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提升能力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h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题一直是高考所占分值最大的一个题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所以,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提高其阅读能力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
  
  一、快速阅读
  
  读文章如同看树林一样。人站在树林前不能把眼睛光看着一棵树。甚至只盯着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地看,看到最后,还是一片一片叶子,叶子固然要看,但整棵树也要看,整片森林更要看,我们必须迅速把视野扩大,这样才能对森林全貌有所了解。读文章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加强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呢?那就是在阅读文章材料时要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思想,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如果读得很慢,一词一词地读,往往读完全文,很茫然,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文章讲什么。所以现在的英语测试都有一个阅读速度的要求。许多同学得分较低也与阅读速度慢有关。
  
  二、整体理解
  
  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其次,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鉴于文章每段内容往往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将如何写,或猜一猜,这篇文章大概写什么,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接着在往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并用心记往。在读完全文时,全文的主要内容将像看电影似的一幅一幅地清晰地印在脑中,这样阅读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论点、论据,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而这是写文章最重要的,也就是文章的构思。
  
  三、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比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词(尤其是考纲词)查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下面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继续利用好后面的教材。无论必修还是选修教材都是运载英语知识的航空母舰。老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驾驭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好后面的教材,继续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提炼篇章结构,理清人物关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查找难词(组),摘抄整理语言精妙的句子、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加以背诵,通过积累提高对语言的把握和输出能力:引导学生归纳重点单词、词组、句型,并口头造句:引导学生笔头复述课文,表扬运用了较多本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句型的学生。
  第二,每天不要一做题就是单选题,应花相当的时间体会语篇,无论是完形还是阅读,都要能够在做前,做后都把文章通读几遍。这种学习类似高一。高二精读课文,但又不是那么面面俱到。目的是体会语言。语言的体会就是语境中学习语言。不但有知识性的学习,复习,同时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脱离了后者去答高考这么一篇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试卷,势必会失败。
  第三,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大声朗读所学过的课文。考前强化语言对自己的刺激。可使考场上语言感觉顺畅。由于高考题多数是选择题,不排除也不排斥猜题(出题人认可)。因为这是考查阅读量及语感的测试手段。如果你的语流在考场上非常顺畅。那么你就有优势。这种语言刺激的方式,一定坚持到考前一天。相信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收获。
  大声朗读也是矫正读音的一个方法?只有能够正确读出单词和用正确的语调读出句子,在听力当中,你才可能有较强的辨音能力及较快的反应能力,无疑对听力的提高也是有益的。
  第四,每天定时大声朗读背记一些不太难的优美的语篇、经典句子,培养语感直至高考。这会有助于写作分数的提高。
  第五,有些同学做阅读时,只把注意力放在做对多少道题上,没有养成回头再把文章分析、体会的习惯。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加强难句的分析f虽然没有影响做题),这种分析除了语法结构知识方面的。还应养成与同学、老师讨论深层含义以及语句的逻辑关系的习惯。多做这样的训练就能够逐步的培养起独立分析难旬的能力,在考场上,就能够独立完成选项,并有信心拿分。
  第六,有些同学由于考试紧张通常在考场上会发生阅读障碍,也就是眼睛很快的扫描文章,而文章和语句的意思不能理解。这可能是由于同学们不良的阅读习惯所致,不能高效集中精力阅读。这是很危险的。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进行阅读训练时。以篇或套为单位限时进行,以篇为单位每篇限定7—8分钟完成:以套为单位就是以4—5篇阅读材料为一套阅读题,35—40分钟完成。
  另外,做题时尽量在无干扰的环境下进行,一定不要听音乐、吃东西。这样一段时间下来,这种类似考场上的氛围会让你习惯考场上的紧张。从而使你能够进入一种非常好的阅读状态。
  相信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提高,从而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目前职场求职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挖空心思、想尽各种办法去求职,但是,许多时候都非常地盲目,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职场认识迷茫、对自身认识不足、没有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招聘会上,东奔西走、四处打探,不知在哪一条路径上,奔向那个属于自己的目标。  毕业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要受到很大阻力,面对繁杂多变、眼花缭乱的社会,面对着强手如林的职场,面对着残酷严峻的就业竞争。面对
期刊
一、引言:    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课文阅读教学。而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因为学生课堂阅读的篇幅是有限的。英语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开阔视野,丰富英语语言,使学生了解、探索英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异同,而且还可以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重要转变。  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目标中对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教材六级课外阅读量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抱怨:“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在交际活动中,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等等。分析起来,大都是以下原因:学生对口语不感兴趣,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1,设计感兴趣的导语  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
期刊
摘要 学习一门语言,必然要接触到这种语言中的谚语。英语谚语是英美民族文化的结晶,或蕴涵哲理,或充满谐趣。教师若能恰当地把谚语穿插运用于教学中,既能便捷地传授语言知识,又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真可谓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
期刊
摘要 英语课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把教学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如果能把枯燥无味的英语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东西,那学起来岂不是事半功倍?学习者既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同时又能在乐趣中获得知识。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结合语境来讲解语法知识,还应有意识地对两种语言从文化、思维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将交际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语法教学中去,既注重了语言形式又培养了交际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中,语法占据中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轻语义重语法、以
期刊
在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要求中,“听”排在第一位。教育界也提出了“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要求。由此可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学生有足够“听”的语言量,以努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丰富的听力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环境对语言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知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它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主要解决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促使人的身心发展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为促进社会发展就必须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那么,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当然应当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教学中,我们不难
期刊
摘要: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成为外语教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许多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行动研究、叙事探究、教师实践群体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三种外语教师发展策略。  关键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叙事探究;教师实践群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语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教学法研究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理论转向。目前,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辅助下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期刊
通过听觉领悟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和理解声音信号等几个层次的心理活动。人们接受信息后,通过大脑来识别和理解每个声音信号的意义,然后作出适当的反馈。反馈的快慢、判断的正确与否,同一个人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及个人的知识、经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在实际学习中。由于听者往往难以甚至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言语的清晰度以及说话者的表达特点,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