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要认识默读的价值,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默读的“场”,教会学生默读的“法”,让学生真正学会默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环境; 指导得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6-001
  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小学生从第一学段开始,就要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高级段更是要求学生做到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古今贤文·读书篇》指出: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作为一个社会人,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阅读的基本形式就是默读。人们通過默读,迅速吮吸知识的营养,思考诠释心中的疑问,感受培养人文精神。默读是人终身学习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显宁静场,聆听花开的声音
  “潜心涵泳,细细体察”是一种动人的默读境界。让孩子们边读边想,可以扣住词句反复读、反复想;可以用心去体会、揣摩、探究。思绪纷飞,联想翩跹,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执教《理想的风筝》,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问同学,课文中除了写刘老师的外貌,还写了他和同学们的笑,从这些“笑声”中,你读出了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用心去读,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5分钟后,课堂交流,学生纷纷发言,一层层深入的思考,一阵阵发自肺腑的感叹,让学生心灵颤动,真正感受到了刘老师乐观,坚强,与学生之间的亲密,以及同学们心里对刘老师的同情、理解、敬爱之情。
  足够的默读时间,充分的思维空间,安静的阅读环境,人人参与阅读,人人进入文本。孩子们集中心智,心无杂念,文字流入心坎,思绪灵光闪现。
  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默读环境,应排除各种不良的环境干扰,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默读。这样,默读才有任务的驱动,才有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才会真正“沉”入文本去。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初读感知后提出一个探究的话题,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深爱着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既然这样爱大黑骡子,为什么把它杀了?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去思考。看似宁静的课堂,思绪却是波涛汹涌。有思考,就会有收获,有收获,就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所以,成功的默读需要教者给学生营造宁静的环节,留有足够的时间,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平心静气地读书,前后联系地读书,步步深入地读书。也只有这样读,才能使学生有自我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新颖的发现,巨大的启迪,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
  二、得默读法,品赏思维的舞蹈
  默读需要得法,需要指导。方法得当,默读的效率才能提高。
  方法一:眼动口不动,读书贵有疑
  默读时,我们要注意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尽量看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心到,是指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想,关注词句的意思和联系。手到,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孩子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或划出重点词句,或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写写自己的阅读感悟。这样才能提高默读的效果。
  学贵有疑,默读便于学生边读边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揣度、质疑,养成在书本上做记号的习惯,记下自己发现的问题及疑惑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性与文本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在学习《半截蜡烛》时,我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内容包括默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探讨课文后的习题,试着概括文章内容,同时别忘了在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地方做注解。如此“潜心会文”,学生感知文本、质疑文本,进而生成自我的视界,形成个性化阅读。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找到已会点和疑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顺利掌握新知识。
  方法二:走马要观花,瞻前又顾后
  默读要有速度要求。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平常所说的“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就是默读的方式。但教师应指导学生,默读不能一味强调速度,囫囵吞枣。可以进行方法的指导,如读书除了关注情节,还要关注表达方法,读词语、读修辞、读结构、读情感……也就是上文说的“心到”。
  要会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揣摩。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厄运”指什么?为什么说原稿被偷走是“厄运”呢?面对“厄运”,谈迁又是怎么做的?联系上下文默读,思考。学生联系上文,读懂了原稿的诞生倾注了谈迁毕生的心血,联系下文读懂了谈迁的悲痛欲绝和坚定的信念。
  默读往往会使课堂显得冷清,但正是由于默读不出声,避免了学生间的相互干扰,利于学生静心沉思,造成智慧的火花闪烁。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常在静寂中所产生,“无声胜有声”。
其他文献
摘 要:给学生一把“会学”的金钥匙,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关键词: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03-001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
摘 要:在信息技術教学中,要创设符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需求的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伦理道德; 自主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05-001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
摘 要:机器人对学生来说还是个比较新颖的课题,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探索和研究机器人的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关键词:机器人教学; 玩中学; 学中玩; 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06-001一、机器人教学的总体目标一方面推进机器人教学在我校的开展普及机器人知识,另一方
摘 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从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美化生活等方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关键词: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化数学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15-001“什么叫数学?”这个问题是我在上第一堂数学课的时候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当我问起班里男生女
摘 要:新课程改革虽已进入实施阶段,但就几何教学过程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几何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善这一现状呢?本文试图从实验几何教学的实施环节,方式方法,对老师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关键词:实验操作; 合作; 探究; 創新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20-002一、现状分析我们经
摘 要:家校合作,既是大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教育生态化的需求,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键词:教育; 精细化; 家校沟通; 策略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38-002一、“家校沟通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形成背景“精细”一词,源远流长,有极强的生命力。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辟地论述了宏大与细微之间的逻辑联
摘 要: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唤醒学生积极的课堂情绪。“唤醒”学生的数学课堂情绪指的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法,始终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愉悦、投入的状态,从而顺利进行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活动。笔者认为: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课堂
摘 要:周国平先生曾言:“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一个社会文明人多了,文明社会也就不远了。可见,阅读是多么的重要,大则关系到国家命运,小则关系到个人素质。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57-002阅读丰富人生,阅读开启人生,阅读智慧人生,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一个爱读书的人
摘 要: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引领孩子们与文本中一个个人物形象作零距离的对话和倾吐心声的。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有效对话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0-001语文教师承载着这样的任务,不光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更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经常训练学生品词析句,能潜移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学生家长,我时常在想,孩子的成长需要多种有益的营养,物质的,精神的,如同一日三餐,如同自然呼吸,而作为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阅读,则更应当高度重视,从小培养,使之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关键词:语文学习; 阅读习惯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3-001一、营造书香世界,让学生耳濡目染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