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及结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50例产后出血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与5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能缩短住院、第三产程时间,还能明显减少患者在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针对性护理; 临床观察; 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0.027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病在产后2 h之内[1]。有关研究表明,产后出血给产妇造成身体威胁的发病率超过了8%,已经成为产妇致死的首要因素,而因该病死亡的孕妇和产妇占所有死亡孕产妇的50%以上[2]。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产后出血致死率高达16%~32%,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3]。由于临床工作中精准地测量和收集分娩时失血量有一定困难,往往出现估计的失血量较实际出血量偏少,从而导致临床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比估计的要高,因此要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更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本文将对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别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和常规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20~36岁,平均(25.2±2.2)岁;患者孕周38~41周,平均(38.8±0.5)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6.2±2.1)岁;孕周38~42周,平均(38.3±0.8)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1例,高中34例,初中32例,初中以下13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产次、文化程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进行分析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凶险的并发症,对产妇危害严重,易诱发失血性休克、感染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危及产妇生命。分娩过程不仅涉及女性躯体和生理功能,还包括心理功能,精神心理因素与产力、产道和胎儿一起被列为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这是因为分娩对产妇是一次非常重大的应激反应,尤其对于初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易受社会因素影响,加之承受角色转换、夫妻关系、经济负担等压力,往往引起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变化,增加体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和内啡肽等激素的分泌,使子宫收缩乏力,使产妇疼痛增加,产程延长,从而使产妇出血量增多[5-6]。因此,对孕产妇应加强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必要性。
  3.1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重视产前保健,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孕,必要时应在孕早期终止妊娠;宣传计划生育,做好避孕宣教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对有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者,应提前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住院分娩[7]。(2)正确处理产程,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重视产妇休息及饮食,避免产妇疲劳;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正确使用腹压,并给予肯定和鼓励;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相隔3 min左右;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宫底高度、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有无裂伤和血肿。若出现软产道损伤,缝合时要注意松紧度适当。若阴道流血量多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3)加强产后观察。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适时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以帮助子宫收缩;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鼓励产妇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4)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产后出血量多而急,产妇因血容量急剧下降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速度及产妇自身状况有关。对失血过多尚未有休克征象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对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输血,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注意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有无压痛,恶露量、色、气味;观察会阴伤口情况及严格会阴护理;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8]。(5)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给予产妇关爱与关心,注重身心护理相结合,给予产妇心理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支持,满足产妇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从而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顺利分娩[9]。   3.2 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由于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估计和测量,错误低估将丧失抢救良机,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出血量估计错误,过低估计产后出血,将会导致严重的不良结局。在临床实践中应按正确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是否凝固,同时估计出血量,采用称重法、容积法和面积法来测量出血量,根据测定的出血量可以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临床表现前,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治感染;产后出血易发生在产后2 h内,在产后观察中不要忽视持续、缓慢的少量出血,并应准确记录产后出血量;继续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避免再次出血征象发生,如阴道流血呈鲜红色或阴道流血大于或等于月经量,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强调一旦产后2 h内出血达到400 mL,即产后出血预警期,应迅速启动一级急救措施,寻找原因并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因此要特别重视每个产妇的监测,以便及早诊断与处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3 出院指导 出院后保持房间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注意休息,保证合理睡眠;指导产妇适当活动及做产后操。鼓励多饮水、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进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及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水果、绿叶蔬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和产妇尽快恢复健康;喂养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注意乳房卫生,保持良好心境,适应新的家庭生活方式;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发现恶露有异味,及时来医院就诊;告知产妇于产后42 d带孩子一起来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以了解产妇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及新生儿发育情况;计划生育指导,产后42 d禁止性生活。根据产妇检查情况恢复正常性生活,哺乳者宜选用工具避孕(如避孕套),不哺乳者可选用药物避孕;注意个人卫生和会阴部清洁,禁止盆浴。除此之外,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使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10-12]。
  综上所述,实施针对性护理不仅能有效缩短在产后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和第三产程时间,还能明显减少患者在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155.
  [2]余春梅.44例产后出血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8):40-41.
  [3]云海霞.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05-207.
  [4]张保华.产后出血9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833-4390.
  [5]于大芳,韩爱卿.产后出血与相关因素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40-5141.
  [6]谢小燕.心理干预分娩与产后出血的探讨[J].工企医刊,2009,22(2):36-37.
  [7]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7-208.
  [8]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2.
  [9]李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28):48-49.
  [10]张丽梅.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127-128.
  [11]庞娟,庞仕一.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4-115.
  [12]陈万玲.产后出血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53-54.
  (收稿日期:2013-04-25)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摘要】 人体健康有两个根本要素:心性和元气。心性修养过关和元气充足通畅是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中,心性为主导因素,元气起影响作用。心性包含道德、心理、超心理三个层面,而要使心性过关最终要落实在超心理层面,即人的本性、本我层面。元气充足、气机通畅是健康的前提和表现形态。  【关键词】 健康; 心性; 元气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63  中医讲
期刊
【摘要】 目的:应用组织扩张技术,利用自制的食管腔内液压传输延长器,对食管进行腔内纵向延长。探索食管延长的方法以及延长后食管的组织学变化,寻求治疗长段食管缺损或狭窄的新途径。方法:以成年犬为实验对象,切除犬食管中段3 cm,建立食管缺损动物模型,远端食管置入自制延长器延长食管,通过X线观察记录延长器延长食管过程及延长前、后食管的组织学变化。结果:7 d共延长食管3.5 cm,延长率100%。延长后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弱毒株NDV7793能否促进人CD4+ T细胞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因子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方法:首先用免疫磁珠分选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分选外周血静止CD4+ T细胞,然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HMGB2、CCL1与NO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相关性,以了解HMGB2及CCL1在骨关节炎发病中可能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选取54例KOA患者作为试验组,2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HMGB2、CCL1,用硝酸还原法测定NO在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分析HMGB2与CCL1、NO在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HMGB2、CCL1和NO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70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及斑块等进行检测,计算阻力指数(RI),并结合患者的粥样斑块、有无糖尿病等具体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酒龄与代谢综合征(MS)及糖调节异常(IGR)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309例男性,均有不同的酒龄。按照其饮酒的时间分三组(A1~A3)。其余无饮酒史的103例男性为对照组。通过412例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分析饮酒与MS等的关系。结果:酒龄越长的男性,其BMI、TGL以及等值均增加,而HDL-C却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5年,平均年龄(42.7±2.5)岁,平均每周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a-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l月-2012年12月本科住院部的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全部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同时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250 mL+α-硫辛酸注射液(ALA)600 mg,联合生理盐水100 mL+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疗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患者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80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共96膝。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形成缝合术、次全切除术、盘状半月板全切除术,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恢复训练和关节活动。结果:术后患者3~4周可正常活动,80例患者均成功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0.8)个月。结论:关节镜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治疗方法对Ⅲ型Pilon胫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对29例Ru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分别用三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后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的愈合效果。结果:29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zur评定标准,功能优良率分别为Ⅲa组优良率75.0%;Ⅲb组优良率80.0%;Ⅲc组优良率71.4%;Ⅲb组优良率最高。结论:对于Rue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腹相连联体儿术前心脏及大血管异常结构或异常聯接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及其表现。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对胸腹联体儿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照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对胸、腹联体儿中有1对仅为腹部相连,两患儿均有先天性心脏病,余下2对患儿均为胸、腹部相连接,其中1对中有1人为复杂先心病,另外1对心包融合,心外膜假性粘连,其中有1人为右旋心,另1人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