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坛老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意识流经典之作,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在“一战”后英国的一天,达洛维夫人正在筹备一个上流社会派对,高潮时却传来塞普蒂默斯逝去的消息.根据拥有完美生活的达洛维夫人和身患精神疾病的塞普蒂默斯来看,他们可以说是当时也身患精神疾病的伍尔芙的分体,伍尔芙为了保持达洛维夫人的完美,而选择剥离出消极异己的部分,成为塞普蒂默斯,当他逝去后也意味着达洛维夫人的自我重生.本文采用意识流的陌生化处理,产生的持续审美体验形成不同的张力,从而来解读《达洛维夫人》,意在为读者提供一种专注文
期刊
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对于作者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人物创设起着重要作用.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善于采用幽默的语言将小说中人物性格、描述人间的真相、探索生活的真理展示出来.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在语言技巧方面下功夫,通过口语化的人物语言进行人物描写,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本文着重分析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以此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部小说.
石黑一雄所著作的小说《无可慰藉》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具有独立的意识,在不相混合的大量对话中展现出了小说人物的思想.作者并没有做出具有个人意识形态的引导,而是将多种声音尽可能地采用对话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样不仅使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未完成性,还使小说的故事充满了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小说《无可慰藉》充满了复调小说的特征.本文以分析《无可慰藉》中所存在的复调性为主要探究目标.
期刊
当前,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互动的条件下,文学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之一,而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也成为当代“中国故事”的源泉之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凭借着“具有融通中外的优势”,使其文学作品日益受到西方主流文化认可,发挥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聚焦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深度挖掘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中国故事,以期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国故事的异域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与价值共享等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rn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洒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究逃不到天地以外去.rn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期刊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首诗,他在诗中用了很多意象,蝉是他诗中的一个重要描写对象,写蝉的诗就有四十五首,而专题咏蝉诗也有六首.他赋予了“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本文拟对此进行讨论.
期刊
本·琼森是英格兰17世纪文艺复兴剧作家、诗人、评论家和演员.近一个世纪以来,虽然关于琼森戏剧的研究较多,但他的诗歌作品也不容小觑.琼森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深受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的影响,崇尚人文主义,吸收了古典主义文学的精华,为英语的净化和规范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又敏锐地观察着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关注社会风俗、人性以及人本身.而本·琼森作为英国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宫廷桂冠诗人,其诗歌的主要对象为王公贵族,但他并没有一味盲目地吹捧,而是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他非常认同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的思想,常常在赞美恩主的同时
期刊
小时候,整个公司大院都是平房.从办公室到各家各户门前都有花.有直接种在地上的,有种在屋檐下或者花盆里的.家乡地处鲁中山区,三面环山,小小的山城无霜期相对较长.从春天开始到冬天的寒冷到来之前,大院的日子里从不缺少花香.
期刊
文学经典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反复复阅读、研究、欣赏、探讨,体现了民族历史和文化,文学经典化就是要对过去的文学历史进行改革和创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当复杂的过程,比如萌芽、兴盛、发展和繁荣,也正是这些过程的锤炼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了世界,为中国文学爱好者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学经典作品.文中从科技进步、互联网时代等角度进行阐述.
诗话因为本身“杂”的特性,长期以来都作为辅助其他研究方向的文献资料,其本身的关注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著作来讲比较少.白贵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上的一篇论文《在“诗文评”五种模式与诗话之关系浅说》中认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文评》小序中提出的五种模式《文心雕龙》之\'究源流、评工拙\',《诗品》之探究诗人师承,品评高下,《诗式》之讲诗歌的形式、作法、技巧,《诗本事》之探讨诗人及本事,《六一诗话》之\'体兼说部\'\'集以资闲谈\'共同融合成了宋代诗话的特征.”蔡镇楚在《诗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