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靶向单通道髓核摘除术(targeted one-channel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TO-PTED)和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TO-PTED治疗(TO-PTED组),男19
【机 构】
: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骨科一病区,河南郑州450007;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靶向单通道髓核摘除术(targeted one-channel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TO-PTED)和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TO-PTED治疗(TO-PTED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 ~34(31.20± 1.67)岁;病程10~39(26.30±0.41)个月.34例采用TLIF治疗(TLIF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2~34(32.10±1.74)岁;病程11~40(27.10±0.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X线透视次数TO-PTED组分别为(76.30±5.08) min、(38.80±4.21) ml、(3.90±1.13)d、(8.80±2.53)次,TLIF组分别为(118.50±11.06) min、(162.71±19.31)ml、(7.30±1.42)d、(4.10±0.8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8.00±5.63)个月,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TO-PTED组优于TLIF组.结论:TO-PTED和TLIF治疗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TO-PTED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方面更有优势,但手术期间会增加患者接受术中辐射的次数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损伤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外踝是否完整分析所对应的应力数据,得到后踝关节面受力的特点.方法:选取正常人旋后位非负重状态的踝关节薄层CT图像,建立包含韧带的踝关节三维数据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程度的损伤合并外踝骨折与否进行分析,施加载荷得到不同的踝关节应力值及后踝关节面的压力分布.结果:施加载荷时,应力最大值位于胫腓前韧带胫骨附着点.通过去除胫腓前韧带,外踝保留完整,应力最大值位于胫腓后韧带胫骨附着点为271.2 MPa,后踝关节面压力最大值为2.626 MPa
目的:探讨双侧股骨髋臼综合征(B-FAI)的临床特点和关节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分期两次髋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8例B-FAI患者,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双侧髋关节的影像学指标、临床症状和关节镜下病理表现,以及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mHHS).结果:本组18例患者第一次手术和第二手术时间间隔为3~14个月,平均(6.2±4.5)个月.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0±2.5)个月.术前两侧髋关节α角、外侧CE角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不同给药途径对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行初次双侧TKA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3组,氨甲环酸使用剂量均为2 g,患者术后双侧术区均不放置引流管.静脉组25例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切皮前静脉滴注1 g,待手术完成时缝皮前再追加1 g.局部组30例患者采用关节腔局部注射:缝合关节囊后,双侧膝关节腔内各注射1 g.静脉+局部组28例患者采用静脉+局部注射:切皮前静脉滴注1 g,缝合关节囊后,膝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前预康复临床开展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2021年4月1日至5月31日北京3家三级综合医院择期行TKA的患者,分析预康复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05例患者,65例(61.9%)患者了解术前预康复,仅33例(31.4%)实施了术前预康复,以居家预康复为主(30例,90.9%).实施预康复组与未实施预康复组TKA手术患者预康复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未实施预康复TKA手术患者相比,实施预康复TKA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