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研究二题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相”字应分立一类代词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应当是统一的,词的分类也是如此。恰当地区分古代汉语词类,对于准确理解句子结构和词的意义都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古代汉语里的“相”字是较复杂的一个多义词,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说文》:“相,省视也。”也就是说“相”的本义是“仔细看”或“察看”的意思。如“相鼠有皮”(《诗·鄘风·相鼠》)。“相”原是个动词,又引申为“扶助”,如“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左传,昭公三年》)以后辗转引申才作副词“互相”用的。可见“
其他文献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采编系统的开通已逾两年。其间,大家充分地感受到这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方便与快捷。但是在使用该系统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集团新闻研究所根据大家的需
【正】4月中旬,集团办公室和于部人事处两个党小组过了一次别开生面、内容丰富的组织生活。他们充分利用组织生活这一课堂,精心安排组织生活内容,寓教于乐,让大家在宽松的气
<正> 《许昌师专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一期刊载了谢文学同志的大作《也谈对〈纪念刘和珍君〉中所引陶潜诗的理解》(以下简称谢文),主要是针对拙文《怎样理解〈纪念刘和珍君〉所
由全国合成纤维科技信息中心、全国非织造布科技信息中心及上海长三角非织造材料工业协会共同举办的2007新型纤维及非织造新技术新材料产业链论坛近日在海南三亚圆满结束。据
<正> 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有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专题学术讨论,是大专院校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作了一次课堂讨论结合专题讲
期刊
对于初入新闻门槛的人,有两种情况很常见:一是看到别人在大报上发稿子,或有作品获奖,总觉得这稿子除了标题或立意好些外,其他并无什么。一是当自己辛辛苦苦采访了好一阵,面对
<正> 一九八四年六月,张泮(潩滨)先生将他四十多年来珍藏的冯玉祥将军给他的一封信和一首诗的手迹交给我,向我叙述了他当年是怎样收到冯玉祥将军的信和诗,又是如何在兵荒马乱
<正> 英语是一种综合性和分析性兼备的语言,它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由综合性语言向分析性语言发展。从现代英语的发展来看,无论在词法、句法等方面都趋向简单化了。本文拟在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Al3+的Bi4Ti3O12薄膜(Bi1-xAlxTi3O12)。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以及Al3+对薄膜的光催化效果影响。光催化结果表明,Al3+的掺杂量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