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形象,培养语感,接受情感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有效朗读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践,文章分析探讨了有效朗读教学在营造朗读氛围、选择朗读方式、进行朗读指导和拓展朗读空间等方面的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策略语文素养
  
  有效朗读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寻找“诗和远方”的一股活水,而目前乡村语文课堂上却暴露出些许问题,如课堂朗读时间 “缩水”、朗读方式单调、朗读体验肤浅、朗读空间有些狭窄……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探讨和调整,努力在灵活、有效的朗读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
  一、創设适宜情境 ,营造浓郁的朗读氛围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引领学生在浓郁的朗读氛围中完成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
  1.利用有情感、有力度的示范朗读营造氛围
  示范朗读可以通过老师、学生或多媒体朗读资源来完成。它能够利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点燃学生的激情、吸引学生进入有效朗读氛围。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就尝试以富于变化的语调,激昂的情感示范朗读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听读中走进诗词,感受诗词中丰富的语言、高远的境界、伟人阔大的胸怀和诗词磅礴的气势。这样用范读助推学生思绪的放飞,效果非常明显。在2018年“国培计划”培训中,兄弟学校老师的《背影》示范课上,一位女生朗读“父亲攀爬月台为我买橘”和课文结尾段,声情并茂,自己有些哽咽,其他学生泪眼盈盈,所有老师内心亦波澜起伏。不喧哗,自有声,这就彰显了有效朗读的魅力!同时,欣赏精美视频朗读,让学生眼观视频,耳听朗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欣赏《海燕》朗读视频时,那肆虐的狂风,那电闪雷鸣,那波涛汹涌的海面,那惊恐发抖的海鸥海鸭与企鹅……感受到这些,那只搏风击浪、勇敢的海燕已经高傲地飞翔在孩子们的心中了。深深的震撼,带来的是满满的收获!
  2.利用画面配乐营造朗读氛围
  眼观鲜明的画面,耳听优美的音乐,学生思维得到延伸,情感受到感染,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接受情感熏陶。在《醉翁亭记》学习过程中,欣赏着优美的滁州风景,领略太守的宴会场面,听着舒缓的音乐……学生轻声细读,一位与民同乐、胸怀天下的太守形象跃然纸上。学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木兰诗》公开课上,借助于音乐安排学生朗读,音乐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激昂,和曲折的情节有机融合。在这样充满着美感的朗读活动中,勇敢智慧的木兰形象、疾速紧张的行军之旅、艰苦卓绝的戍边生活等,都浮现在学生眼前。
  二、灵活选择朗读方式 ,多样化感受文章魅力
  丰富多样的朗读方式,会让学生由不同的途径去理解文本、升华情感,达到朗读效果的殊途同归。
  1.张扬自由的自主性朗读
  有自由就有释放。在朗读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自由,强调朗读时的轻松、自主状态。这样,他们在朗读时就可以自由走进文本、感受形象、品味文章内涵……学生就会在自由的朗读心境中自由地飞翔。在教授《背影》时,我选择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情感体验。许多同学读着读着,声音有些哽咽,也许是感慨“父亲”的背影,也许是想起了父母外出离开自己时的背影,也许是脑海里浮现了寒冷的冬夜父亲送来棉衣蹒跚离去的背影……这时的朗读已经勾起了学生的记忆,拨动了他们的心灵之弦,激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此时,老师已不需要再说什么,学生们已经在朗读中接受了一次情感、灵魂的洗礼,相信他们都会感受到父母平凡举动背后浓浓的爱。这就是自由朗读的效果。
  2.齐声朗读
  齐声朗读能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并专注于课堂学习。要准确、有感情地读出课文,需要学生看得准确,读得准确,理解得准确,表达得准确。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文意、有情感地表达等学习能力。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只有相互合作、适时调整,才能达到齐声朗读的完美效果,并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意识和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中要培养的核心素养。
  3.分角色朗读
  这种朗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有效朗读的积极性,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我在教学《变色龙》时,指导学生分别扮演警官、赫留金、围观者等角色,进行朗读表演。警官的善变、人们的冷漠……都在朗读中呈现。在阵阵笑声中,同学们已经完成了对人物的认识和感悟,初步完成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当然,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自主走进作品,走进人物,理解人物精神世界。
  4.对比朗读
  有对比就会有灿烂的火花。在对比朗读中,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直观感受,再通过对比分析、感悟,进而产生属于自己的学习体验。本校一位青年老师在《乡愁》公开课上,为让学生品味叠字语言的效果,体会诗人在微小的意象中蕴含着的浓郁的乡愁,有意安排了一个对比朗读环节。“一枚小邮票”与“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船票”与“一张窄窄的船票”……让学生去读、去比较、去品味,学生们的收获就表现在对比朗读时会心的微笑中。很显然,这已经达到了老师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朗读指导,授学生朗读之“渔”
  朗读是需要技能的。为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实现有效朗读,还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能。如:依据语意表达,合理安排停顿;依据情感抒发,选择低沉激昂、抑扬顿挫;适当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增强朗读的感染力……这些基本技能,需要教师结合具体实例经常性指导,既授之以“鱼”,亦授之以“渔”,在不断的训练中,让这些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适时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内部的节奏,理解不同节次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揣摩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在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也就理解了赤子的一片深情。
  四、积极开拓朗读空间,丰富朗读之源
  生活和自然就是一本内蕴深厚、色彩斑斓的语文书。让学生走出课堂,用心去感受生活,欣赏自然,在生活的熏陶下、自然的怀抱中去积极朗读,这对提高朗读的有效性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不断地去开拓新的朗读空间,寻找新的朗读之源。比如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活动,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感受语文魅力,提高语文素养。近些年来,我们学校安排了朗读竞赛、国旗下讲话、激情晨读、大课间朗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也经常让学生收看美文朗诵节目,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演讲比赛,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朗读美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就像清泉之源头活水,只要我们合理引导,灵活选择,实现朗读的有效性,就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更深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中,一路朗读,一路欢歌,享受一路芬芳。
  责任编辑:陆晨阳
其他文献
美国黑人女小说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爵士乐》中,通过词汇、语义、语法和书写偏离,以艺术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一个自由的深度空间,在不受束缚的自由中突破话语权力的藩篱,
折现率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对评估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参数,也是最难以确定的参数。本文引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定量计算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价和营林行业市场风险系数的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剖宫术后的护理措施,以求达到很好预防产后子痫的目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93例先兆子痫患者行剖宫产手术,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密切注
需求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消费升级是再平衡需求结构的有效路径。本研究界定了消费升级的概念,探究了需求结构变动与失衡的相关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
<正>实现湖南水运新常态湖南省水运管理局(加挂湖南省地方海事局、湖南省船舶检验局牌子),主管全省水上安全监督、船舶检验、船舶船员管理、水运基本建设和航道管理、水路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工业化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工业化有效载体的工业园区,已演变成各级政府发展地域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头戏。如何建设工业园区,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标准为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改革方向。体育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方法、理念的束缚,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教学主体转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初中体育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教学质量途径方法    近年来,我国青少
在西方管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是:领导者与管理者是有区别的.领导就是没有权力但有影响力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魅力的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所有管理者部是领导者.在评价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