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促进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初高中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现阶段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而导学案是顺应时代发展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课程整体教学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导学案的基本特点,对其在初高中物理课程衔接过程中的教学应用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在有效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导学案;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学;实践应用
  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推进,综合型人才的培育是现阶段基层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而导学案作为一种深化课改教学需要的全新教学模式,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其与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学战略手段。经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物理一直以来都是初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教学质量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也为两个阶段教学的良好衔接创造了良好条件,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一)导学案的概念
  简单来讲,所谓的“导学案”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以往教学经验,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联合新课程教学标准制定的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应用从某方面而言,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学方式,与传统制定的单一化教学计划相比,导学案更加系统、全面,将其应用到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最主要的是还能真正落实课堂主体地位,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导学案的特点
  在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下,导学案不仅能为教师提供“教”的提示,也为学生的“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尤其对于初高中物理课程而言,作为一门实操性和理论性都较强的理科基础课程,物理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着较高要求,导学案的应用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据调研,与传统教学方案的制定相比,导学案具有如下显著特点,即——实践性强、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认知规律以及结构严谨。
  (三)导学案的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导学案在初高中物理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进行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标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创设的情景、提出的问题以及指导的学法外,还要谨遵如下编写原则,即:遵循课时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以课时为单位以及遵循以问题为导向原则,利用一系列层层递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基于导学案促进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模式的探究
  与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相比,高中物理课程无论是教学难度还是教学强度都远超于前者,对于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借助导学案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课程知识进行有效衔接,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就是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做好如下衔接工作。
  (一)内容的衔接,加深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记忆力
  物理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与其他基础性课程相比,物理课程内容有着极高的理论性和概括性,对某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面对如此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他们往往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最终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与知识重点相对架构简单、思路明确的初中阶段物理课程知识相比,无论是理论性还是概括性,高中物理知识变得更加抽象难懂,具体而言它的课程知识不再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事物,而是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成了高中阶段物理教师课程教学的核心发展方向。
  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在逐渐增加,而物理的教学内容难度也在不断增强,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与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内容衔接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在高中阶段物理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导学案将有着一定内在联系的初高中内容进行衔接,从而在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记忆力的基础上,也降低了高中阶段物理知识的教学难度,并通过罗列初高中物理课程知识内容的差异,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初中和高中阶段,物理课程的教学难度有了显著变化,而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更极易导致他们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最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初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衔接,通过引导学生从最初浅显直观思维逐渐向严谨复杂方向发展,以此在让学生了解到物理课程的本质是一门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课程,以此在不断提高他们探究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进行物理规律探究过程中,由于初高中知识的跨越难度较大,因此在导学案运用过程中,为确保导学案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需从学生基本情况出发,并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将每一个课程知识点进行细化,以此来降低高中阶段物理课程学习难度,为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思维的衔接,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课堂教学主体也从最初的教育工作者转变为教育学习者,为此基层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仍过度地关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导致物理课程教学治理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教學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导学案在设计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提高对内容衔接的重视度外,还要加强对思维能力衔接的关注,即通过确保两阶段思维能力衔接合理化的基础上,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大量教研数据分析可知,在进行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标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创设的情景、提出的问题以及指导的学法外,还要谨遵课时化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只有确保教育工作者导学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切实保障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而在导学案应用过程中,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育工作者还需坚持“层次化”和“递进性”的原则,并通过为学生设置大量科学合理的探究性物理问题,进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除此之外,在进行问题设置时,教育工作者还需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角度入手,在强化物理知识和生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抵触情绪,使其能通过自主探究和查阅相关资料,找到问题答案,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初高中物理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式的准确性与否,对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教育工作者在初高中课堂实践教学衔接过程中,需提高对思维衔接的重视度,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工作者需以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和探讨点,通过将初中与高中物理知识环节相连接,以此在为学生设置学习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发散思维,最终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教育工作者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求学生自主梳理本章物理知识结构,从而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基础上,为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物理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还需进行换位思考,即通过站在学生角度,确保所设计内容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物理知识的本质概念,从而在有效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为预期学习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进而为学生联想能力和迁移能力的不断提高创造良好条件。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下,物理课程作为初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发展方向。尤其对于高中物理而言,他们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着较高要求,为有效缓解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迫心理,教育工作者可通过采取“导学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初中、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和思维方式进行有效衔接的同时,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杨继峰,韩志国,侯媛媛.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5,12(16):128-129.
  [2]张慈善,徐海洋,李雯雯.浅谈“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12(29):166-169.
  [3]邓怀科,路桥川,李金楠.“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2(18):222-223.
  [4]吴芝豪,徐雯雯,周海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4(88):201-202.
  [5]黄钊凤,张本新,高建军.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导学案”[J].中学教学参考,2015(11):203-204.
  [6]廖德智,徐海华,周瑞康.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问题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22(16):111-114.
  [7]侯立建,刘元超,陈金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湖南中学物理,2018(22).
  作者简介:
  步国平,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崇实女子中学;
  李锦云,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为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全面推进素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各学科教师纷纷基于新的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当中有
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是学生英语课程中重要的起步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的结果.在素质教育改革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策略与内容也在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课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需求与深度学习,必须要保证学生可以全身心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活动之中,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摘 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下,信息技术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成了中小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自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能忽视。对此,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重点分析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旨在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性;问题;方法  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学生是非意识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学生道德知识教育与培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
电解水实验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涵十分丰富,学习情景生动,以有趣的现象来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完成以
摘 要: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成了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课程,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以后掌握信息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也是为了让学生尽早地接触这门课程,从而学会简单的信息技术操作,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但于我国的教育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发挥创新意识,进一步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教育部门出台的一项教育方针,旨在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其中,体育课程是贯彻和落实“阳光体育运
掌握时间,便掌握优势,有心更上一层楼的上班族请回头看 看你的办公桌,分秒必争的你,是否曾经想过,桌子可能是使你效率不佳的祸首?没错,桌面管理常常是时间管理的漏网 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