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健肝软肝汤治疗肝硬化的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61-03
  
  肝硬化为一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属于中医的“胁痛”、“症瘕”、“积聚”、“膨胀”等证范围。笔者根据“久病必虚、虚则补之”的原理,拟订了以“补”为主的健肝软肝汤,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临床运用,对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方药组成
  党参25g 炒白术20g,淮山药50g,当归20g,丹参50g,生白芍30g,龙胆草10g,黄连15g,健曲25g,青皮20g,炒枳売15g。
  2 用法
  上药加水适量,慢火煎沸,约15分钟后服用,二次煎沸后20分钟,三次煎费约25分钟,4次煎沸后30分钟,一日一剂。忌食腥、辣、燥、腻食物。
  3 临床分型治疗
  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治则,以四诊八纲为主,结合病因、病程和临床表现,以肝胆二经的症状比较突出,并在较大程度上涉及到脾肾,联系各脏表现,有轻重的差别。将其病分为三个临床类型。
  3.1肝胆郁热型:主证:肋痛时剧时缓,烦躁易怒,口苦口干,头昏目眩,舌苔糙腻或黄腻,舌质红,脉弦略数。肝脾动态变化不大,或仅有轻度肝、脾肿大,有时偶发黄疸。
  治疗:健肝软肝汤去白术、当归、丹参,适当选加茯苓15g,郁金20g,炒大黄10g,菌陈20g,银花15g。
  3.2肝郁脾虚型:主证 以乏力,腹胀、纳差、胁痛为主,大便溏薄,苔薄白或糙腻,舌质淡或紫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脉多虚弦,肝脾多肿大,或单有脾脏肿大兼脾功能亢进。
  治疗:健肝软肝汤去胆草,加党参30g,并适当选加茯苓15g,香附20g。
  3.3肝肾阴虚型: 主证 面色灰暗,胁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乏力,腰痠腿软,梦遗滑精,舌质紫红,苔黄或无苔,脉多细弦。肝脏体积多缩小,脾脏肿大。
  治疗:健肝软肝汤去白术,胆草,适当选加何首乌15g,女贞子20g,枸杞15g,生鳖甲50g。
  此三型在实际运用中症状往往交错并存,并不能截然分开,而在使用健肝软肝汤时,应根据辨证中的侧重灵活运用,不必拘予原方。
  4 病案举例
  例一:杨XX,男性 49岁,长田乡村民,于1990年4月22日就诊。1990年4月初经本院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就诊时自觉纳差、厌油、两胁部疼痛、乏力明显,时有低热,口苦口干,头昏目眩,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不断内服中西药物,效果不佳。到中医科辨证属于肝胆郁热型兼有肝肾阴虚的肝硬化症,初用健肝软肝汤酌加清利肝胆湿热之品,二个疗程后症状有所改善,继之减去清热利湿之品,加入滋养肝肾的药物。二个月后除两胁疼痛外,余症悉除,体重增加。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治疗,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未触及,脾肋下公分,已能种地。
  例二:刘XX,男性 59岁,苟角镇村民,于1999年10月14日入院治疗。病史:五年前就出现乏力,纳差,右胁部疼痛,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检查:发育营养中等,面色晦暗,颈部及两肩处均有散在蜘蛛痣,舌质紫红,白腻糙苔,脉弦虚,肝未触及,脾肋下0.5公分。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按此型使用健肝软肝汤,四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区疼痛减轻正常而出院。
  例三:马XX,男性,48岁,长乐镇村民于2001年10月就诊。缘患者1988年患黄疸型肝炎,虽经治疗而未愈。2001年8月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动员切除脾脏。因患者不同意手术,而来我处诊治。主诉:两胁部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头昏头痛,腰痠腿软,梦遗滑精,纳差,食后有时腹胀,二便正常,已休息两年。检查:营养发育一般,面色苍黄及暗晦无华,舌质紫,薄黄苔,脉象细弦,腹部青筋暴露,肝大肋下1.5公分,脾肋下3.5公分,质均中等硬度,叩压痛不明显。辨证分型属肝肾阴虚型。
  按此型投用健肝软肝汤,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继加大当归至50g,另加炒桃仁20g,川山甲15g ,莪术15g,三棱15,土元15g,柴胡15g,等化瘀、攻坚、舒肝之药,服两个疗程后肝功亦恢复,如此补、清、和、攻穿插治疗,已参加劳动至今十年多,追踪观察仍很好。
  5 体会和讨论
  肝硬化的病理改变是肝实质的损伤,并由于病程长,治疗时间久,因此体内各个系统的功能往往发生紊乱。按中医病理分析多有气血两耗、湿热未清,闭郁未解,虚实交错等证候,并涉及到胆、脾、心、肾等脏腑。归纳起来多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诸类型,且多数偏重一方,少数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治疗时要随时注意全身情况,掌握扶正与祛邪的辨证统一关系,个人认为:总的指导思想是补、清、和、攻。“补”是补虚扶正,提高肝蛋白代谢。“清”是清利湿热,减轻肝脏损伤; “和”是活血化瘀,增加肝脏血流量以促进肝细胞再生;“攻”是软坚散瘀,减轻或软化结缔组织增生。健肝软肝汤选用党参、准山药、炒白术健脾益气,补而腻以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当归、丹参、白芍活络通脉,以改善门脉循环;黄连、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枳壳、青皮健胃利气。综观此方实有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运用于临床上时尚有如下体会:
  5.1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各型病例,若患者体质弱,消化功能差,肝功能坏,如有腹水存在,可予健肝软肝汤中另加大腹皮50g,木通25g,元花20g, 大戟20g服用,对利尿有较好效果。腹水消除后,再按各型的侧重分阶段治疗。如果上述无腹水,应重点解决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以利于正气的恢复。如体质一般,消化功能尚好,症状亦不多,难于辨证分型者,应重点纠正肝功能。侧重使用清利肝胆湿热的药物;突出应用健脾益气的药物(以淮山药为优)。但在临床上曾观察到:若患者脾虚湿困明显,出现舌体肥胖,且有齿痕,苔腻而滑时,可在中药汤剂内酌加茯苓、泽泻之类的健脾利湿药物。
  5.2 要补得得当,和得有力,攻得适时。该病治疗过程中如果单纯用“补”“保”的方法,则是一个消极的被动手段。因为肝硬化的病理改变特点,为结缔组织增生,门静脉高压,破坏了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因此,就不是“补”和“保”所能完全解决的。我认为积极的方法是要改善肝脏的血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但是单纯“和”,“攻”则又损伤正气,有碍肝脏功能的恢复。所以单纯用“保”、“补”,或单纯用“和”、“攻”的方法,都是片面的。应该根据临床辨证的特点,采取以“补”为主的主导方针,力争作到“补”中有“攻”,“攻”中有“补”,使补、清、和、攻适时有力,这样才能达到疏通经脉,改善肝脏 血循环,促进肝实质病变的恢复。至于如何掌握这几个环节呢?临床上我初步摸索到;如临床症状不突出,或有各型症状治疗后得以明显改善,患者体质尚可,且肝功能代偿亦好,仅肝脾肿大时,可予健肝软肝汤中逐步加大活血化瘀,软肝缩脾的药物,如当归用量可逐步加大到50g,甚至100g,并酌情加用鸡血藤、炒桃仁、川山甲、醋鳖甲、土元、生卷柏、黑芝麻之类,甚至于莪术、三棱之品。在治疗中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正气受损情况,假若发现正气渐衰,肝功能亦有恶化趋势,即暂停用此法,再按健肝软肝汤之各型特点化裁应用,待正气恢复,肝功好转,又可采用上法继续攻逐,如此反复往来,经过几个回合之后,方可取得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94-04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小于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自发性破裂。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在3%左右,占所有胎膜早破的25%[1]。目前PPROM病因不很确切,目前研究表明PPROM可能与创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20例给予依那普利(5mg/d至20mg/d)和倍他乐克(6.25mg/d至75mg/d),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倍他乐克治疗DCM简单易行,且有预防洋地黄中毒的作用,对依赖
期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冠状血管造影术  中图分类号:R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31-02    我院新引进的64层螺旋CT投入临床使用以来,以其无创、快捷、成像清晰的特点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和肯定,尤其应用于心血管系统、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已经成为临床上筛选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就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98例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盐制的机理及药物成分变化的关系。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常用盐制中药有成分变化及临床作用变化作相关性比较。结果:中药盐制后,作用变化与成分变化关系密切。结论:为盐制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 传统医学;中国;中药;炮制机理;盐制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49-02    盐是人类使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44-0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系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最后出现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支,肺气肿。为了提高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慢性肺心病的血液微循环障碍,我站自2009年以来应用酚妥拉明与氨
期刊
[摘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妊娠期的并发症,其发病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产科领域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其发病学已由细胞病理、 生化代谢的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所以,对近几年发病学新进展做一个总结,主要从细胞毒性因子、免疫学说、胎盘缺血学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学说和遗传因素作一个综述。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 发病学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参龟补肾口服液是龙晖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纯中药制剂,通过中医学理论研究,处方中各单位药功能研究、药效学研究表明参龟补肾口服液能够通过补肾健脾,生精益髓作用而达到益智之功。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54-02    参龟补肾口服液是龙晖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纯中药制剂,它通过补肾健脾,生精益髓作用而达到益智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了解我院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抗生素应用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合理应用水平,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1]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比方法,统计我院2010年与2011年同期常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的原始记录来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日趋合理,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下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
期刊
关键词:麻黄;炮制;化学研究;药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48-02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media schrenk 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处方用名:麻黄、麻黄绒、炙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纳洛酮的药理和临床使用作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临床中的一些中毒症状和脏器病变作为分析要素,通过纳洛酮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的分析,阐述了纳洛酮的基本治疗作用和原理。  关键词:纳洛酮;中毒;药理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57-02    纳洛酮是合成的氧吗啡酮17N—丙烯基衍生物。本品水溶液为酸性,PH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