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令类典籍的目录学流变

来源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令类典籍最先于《龙图阁书目》中独立门户,时令类典籍的独立主要与其自身的发展壮大有关.北宋之后,官私目录多设置时令类类目,如《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等,但是亦有诸多图书目录,尤其是官修目录,并未设置时令类类目,如《新唐书·艺文志》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时令类典籍与农家类典籍之间的密切关系,使部分图书目录将时令类典籍归入了子部农家类之中,但是随着时令类典籍的发展壮大,时令类与农家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明清时期,时令类之独立地位渐渐不再受到质疑,时令类典籍完全摆脱了农家类的桎梏,终于彻底独立门户于史部之下.
其他文献
1930年6月,颜文樑曾与刘海粟等四人结伴游览意大利.旅意期间,他参观了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四城的诸多名胜古迹,欣赏了诸多古今艺术杰作,还创作了14幅油画写生作品.游历中的观摩活动及写生行为体现了颜文樑崇尚古典写实的艺术观念.因此,1930年的意大利之旅是颜文樑留欧期间的一次重要艺术活动.
六、一些仿俞和作伪赵孟(颊)的书画作品n(一)天津博物馆藏《高上大洞玉经》n此帖并非学自赵孟(颊),而是学自俞和,略得形模,又多有自身习气,签款“赵”字“走”部的“之绕”比之俞和伪作更加局促紧迫,相去赵书真迹的疏朗大气远甚,所伪印鉴极其低劣,属下下品.即便如此,此帖书法整体水平在众多伪作中还是可居中上,人们历来以俞和作伪小楷(如《道德经》等)为参考品,将之定为真迹.又有据此作伪的本子,行笔抖擞,水平较之下等,款署月、日正好与此帖颠倒,为“大德九年八月十日”.徐邦达等已有考辨.
期刊
跨学科的鲁迅研究是20世纪文学史的一个特点,其中在现代文学与民俗学两个学科内研究鲁迅又有所不同:既是文学的,也是文化的,乃至是一种跨文化的综合性研究,因而形成一种超越以往文学概念本身的、更符合中国国学特征的历史遗产.揭示这种历史遗产的价值,在于对鲁迅研究的视野和方法论的拓展,也对于拓展人文科学的研究空间不无启示意义.张恩和与钟敬文的学术交往与相关著作是这方面的一种个案.他们有很多学术对话,核心都是鲁迅研究,同时也涉猎至现代文学、民俗学、日本文学、古典文学和诗词学等多领域,打开了立足于中国国学而放眼世界的文
孔子儒家所推崇的文武之道是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传统.在民间工艺高度发达的明清时期,文武之道逐渐引申为文韬武略、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意,且被赋予祥瑞寓意,广泛覆载于各类装饰题材中.以美术史的图像学视角对围龙屋中的狮形装饰进行考察,阐释“佩印”与“戏球”所暗含的文武意象,符合中国自古以来“以图传史”的治学传统,同时以此为契机,深入装饰图像的内部,建立图像与哲学、政治、人文、艺术等领域的逻辑关系,探讨基于中国传统宇宙观的建筑装饰的图像学意义.
20世纪30年代,齐白石与四川军政要人王缵绪曾有过一段密切的书画交际往来,两人交往的高潮是1936年齐白石应王缵绪之邀亲赴四川的游历鬻画之行,最终两人却因四川之游后的书画买卖纠纷而交恶断交.齐王交恶的这一过程反映了齐白石有意对外就自己职业画家身份作出的一次强烈确认与彰显,显示出他穿梭活跃于军、政、商、学等不同领域的友朋之间时,极为复杂多样的艺术交易心态、社交方式与性格特点.对齐白石与王缵绪书画交际的研究有助于后人理解这位砚田老农“卖画不论交情”的处事原则与交际风格,进而重审细察民国时期齐白石的书画交易与应
在宗其香的艺术创作中,山水画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广西地域题材山水画又在宗其香的山水画中特别具有影响力.宗其香的广西地域题材山水画包括三个类型,其一是夜景漓江题材山水画,其二是彩墨广西题材山水画,其三是水墨广西题材山水画.可见,宗其香山水画技法语言与艺术风格的完善、成熟是在广西题材绘画中完成的.与此同时,宗其香对广西地域题材的表现,也促进了国内外对广西山水和艺术文化的关注,使广西美术界得以借此汇入新鲜血液与生机.
改革开放以来,齐白石艺术市场逐步兴起.在四十余年发展过程中,拍卖行作为有形的推手,全面提升了齐白石作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其市场影响力由国内走向国际.齐白石艺术市场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变化.当下,中国艺术市场的国际发展之路正面临着种种机遇与挑战.
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通常情况下指描绘我国重大历史题材、讲述中国故事、反映时代精神、表现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美术作品.“历史画”或“主题性美术”这样的说法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并未出现,那些可笼统归于这一门类的美术作品通常被称为“历史人物故事画”.不过,重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南朝齐梁时期的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曾谈论过绘画的社会功能,而中晚唐时期的张彦远更是明确提出过“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那些具有社会宣教功能的绘画作品往往也因比文字更加直观而更能为大众所接受.
期刊
齐白石致张次溪等人的信札是研究齐白石的一组重要材料,但在早前的研究中,对该材料的使用普遍是以其证某事、以引用为主.关于其本体的研究却是鲜见的,甚至连它们的次序也是混乱的.本文由笔者在恢复它们本来次序的过程中所发现的两个小问题着手,依托其中个案,通过相关物证和纵向时间线索,证明齐白石在信札落款中存在着明确的新、旧历并用现象,再通过横向比较,推测出齐白石在信札中的用印规律,并尝试探究其背后的成因.
就大运河主题美术创作而言,文化是运河的灵魂,运河是文化的载体.在当代中国美术语境中建构和传播大运河文化,需要从外在文化形象与内在文化意义两方面着手,创作形成大运河主题的美术作品.“大运河新颜”系列作品以运河流经江苏八个地市的河段为创作主题,探索运河美术与文化场域的有效融合与表达方式,发掘关于运河母题视觉经验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