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视域中的“美与真实”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每一个在历史上有过较大影响和贡献的人,人们总争相为其作传。云南大学原校长、作家李广田在中国文学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关于他的传记或评传就有:张维《李广田传》(云南大学出版社)、李少群《李广田传论》(山东文艺山版社)、秦林芳《李广田评传》(天津教育出版社)等。2006年1月,李广田传记又添新作,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岫教授的《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新传体现了鲜明的特色和独到的价值,拓展和掘进了李广田传的学术垦殖。
  《岁月、命运、人》以传主李广田的女儿李岫回故乡山东邹平寻根开篇,这种倒叙的方式颇为别致,也引人入胜。不过,更能吸引人并且打动人的当数作者情感的旋律。“树木、村落;村落、树木;祖先永息的累累荒冢,一片寂寞而无边的平原。我从来没去过……但我时时都向往着。”没有对父亲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就写不出这样情深意长的文字。作者的笔锋含着深沉的情感,文字时而凝重,时而活泼。“我想起父亲给我讲过的故事:……然而现在,不是小燕子被打死了,是老燕子被坏人打死了,小燕子正在埋葬他。”“一向胆小的我竟亲手把一个偌大的父亲埋葬了。当我小时候爬上他的膝头依偎着他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这样和父亲告别:当我严肃地向他请教文学或人生的问题时,我也从来没想过人生会这样结束……”这不令人怆然而涕下么?我们不难察觉,作者情感的音符是通过诗画般的文字流淌出来的。“推开我家客厅的北窗,是一池荷花。田田的荷花,白色的荷花,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发出晶莹的光。微风吹来,绿荷翻舞,下雨的日子,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一种令人神往和产生幻想的声音……我常常凝望这片荷塘,幻想自己就像童话中的水孩子,坐在荷叶上,把脚浸在水里,看小鱼从脚趾间游过,大眼睛的青蛙会跳上荷叶和我对话……”这不就像周作人所推崇的“散文诗”般的美丽吗?
  《岁月、命运、人》之所以蕴涵了浓厚的情感美,不仅仅是因为传主是作者的父亲,更重要的原因是传主李广田是个文学和教育领域中的大写的人。李岫以女儿的视角,叙述了“最原始的材料”,写出了亲历的场景,说出了她所知道而别的作者还不知道的事情。李岫可以像别的作者一样把握宏观的叙事,以作品风格反观作家人格,同时具备别的作者所无法掌握的细节真实,由此李广田的人格美被更加完整地凸现出来。闻一多遇难那天,李广田天黑后才从外边回来,“母亲看他一天没吃饭,递过一碗饭去,我看见父亲的两颗泪珠掉在饭碗里,而饭却一口也咽不下”。“他看到人家调动工作时都带自己的一班人马去上任,感到很不理解,记得他在家里对母亲说:‘工作调动,带什么一秘书二秘书,我就讨厌这套!”’在极左思潮愈演愈烈的年代,李广田作为正直知识分子的伟岸风范和铮铮铁骨就在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表现了出来。作为李广田后半生的见证人,李岫提供了诸多关于李广田工作创作和为人处世的生活细节,正如李广田评《道旁的智慧》的那句话——“使人在平庸的事物里,找出美与真实。”
  “美与真实”的发现,仅凭作为女儿的视域是不够的。李岫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外文学交流史的研究,她把李广田纳入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大框架中加以考察,表现了一个文学史家和文学研究专家的独到眼光和深厚功力。李岫在学者和女儿两重视域中游刃有余,不因父女情深影响评价的客观公允;双重视或犹如显微镜和放大镜并用,目的就是要找出关于李广田的“美与真实”。因此,具备女儿和学者双重视域的《岁月、命运、人》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李岫教授逐一揭示了李广田众多散文、小说篇章的生活原型、创作素材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不少令人信服的新见解。李岫通过李广田在抗战期间流亡日记的记载,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李广田自传体长篇小说《引力》受匈牙利的犹太作家培拉伊诺斯的《喀尔巴阡山狂想曲》的影响。李岫甚至还从其母亲“自述”中的“羡慕了班固的妹妹班昭”等有关表述,悟出散文名篇《扇子崖》是写父母婚后的一段生活,悟出《引力》主人公名字“孟坚”的由来。李岫在传记的“自序”中说,此书“可以提供文学史的补充”,但实际意义己远远超出“补充”的界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内部研究”固然极为重要,但全然不顾“外部研究”,学术探险的灵魂就容易迷失,“内部研究”的深入也受到很大的牵制。内外结合才是研究文学的正道。李岫《岁月、命运、人》对李广田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活动固然多从“外部”人手,但也有不少“内部研究”的神来之笔,比如李广田散文、诗歌、小说创作的演变和特色。李岫的“外部研究”,对李广田创作研究来说是极有裨益、不可或缺的。李广田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思想在现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岁月、命运、人》对此的挖掘和评价体现了李岫作为学者的睿智。《岁月、命运、人》挖掘整理出一些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让我们听到更多属于作家、理论家李广田“自己的声音”。
  作为文学家,李广田是典型的“地之子”、“山之子”,他的人格融入了他的作品尤其是散文、诗歌中。但李广田不仅是文学家,用“知识分子”给他定位或许更合适,他不仅留下了可以传世的文学珍品和理论珍品,还谱写了璀璨的“教育诗”篇。《岁月、命运、人》以翔实的史料栩栩如生地点染出一个真实的李广田。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学者的李岫,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和世界眼光,用饱蘸着激情与悲怆的笔调,在为李广田立传的同时,写出了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命运的真实。《岁月、命运、人》的学术分量、思想力量和审美魅力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
  
  (《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李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33.00元)
其他文献
从文言到白话,从平民语到文人笔墨,从党八股到小布尔乔亚之文,汉语言在20世纪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实用主义一直是汉语身上的重负,以致其审美的功能日趋弱化了。六七十年代,汉语的表达是贫困的,文字的许多潜力都丧失掉了。所谓新时期文学,恰是在这个贫困的时期开始的。“四人帮”垮台后,中国重新开始了梦的书写。那时还是观念的现代的转型,个体意识的萌动还是后来的事情。到了80年代,文化的自觉意识在学界和文坛蔓延,随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然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却令人担忧:教师苦恼于文言文与学生的脱节,课堂设计既缺乏文言味,也满足不了趣味性,不小心就陷入教师串讲一统天下,学生机械吸收的“沼泽”;学生呢,埋怨课堂的僵化,质疑学文言文的意义。  
写作中的模仿,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课题。茅盾先生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行为主义心理学也提出“模仿”是人类学习不可逾越的阶段。然而许多教师一提起“模仿”,就认为这是一种机械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一.写作中的举一反三可以从模仿开始   从社会学的意义看,“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一切或者几乎一切社会相似性都来自于模仿”。个体
1995年3月,丹麦政府主持召开了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逾百位政治领袖和数千位来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莅临该会。3月12日,会议签署发表了《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签署该宣言的各国政府承诺要努力消除贫困,促进充分就业,构建稳定、安全、公正的社会。后来,为了具体实施宣言提出的目标,丹麦政府又决定组织哥本哈根社会进步论坛,于1996—1999年间多次举行,展开对话。《建构世界共同体》一书就是对这些论
多年以来,陈四益先生的杂文小品和丁聪先生的配套漫画一直是《读书》杂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称为“《读书》的开篇风景”。  其实,大到时代,小到《读书》,早就或快或慢、或显明或潜隐地在改变着了。“陈文丁画”与变得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与变得越来越玄奥的《读书》之间,关系显得越来越不协调,从这一点看,它似乎真有点“遗形物”的意味了。这个社会学的名词,当年胡适博士曾用来指称中国戏曲,此处仅是借用,并无褒贬
自中国学界开展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以来,作为新儒学“现代三圣”的马一浮(1883~1967)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但与熊十力、梁漱溟等相比仍然显得冷落。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儒学思想是保守还是现代、是宗程朱还是宗陆王等纯学术的问题上,对马一浮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缺乏讨论和开掘。陈锐教授的《马一浮与现代中国》是近年研究马一浮的新作,其特点是摆脱了纯学术的研究套路,对马一浮的思想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
有空闲的时候我会上“布衣书局”的网页泡泡。有兴致的时候,我也在“布衣论坛”上发个关于书的帖子。有一次,一个书友说:“城南旧货(我的网名)兄,讲讲书的故事吧。”我回帖说:“书的故事是有的。比如在我家的南边广安门货运站旁边有个城南旧货市场,天气阴的时候常见到我自己的身影。搬到这里快三年了,不知怎的我总是觉得从城南旧货市场背着书包返回的时候总赶上日暮的时分,好像晴天的时候也不多。我不记得多少次这么走回家
高考古典诗词的考查,不管命题形式如何变化,其设题方式始终无法背离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两个层面。而在诗词的艺术手法中,对写则是一种相对冷门的表现手法,考生鲜有知悉,这对于即将应考的考生而言,显然是极不可取的。事实上,对写手法在高考实战中至少出现过两次。其一是2005全国卷II,所鉴赏诗歌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命题者设题为“作者是怎
新课标十分强调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教学中引入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情境当然是一种真实的情境,这似乎没有讨论的价值。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常常是无法照搬生活情境的,教学中的所谓真实情境,往往只是一种虚拟的真实情境,徐林祥老师曾指出 “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1],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虚拟的教学情境是否能够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