为0.78。同时试题也讲究时代性、科学性,试题在设计方面充分注重了材料的人文内涵与审美观念,更多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注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其最大特点。
  
  三、对高考试卷音乐考题的利弊分析
  
  新课程改革要求文理科学生要开音乐课,这在不给学生施加太大压力的前提下,用音乐使他们得到身心的放松,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考题的最大特点就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这就促使学生们在平时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及细心的生活态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与钻研的态度;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最终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积极的人生观,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其一,音乐考题在注重科学性、经典性、生活性的同时,对学生整合各学科知识能力方面,还没有做到最好。音乐试题多数还是较为专业化,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为考高分而死记硬背,把“基本能力”这门创新测试的做法,又带回了以前为考试而学习的境况,失去了测试的真正目的。
  其二,测试题全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的特点。把音乐试题作为“基本能力”测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固然很好,但是把音乐等同于其他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实施考题形式一致,就忽视了音乐的最大特点: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视听的艺术。一成不变的考试形式没有创新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三,世界音乐与中华民族音乐考题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调。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试题中涉及中华民族音乐的试题占多数,而涉及世界其他国家音乐的考题很少。作为中华儿女学习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固然很重要,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个人认为,只要是世界上经典的、优秀的音乐素材都可以作为材料出现在音乐试题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基于上文所指的不尽完善的地方,我认为,一方面教研组在组织测试题的时候有必要更加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巧妙整合,尽量避免间接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音乐试题的考查形式应注重音乐本身的特点,可以考虑用“听力”的方式进行测试。同时,测试题的内容涉及面应更广一些,而且应选择经典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作为素材来组织试题。
  每个新生的事物都有从不完善到渐近完善的发展过程。山东省作为试点,在高考中加入“基本能力”测试,这一创新做法有它的有利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注释:
  ①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20.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学校的人文素质课程,初中语文担负着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人文素质的重大责任.然而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大多数还停留于分析文本的教学方式,很难促进学生进行主
利用常规水溶液方法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的包含银的Keggin型锗钼酸盐[NH4]2[Ag(H2O) (H2PDCA)]2[α-GeMo12O40]·12H2O (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
读写结合一直都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工具,同样具有着培养学生们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语文素养包含的方面很广,不
在进行采矿工程隔水的注浆帷幕设计时,所有计算都是以计算注浆帷幕的最优参数为基础,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帷幕厚度b、单孔注浆的扩散半径R以及注浆孔间距l(注浆孔数目为N时)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的内容评述,以及从江苏08新高考方案的组织实施方面阐述该方案对素质教育的引领和推动。同时,也指出了在实施08新高考方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开采矿床最困难的工作是保证采场顶板水平暴露面的稳定。采场顶板允许跨度的绝对值是一种重要的采矿技术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矿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采场跨度越大,采准
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小学英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很多种小学英语教学方法都被采用到教学中,但其中情境教学法是被老师利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用一种生动且有趣的方法把英语
摘要: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相关法律环境的特殊性,使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法律文件翻译具有相对于其他领域的特殊性,即鲜明的社会效益需要。实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文件翻译的社会效益目标,需要对这其社会效益性具备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建立起客观、全面的全局意识,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此指导翻译工作,争取翻译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法律文件 翻译的社会效益    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摘要: 本文结合2008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了高考的特点,对新形势下的备考策略作了些粗略的概括,并对一些具体的做法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高考化学 高考复习 新教材    2008年高考大幕已经落下,认真研究各地高考化学试卷不难发现总的命题趋势:稳中有变,变中出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信息新颖,突出能力。这引导我在复习备考方面有了很好的依据和参考。对于旧教材的高考复习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可谓
摘要: 高考试题是高考命题专家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不仅对参加高考考生知识和能力起着检测作用,对高考复习教学也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因而我们只有深入研究高考试题,认真分析其特点,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才能使复习备考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考政治 试题特点 复习导向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Ⅱ文综政治试题,均设置了12道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且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各部分所占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