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影响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enk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确诊的120例L4-L5单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为观察对象(滑脱组),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20例L4-L5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患者为对照(对照组).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如下参数: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L4-L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及小关节不对称性.比较两组患者参数的差异并对有意义参数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方向与脊柱-骨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PI、PT、LL、SVA、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PT及头侧关节突关节角是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滑脱组头侧关节突关节矢状化与PI、PT呈现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PI、PT及头侧关节突关节矢状化是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并且关节突关节矢状化程度和大PI、PT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侧股骨髋臼综合征(B-FAI)的临床特点和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分期两次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8例B-FAI患者,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双侧髋关节的影像学指标、临床症状和关节镜下病理表现,以及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mHHS).结果:本组18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和第二手术时间间隔为3~14个月,平均(6.2±4.5)个月.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0±2.5)个月.术前两侧髋关节α角、外侧CE角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不同给药途径对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行初次双侧TKA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3组,氨甲环酸使用剂量均为2 g,患者术后双侧术区均不放置引流管.静脉组25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切皮前静脉滴注1 g,待手术完成时缝皮前再追加1 g.局部组30例患者采用关节腔局部注射:缝合关节囊后,双侧膝关节腔内各注射1 g.静脉+局部组28例患者采用静脉+局部注射:切皮前静脉滴注1 g,缝合关节囊后,膝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前预康复临床开展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2021年4月1日至5月31日北京3家三级综合医院择期行TKA的患者,分析预康复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05例患者,65例(61.9%)患者了解术前预康复,仅33例(31.4%)实施了术前预康复,以居家预康复为主(30例,90.9%).实施预康复组与未实施预康复组TKA手术患者预康复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未实施预康复TKA手术患者相比,实施预康复TKA手
在过去的10余年中,脊柱内镜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在许多单位它已成为常规技术.脊柱外科手术有限化、微创化已成为脊柱外科的一种发展趋势,脊柱内镜技术已从最初应用于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步扩大到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手术部位已从腰椎发展到颈椎和胸椎;手术方式也已从单纯减压到镜下辅助融合及矫形;伤病范畴也已快速的从脊柱退行性疾病涵盖了脊柱创伤、炎症、畸形和肿瘤各方面.某些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本文拟就经皮脊柱内镜的发展史、微创技术的“学习曲线”特点和手术适应证,并就本期发表的脊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清创灌洗治疗骶髂关节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采用皮脊柱内镜清创灌洗治疗的7例骶髂关节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9~69岁;病变部位右侧4例,左侧3例;病程8~144个月;按Kim分型,Ⅲ型5例,Ⅳ型2例.患者术前均应用HRZE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6周.比较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内侧张开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的成熟方法之一,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外侧合页骨折.分型主要依据骨折线方向、骨折移位程度和发生时间.CT可显著提高该骨折的诊断率.骨折后,截骨区的稳定性下降,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目标力线异常、内植物断裂等一系列问题.骨折风险因素与内侧张开距离过大、截骨方式和胫腓骨近端的解剖形态有关.预防措施包括限定外侧合页位于“安全区”内和术中采用克氏针保护等.若一旦发生外侧合页骨折,可通过采用内侧长锁定接骨板、在截骨区植骨、对外侧合页固定和延迟患肢负重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腰椎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lamina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TLIF)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PE-TLIF治疗的37例L51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30~68(45.62±13.57)岁;体质量指数19.5~28.8(24.33±3.51)kg/m2;病程18~48(27.18±6.65)个
消失性骨病(disappearing bone disease)又称大块骨溶解(massive osteolysis)或戈勒姆病(Gorham disease),是一种以骨骼溶解吸收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多见于青壮年,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诊断及治疗极具挑战性.该病可累及单骨或多骨,受累骨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并可合并胸腔积液、脊髓压迫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骨骼溶解、缺失,MRI可提示淋巴管或血管增生.受累骨活检对于该病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病理检查常提示骨组织中非特异性血窦样血管增生,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通过骨性隧道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9~71(58.55±7.16)岁;受累节段L3,47例,L4.524例,L5S111例;改良游离髓核分型A1型3例,A2型6例,B1型8例,B2型8例,C1型6例,C2型11例.42例中采用经椎弓根入路22例(经椎弓根入路组),A2型6例,B2型6例,C2型10例;经椎板入路20例(经椎板入路组),A1型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靶向单通道髓核摘除术(targeted one-channel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TO-PTED)和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TO-PTED治疗(TO-PTED组),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