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就诊的79例ITP患者行胃内窥镜检查(检查前行尿素14C呼气试验),并取胃黏膜进行活组织检查,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H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尿素14C呼气试验及H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TP患者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1.9 %(41/79)、67.1 %(53/7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P=0.023)。

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p直观清楚,结果准确可靠,是检测ITP患者Hp感染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淋巴瘤是少数可以通过放化疗治愈的恶性肿瘤,在化疗早期评估疗效,可以达到优化治疗,给予个性化治疗的目的.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功能学影像技术,可间接反映组织的生理、代谢变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相似,常给临床鉴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两者的鉴别诊断包括外周血参数、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于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坚信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特的。外语教师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多种方法开发学生智能,做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学;因材施教;多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06  美国哈佛大
目的研究土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耐药细胞株K562/ADR增殖、周期分布以及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0、1.0、2.0、4.0、6.0、8.0、10.0 μmol/L土木香内酯作用K562/ADR细胞12、24、48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土木香内酯对K562/ADR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土木香内酯对K562/ADR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携带Notch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shRNA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的病毒颗粒感染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SupT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Annexin V+/7-AAD-和Annexin V+/7-AA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1受体基因及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No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期间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初治AP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经ATRA联合ATO双药诱导,42例经ATRA或ATO单药诱导,比较两组疗效及肝损害的差异。结果双药诱导组和单药诱导组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 %(36/38)比90.5 %(38/42),P> 0.05]
目的观察C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隆福医院和协和医院收治的难治复发AML患者12例,均给予1个疗程CLAG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35岁(14~ 68岁)。按照FAB分型,M1 1例,M2 8例,M5 1例,M4 1例,粒淋混合细胞白血病(HAL) 1例。分子遗传学方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了解不同亚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TAK1、p38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分析TAK1、p38基因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GAPDH为内参,14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87例AML患者骨髓TAK1、p38基因的表达,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L患者TAK1、p38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相对表达量:0.194±0.125比0.015±0.008,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