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课程创新应用型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gidtfdx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动物繁殖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的一门课程。传统的《动物繁殖学》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内容,这种教学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课内容等三个方面对此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尝试,结果发现,同学们对此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教师们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教学改革;《动物繁殖学》;动物科学;创新
  大理大学地处边疆民族地区,是一所以医学、药学、教育学和生物学为优势,民族学和艺术学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本科高校。在这样的边疆综合性大学发展动物科学专业,就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挥地方特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滇西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家畜动物的繁殖规律,应用相关的繁殖技术,人为的调控动物的生殖过程,以充分发挥家畜动物的繁殖潜能,大力提高其繁殖效率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知识覆盖面较宽,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而传统的《动物繁殖学》教学由理论、实验和实践三部分教学任务组成,教学手段为教材、挂图和标本等,实验则为一些验证性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片面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理论讲授内容过多且部分章节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对近年来新兴的动物繁殖技术引入不够全面、讲解不到位。在实验教学中,学时偏少且内容相对陈旧,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熟练掌握动物繁殖的基本技能。做好此課程的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实现创新应用型畜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根据新版培养方案的要求,该课程的学时数大幅减少,而教学质量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为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更多、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就必须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不断关注本领域的前沿及动态,及时将专业学术期刊中的新概念、新发现、新思路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同时,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使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很难将繁殖技术细节和理论完全用语言讲授清楚即直观性不强,加之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听课会比较吃力,为在大量压缩的有限的课时数内给学生传授较为丰富的动物繁殖学知识,让学生掌握一系列的动物繁殖生理变化和基本调控技术,使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现代畜牧发展的要求取舍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重点,把握学习难点,使前后章节有机联系,课程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将繁殖生理与生殖现象、繁殖技术原理等有机结合,及时更新现有的知识储备,将新的理论和技术引入课堂,使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繁殖学的理论本质。如动物生殖器官解剖构造章节与后续的直肠检查、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有机联系,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生殖器官解剖构造的重要性。合理将生殖激素与动物发情、受精、妊娠、分娩等生理过程及繁殖障碍相结合,结合生产实例,使学生能合理正确运用生殖激素服务于畜牧生产实践。将研究较热的一些先进繁殖技术如性别控制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等的基本原理等内容引入课堂。
  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标本、显微镜、模型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将多媒体课件与家畜动物生殖器官和胎盘、卵巢标本、精卵受精过程的模拟动画等有机结合,将各种生理过程或组织器官的结构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采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图文相结合,以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率、扩大信息量,整个教学过程备受学生青睐。
  在课堂讲授中结合生产实践多讲实例,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将生殖激素一章与生产中进行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的目的、意义联系起来讲授,再结合人类辅助生殖的重要核心技术,使学生既理解生殖激素的功能和应用,又了解人体自身的生殖生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计算机文本、动画、声音和图形等功能以使内容形象而具体。如通过播放猪或牛精子在雌性生殖道中的运行,可使学生既掌握精子的形态特征和雌性动物生殖道的基本构造,又目睹精子运行过程中所经历的障碍和精子贮库;通过播放动物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让同学更为直观学习妊娠生理的相关知识。
  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采用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引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诱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参与教师教学过程,注意循序渐进和角色互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及意识。如针对奶牛场可能遇到的繁殖学难题,异常发情、屡配不孕和难产等繁殖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提出相应方案,教师加以指导,课堂上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参与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师生互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践难题的能力。
  3 实验课改革措施
  缩减验证性实验,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重点突出综合性实验。如减少生殖激素的效价检测,精子活力评定等单个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兔子为动物模型,使用生殖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促排卵功能,将动物繁殖学中的同期发情技术、发情鉴定技术、超数排卵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串联起来,整合成综合性实验;在精子稀释液的配制以及精子的存活时间测定实验中,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的情况下独自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的协助下,学生自己配制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对精子的存活时间进行比较,最后在实验报告中分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对精子保存效果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一味由教师灌输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每次实验前,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所需试剂的配制;实验过程中,人人动手操作,教师认为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课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要查阅相关资料,对所出现的现象分析原因,展开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勤于动手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为做好实践教学,教研室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场所。通过校内外的实习实践基地,学生较为熟练掌握了猪和奶牛的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和妊娠、分娩与助产等技术操作。
其他文献
一百多年来,学术界一直为耶稣有没有天启思想的课题而争论不休。本文从内证和外证两个方面对此课题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探讨。从外证看,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施洗约翰以及耶稣的门
采用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工艺,以氧化锌和碳粉为主要原料,在N2/H2O气氛中制备成功ZnO纳米片状晶体.所制薄片直径在100nm,厚度约50nm.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
2019年是我国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随着新时代的发展,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了引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在这个崭
按照现代职教课程开发的思路,通过企业走访、调查问卷、召开现场专家座谈会等形式来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根据油田开发工作的实际需求及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石油高职《
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要求语文教师要发挥这门学科自身道德教育方面的优势,让学生们可以在道德教育的渗透过程中,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
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
丰富课堂语言增加信息容量重视学法指导融入情感教育
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如今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均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不同行业在“互联网+”的发展构想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
本文主要对家庭中的亲子活动进行相关实践尝试,并对家庭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开发的具体途径、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从设置到今天,如今许多学校面临专业整合、内容更新、招生就业等许多问题,有的学校计算机专业甚至出现招不到生的情况。本文就我区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现状,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