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教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r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营造出浓郁的诗教环境,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和活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爱戴和期盼的校园。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点,每一面墙壁,使校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墙一壁都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广播、花草树木等警示标语、教室宿舍布置、校园环境设计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走到哪都能感觉到诗词的存在,时时处在浓浓的诗意校园中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大力创设诗香校园、诗香班级、诗香宿舍,加大诗香建设力度,营造处处有景点,处处有品位,处处有内涵,处处有哲思,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让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一股股墨香、一阵阵书香、一缕缕诗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读的“诗”。使环境体现文化内涵,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的、优雅的、诗化的濡染和熏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健康阳光诗意地成长。学生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感,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思想内化、道德深化、言行外化,为未来发展打造精神底色,为终身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活化乡土资源,发掘诗教底色
  作为有“诗教之市”美誉的淮安,2007年12月,“全国诗教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此召开。来自中华诗词学会、各省市诗词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负责人参与其会。淮安市8 个县区、70多个乡镇和社区、206 所学校成立了诗词组织,诗协的成员超过5000 人。淮安市教育局率先在全国试点实践“书香校园”,“诗词进课堂”。要求各地各校充分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收集、挖掘乡土诗词文化资源,编制成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更要开设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家乡的诗词资源中感悟经典,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可利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并萃取更多的经典诗词,最大限度地拓展古典诗词教学的资源,尤其是本土文化资源,搜集了如高适的《涟水题樊氏水亭》、苏轼《淮山诗》、刘禹锡《淮阴侯庙》、李白的《淮阴书怀寄王宋城》、白居易《渡淮》等等以及淮安本地名人留下的精美诗篇,设置淮安名胜、名人及诗词文化长廊等发掘诗教底色,挖掘古诗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三.细化诗教措施,提升人文素养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充分发挥课程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激发学生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当然,读无定法,可创设情境读,可慢读、快读、不紧不慢地读,摇头晃脑地读,可研读可美读,可随心所欲读;可单读、可齐读、可分读,可范读、可点读、可互读,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有利于鉴赏,都可采用。把语文课上成诗意的课堂。用作者的心态去品味其表现内容,将诗词中之情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达到水乳交融的共鸣。还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如鱼之涵泳于大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
  2.《课程标准》也指出“尝试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开展诵读过程中,学生开展体悟了诗词的精妙,痴迷于唐诗宋词的韵律之中,个个跃跃欲试,想大显身手,作诗填词对对子,过一把诗人瘾。
  在创作中收获尝试胜利的喜悦。学生素养得到全面的内化与升华,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人这一特色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原先认为枯燥无味、味同嚼蜡变得饶有趣味,津津有味;语言乏力、苍白、搜肠刮肚变得丰富、生动、源源不断。创作出像“元迎探惜谁人罪?金玉良缘宝钗泪。木石前盟林中挂,美人香消含玉归。”之类的诗句。
  3.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人文熏陶
  举行多种形式有声有色的活动“诵诗、赏诗、作诗、画诗、用诗”。与本组老师精诚合作办诗社、开设诗词创作兴趣班,举办“爱我中华古诗词吟诵晚会”“指点江山楹联灯谜会”;与团委合作开展“淮安梦寻人文之魂”社会实践活动,与淮安名人面对面、零距离;与信息技术老师联手建立“古诗词学习校园网”,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实现网络平台对话;与体艺组老师协作搞一次以古诗词为书写内容的“古韵书法大赛”“题画诗风采展示”“古诗文意境配诗、配画比赛”“古诗词翻唱音乐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以艺术的形式,以自身的感悟解读诠释古诗词。
  诗教是传统学堂的根基,更是全面提升人文素质的必要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仍然要倡导诗教这一传统,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培养具有中国特色、民族视野、世界情怀的有人文素养的中学生,从此诗意地学习、生活。
  
  江家华,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其他文献
教学创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三个维度实施教育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模式,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本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情感积淀,从而提高感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
提出“分层次作文教学”是源于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局限性的反思。过去,中学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出一个题目,教师讲解后所有学生“齐步走”,雷同化、模式化、概念化严重。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心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只好粗制滥造,瞎编,甚至胡说。近年来,作文教学又有“大开放”的倾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学生随便写,结果杂乱无章,乱七八糟,似乎又有点矫枉过正。此外,在教学中还面临着一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而作文的标题和开篇又占据着整篇作文的“半壁江山”,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能吸引读者,为文章增添色彩。而文章的开头,则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可见作文的拟题和开篇是多么的重要。    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俗话说,文题如眼
武万忠,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全国百佳特色校长,全国科研型杰出校长,中国中学生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中语会语文本体改革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武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市儒家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硚口区中语会副理事长。多次被评为“武汉市硚口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优秀教师”、“区优秀党员”、“区突出贡献人才”。先后承担国家
历年来,高考都涉及语病题,这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百万考生来说,语病题仍是一块“软肋”,可以系统地分为六大类型。  (一)语序不当  这种语病不易找出,句子较长,易混淆学生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从离中心词最远的地方算起,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赞美去更好地与人沟通就更是如此。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从每日与之打交道的老师出发,学会赞美老师,并推而广之,掌握赞美的艺术。  赞美老师是有讲究的,学生该如何赞美老师呢?    一、要真诚地赞美    老师的显著特点是: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感情细腻,充满智慧且较敏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时下“读书人口”实在太少了,在教师群体中学习浮躁心理十分严重,其特点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华而不实,教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备什么。“十年磨一剑”的意识弱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情况少了,恨不得一天成名成家。浮躁是一股浮浅、浮薄、浮华之
还有比语文课更精彩的课堂吗?没有。但是,精彩的语文课不应是一幕精彩的戏剧,语文老师不是门门皆通的导演,学生也不是多才多艺的演员,煞费苦心的教案也不是精致完美的剧本。一堂真正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更应像一位谈话节目中或循循善诱、或睿智深沉、或真诚亲切的主持人,自然地掌控着课堂。  王国维说成功有三个境界,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挑战主持人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掌控艺术也应达到三种境界:    一、精致巧妙的《艺术人
“互文”,又称“互辞”、“互言”、“互用”、“互见”、“互体”或“互文见义”。它是指古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单句互见和对句互见。  单句互见,即一个句子里某些词语的互见。例如:  ①“心折骨惊。”(江掩《别赋》)  “心”、“骨”是互文,即“心骨折,心骨惊”。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