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员队伍建设是军队院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教员队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文章结合学院教员现状,分析了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教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教员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 人才流动
  近年来,学院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引进人才和自身培养为切入点,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使用及管理体系,在教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为教员胜任岗位能力任职标准,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新机装备保障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是目前学院教员队伍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下面主要分析教员队伍现状,就教员队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及管理,建立教员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一、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院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提高学院新机装备教学能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随着学院装备教学的发展,对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层次任职培训对学院教员队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之相比,教员队伍素质和现状与其发展速度和要求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积极性不高。
  由于目前的奖惩机制、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不尽完善,一些教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既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和探索,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意识,其学术水平、专业技能和教育能力数年来始终处于刚登讲台时的“初级阶段”。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教员队伍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学术科研氛围不浓厚。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学院学术论文资助力度明显降低,军事理论课题、军内科研、维改项目的申报成功率越来越低,申报形势不容乐观,这大大影响了教员队伍的学术科研欲望,整个学术科研氛围不浓。
  (三)专家型人才匮乏。
  教员队伍中理论教学教员偏多,维护保障与实习指导教员不足。另外,一些新机装备日新月异,其专业性、复杂性日益突出,为适应学院任职教育转型对装备保障人才需求的变化,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因此凸显了教员队伍专业太专、专业知识面太窄与装备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职称结构不合理。
  目前,学院的职称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初职偏少,中职膨胀,高职饱和。中、青年教员队伍两头受压,缺乏人才的流动性,极大地影响了青年教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员队伍的稳定。
  二、关于教员队伍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师德、教风建设。
  德为师之本,师者须德高。师德建设在学校的“三风”建设中居于关键地位,是教风的核心内容,又是形成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先导。加强教员师德建设,要切实加强教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创造教员职业道德的良好氛围;大力倡导教员修身养德,不断增强广大教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充分发挥教员的积极性,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就是要强化技能培训,鼓励教员多深入、多研究。一方面,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飞研讨、导师带徒等方式,定期派教员到部队、工厂、研究所和试飞院等单位了解部队装备、故障信息和技术更新。同时与部队相结合,进行装备服务保障,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员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员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维护保障“一专多能型”、“专家型”人才转变。
  1.坚持压担子促成才,推行岗位见习制度。
  给岗位、压担子、增能力、促成才是促进教员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因此,对那些德才兼备,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年轻人才要及时提拔,大胆使用,通过加大年轻优秀干部选拔任用力度,促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员走上更高岗位,做出更大成绩,实现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岗位见习制度。岗位见习制度本质上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延伸。教研室设置诸如“见习副主任”、“见习课程组长”等见习性质的岗位,并选拔一些德才素质较高的人才担任相关职务。一方面能够较好地培养教员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岗位锻炼促使人才提前进入角色,为今后担任相应职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代职制度,加大交流力度。
  目前的交流措施主要有部队代职、机关代职、学员队代职等形式。这对大多数都是从地方院校来到军校,没有基层部队的实践经验的教员,确实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代职人员安排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部分代职教员存在“出公差”、“在职不在位”、“熬年头”、“休息一段时间”的消极意识。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代职制度,对代职教员下达任务书,明确具体目标,解决具体的问题,不能让其流于形式。加强与代职单位的双向沟通和过程管理。
  3.深化师徒帮带活动,推行双导师制度。
  目前,教员的师徒帮带活动仅仅停留在教学审定、教法竞赛等教学方面,而在学术、科研、专业学科建设上缺乏学术带头人、带教人和领路人。一是积极推行“双导师制”。明确由督导专家、教学尖子等担任长期的指导教员,同时将新教员安排到科研学术项目并明确具体项目指导教员,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确保教员在培养过程中“知识集聚”、“技能锻炼”。二是要发挥好专家的作用。作为学院的专家、带头人,其在某一专业、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学院资源共享的重要源头。
  (三)优化教员队伍整体结构,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1.加强人才流动机制。
  应优化教员队伍整体结构。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按需设岗、因岗聘人。严进口,抓教员队伍的入口,保证只有能力强的新鲜血液才能补充到教员队伍当中;宽出口,抓教员队伍的出口,建立淘汰机制,保证教员队伍的整体活力。   加大人才引进,搞好部队选调教员队伍建设。拓宽教员来源,通过部队选调、研究所聘任等手段使业务能力强、素质过硬的人才进入教员队伍,形成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专家型”教员队伍。
  2.完善教员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教员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发挥的动力,要使教员产生学院所希望的行为和价值观,就应该制订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可以采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参与激励、发展激励等多种激励措施。如在科研学术方面,完善科研学术激励机制。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加大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资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青年教员创造与成就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员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员业务考评、培训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另外,给普通教员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普通教员也能够参与到学院的各项管理和建设中,为各种制度、规范、标准的制定、修改、完善建言献策,激发教员“热爱学院、建设学院、增辉学院”的爱院情怀和工作热情。
  3.构建教员信息库,完善“三支队伍”建设制度。
  当前,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已见成效,可以借此平台构建教员、专家信息库,充分利用教员队伍资源。教员信息库应当包括教员的基本信息、专业信息、职称信息、成果信息、特长信息,等等。当某个教员遇到某一问题时,可以借助教员信息库,知道哪些专业哪些教员可能有解决的办法,从而利用校内资源解决问题。建好专家指导团队,完善“三支队伍”建设制度。通过逐步建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专家队伍,并通过明确专家队伍在指导教员相关教学、科研、学术业务工作、带动相关专业教员成长方面的责、权、利,形成学院的专家指导团队。
  总之,学院正面临转型期和改革期,新时期教员队伍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教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激励及管理体系,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结构优化、业务过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员队伍,为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使学院迈上跨越式发展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向成,刘金岭.空军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研究.北京:蓝天出版社,2011.
  [2]吕云峰,李雪松.军校教员教学能力训练教程.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过去,社会上对秘书有种种不正当的议论,一些小说、电影,也常把秘书作为讽刺、鞭答的对象去表现,造成人们对秘书工作的一些误解.那么,现实中的秘书究竟是怎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摘 要: 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二外日语的过程中往往不仅受到来自母语中文的影响,英语也对日语学习造成影响。作者以语言迁移为理论指导,结合“AはBがC”句型的测试及访谈结果,分析语言迁移的正迁移及负迁移。并且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英语专业二外日语教学改革方案,积极避免负迁移的影响,提高日语学习效率,有利于准确掌握句型。  关键词: 语言迁移 英语专业学生 教学改革  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国际化程度
金、锡、钨、锌、铅等有色金属矿床一般属于地质构造复杂和极复杂的矿床,其特点是矿体厚度和内部构造变化大,矿石质量和矿物成分变化多,而且主要成分的分布往往又极不均匀。
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基础,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调查研究本身有许多学问,搞好调查研究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确实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这里只列出几点,且把它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前提是校企合作,核心是工学结合,这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理实一体化课程中都有体现。如何将现代学徒制的要点和课程体系改革联系起来,是高职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弄清“现代学徒制”与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 发包方 建设工程 索赔管理  目前,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其中,什
摘 要: 提升综合设计实验能力是培养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本文在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分析了本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完善学科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结合有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实践,总结探索性较强的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综合设计实验 课程改革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较特殊的专业,是几乎横跨所有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专
摘 要: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检验教师“教”的质量、学生“学”的效果,本文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期末课程结束时以笔试闭卷形式测试的弊端,提出了随堂作业、期中测试、课程论文、基于仿真案例分析的上机测试多环节组合考试改革方案,最后分析了考试改革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滴眼液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建立 SD 大鼠(受体)
近日,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码蛋白功能性结构域的外显子对癌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