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YFACYFA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日情书
  首先是河流,然后是低矮的灌木
  落叶和水草把月亮养在湖心
  然后是大海,放牧着满天的星子
  涛声有时很近,有时遥远
  像一个兴奋的爱人
  然后是原野,蒲公英,轻快的马匹
  花朵上长出越来越轻
  越来越透明的翅膀
  我们一同出现在春光里,提着开满鲜花的小竹篮。
  悲伤
  这多么让人悲伤(我的儿女),
  我血液里长出来的花朵
  他们将无缘看到丝瓜藤、豌豆花、黄角兰
  草丛里细碎的星星
  以及风雨中起伏的稻田,多么壮美
  不会看到燕子飞来梁上做巢
  屋檐下呜叫一个春天
  不会有月亮
  门前的树影上一下荡到水缸里
  不会有萤火虫在他们小小的手心里飞起
  不会听到夏夜的蛙鸣
  有时震耳欲聋,有时凄凄惨惨戚戚
  不会有那样一片辽阔的湿润的土地
  我该怎样向你描述那些青草
  绿得滴出水来
  我该怎样向你描述我热爱的一切
  不断翻滚、奔涌,像一片年轻的海域
  而我,一个失去故乡的人
  在浪花消逝之前必须忍住悲伤
  树耳
  空山新雨后,枯木上长出
  许多小小的耳朵
  我多么想是其中的一只
  蹲在地上
  听细碎的阳光啄开层层薄雾
  枝头上两片脸颊绯红的枫叶
  它们叫对方亲爱的
  这一年
  这一年,我离开象牙塔辗转几地
  铁轨上疲惫的黑夜
  在身体里养育了一群寂寞的玫瑰
  这一年我经历了两场大雪
  一次是离家时在父母的眼中簌簌地落下
  而今在我的体内如月色堆积
  一次是在遥远的北方
  雪花们洁白,生动,十分接近春天
  这一年,我收到远方的来信
  亲人去世,像一串风中腐烂的葡萄
  布谷鸟在窗外动情地歌唱
  惊慌失措的河流,没有捂住它的呜咽之声
  这一年,我们在大地上奔跑
  裤管上带着露水和昨夜滴落的星辰
  我们辨认着它和萤火虫的区别
  辨认着爱和微光,以及闪烁着的一切
  秋英
  黄土高原上最美丽的花
  可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在这里的?
  不久前还是荒原
  单薄的鲜艳的花瓣
  纤弱的随风摆动的根茎
  这易逝之物
  在栅栏的另一边,轻盈地飞着
  如果不走近她
  不会发现这花儿也眼含泪水
  急躁的雨点
  在她的身上砸出深深浅浅的坑
  她也不喊疼
  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
  不动声色地忍住痛苦
  豌豆花
  四月,漫山遍野的草又绿了一次
  把山抬得更高。我突然想起南方的豌豆
  想起它淡绿色的植秆
  红的、白的、蓝的花瓣
  分不清是蝴蝶的翅膀还是花的翅膀
  它们结满水珠子的柔软的身体
  倒映着天上的流云
  我们侧着身子从它旁边走过
  如同崖口處的流水不经意间就去了远方
  春风浩荡,天空蓝得没有杂质
  豌豆花微微振翅
  故乡就在我的胸口扇动一下
  万物都有相似的命运
  花朵在秋的边缘走失水分
  我也走失水分
  落叶收紧内心的风暴
  我也疯狂地掉头发
  早晨出去搭公交
  几只麻雀不知疲倦地飞着
  像一种响亮的孤独
  我想起冬天的雪地上
  那只跛脚的狗
  和那场凶猛的雪一起消失
  大地沉默,像一种宽容
  沿着春天的韵脚行走
  穿过菜园,果圃,凉亭
  前面是一个鱼塘
  两边种着金银花,夜来香
  一排排高大的椰树。
  我在这里晨读、散步
  从“四书”抄到“五经”
  沿着春天的韵脚行走
  每一寸小草都被爱抚了。
  爱那些细嫩的鸟鸣
  光束下的花影,清澈的柔波
  也爱那些个凉爽的夜晚
  香气入梦,我们呼吸平静。
  三月
  小小的芽,小小的春的舌头
  小小的降落伞
  小小的果实
  小小的破土的声音
  一簇簇阳光摆动着小肩膀
  在我们的身上游来游去
  她试图制造整个春天的动荡
  与涟漪
其他文献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赞美去更好地与人沟通就更是如此。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从每日与之打交道的老师出发,学会赞美老师,并推而广之,掌握赞美的艺术。  赞美老师是有讲究的,学生该如何赞美老师呢?    一、要真诚地赞美    老师的显著特点是: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感情细腻,充满智慧且较敏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时下“读书人口”实在太少了,在教师群体中学习浮躁心理十分严重,其特点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华而不实,教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备什么。“十年磨一剑”的意识弱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情况少了,恨不得一天成名成家。浮躁是一股浮浅、浮薄、浮华之
还有比语文课更精彩的课堂吗?没有。但是,精彩的语文课不应是一幕精彩的戏剧,语文老师不是门门皆通的导演,学生也不是多才多艺的演员,煞费苦心的教案也不是精致完美的剧本。一堂真正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更应像一位谈话节目中或循循善诱、或睿智深沉、或真诚亲切的主持人,自然地掌控着课堂。  王国维说成功有三个境界,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挑战主持人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掌控艺术也应达到三种境界:    一、精致巧妙的《艺术人
“互文”,又称“互辞”、“互言”、“互用”、“互见”、“互体”或“互文见义”。它是指古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单句互见和对句互见。  单句互见,即一个句子里某些词语的互见。例如:  ①“心折骨惊。”(江掩《别赋》)  “心”、“骨”是互文,即“心骨折,心骨惊”。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教环境,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和活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爱戴和期盼的校园。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点,每一面墙壁,使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都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广播、花草树木等警
最近读了《对“美丽教育”的反思》这篇文章,其中,作者对那个把教师劳动不以为然、口出狂言的学生,没有恼怒的批评,也没有尖刻的讽刺,而是顺水推舟来了个角色换位——向他让出三尺讲台。尽管手中有了详细的备课资料,那个学生在讲台上还是窘态百出。从此对教师甘拜下风,学生的锋芒收敛了,教师的自尊挽回了。那个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品尝到教师的辛苦,认识到自己的浅陋,从此规矩言行,认真听课……  读到这里,我深深佩服那位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与价值观的产物和表现。中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都是有“情”之物,它们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品读这些好文章,总能让人如醉如痴。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肥沃土壤。  《语文新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要求在文本解读上“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理解和尊重多样性文化,重视文章的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丐尊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语感的概念,并且强调“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繁琐化、复杂化倾向。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突出重点,削枝强干,重视积累
关于细节,文学大师们早已有许多精辟的见解。高尔基认为:“它是微小而具有特征的事物。”契诃夫说:“它是让人看完之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整个画面的琐碎细节。”  其实,细节描写的好处,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早就深有体会。一个人真正的内心或面貌往往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露无疑。所以,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可以使人物形象饱满立体。  同学们在学习《范进中举》一文时,应该对这两个细节难以忘怀:  范举人先走,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