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爱你没商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命题的题型主要有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话题作文三种。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情况看,材料作文很受追捧,2010年和2011年的“材料作文”占50%至60%;而2012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文”(只有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写作是命题作文);2013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文”(只有天津卷以“___________而知之”为题写作是半命题作文),比例高达95%。
  命题专家如此偏爱材料作文,那我们呢?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会发蒙甚至害怕,提炼出来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甚至会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审题立意不准确,即使文章結构严谨、论证充分、事例丰富、语言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那么,如何写好材料作文、爱上材料作文呢?就要先做好第一步,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快速而准确地审题立意。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读材料,抓关键句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如:2012大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认真阅读这则材料,我们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妈妈说的“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据此,我们可以准确地立意为“甩掉多余的顾虑”。
  二、析材料,由果溯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出最佳立意。
  例如: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分析1:教授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闻到了”?
  得出结论:学生对权威有绝对信任甚至崇拜的心理。
  分析2:另外三个学生先默不作声,而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表现出或否定了苹果香味或怀疑了不是苹果或以“感冒”为借口回避。这三个默不作声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回答?
  得出结论:学生:诚实,敢怀疑,有主见。老师:循循善诱。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1.不盲从,要有自己的见解;2.不要盲从,要特立独行;3.要有怀疑的精神;4.不要囿于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5.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会失去自我;6.循循善诱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三、辨材料,明确褒贬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例如: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相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词以意为先,有意境则自成高格。”在高考作文中,如果审题不准、不清,尤其是材料作文,如果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点立意,则往往会功亏一篑,“棋差一着,满盘皆输”。但是,只要我们掌握好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就可以写出主旨鲜明、立意高远的文章,也就可以和命题专家一起高喊:材料作文,爱你没商量。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在教育教学中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基础知识,却仍未能够进行随心所欲的甚至是字顺文从的会话或书面表达,追根究底,主要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不高所致。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启动“语言”这一承载思想的“船”,聚焦文本,专注文本语言,注重语言训练,以达到磨炼语言
期刊
该文对浓碱液渗透剂的结构、特性进行论述,并就磷酸酯型渗透剂进行合成和筛选,试制了渗透剂PPG-942。该文还对在碱缩、丝光、连续式碱减量工艺中使用渗透剂PPG-942后的反应情况进行试验,发现加
该文系统考察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醋酸盐对乙氧基化反应催化活性及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碱金属醋酸盐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和较高的催化活性,碱土金属醋酸盐具有较窄
现在,多媒体课件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课件展示时机不恰当,则会破坏课堂整体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需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好恰当时机,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一、在课堂导入时展示课件,让学生兴趣盎然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
期刊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追求完美,避免出错,希望用学生精彩的回答来证明自己教学的成功,殊不知错误也是一种宝贵资源。如果我们能正确看待课堂上的错误,有效地加以利用,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因错利导,激发学生兴趣;二是将错就错,引导学生探究;三是以错质疑,启发学生思考。  关键词: 错误资源 因错利导 将错就错 以错质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总有失误的时候,别说正处于求知阶段
期刊
高效课堂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所遵循的理念。高校课堂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
期刊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和持久的一场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过程。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应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作者结合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研究,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信息化时代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现状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文字储备不足,在看书、读题、解答问题等方面偶尔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不懂的题等诸多与语文相关的问题,影响了小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小学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效果会直接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下的教育机制下,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能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就成了决定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
期刊
新课程改革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随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越来越使教师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呢?我积极尝试,结合实践,进行了脚踏实地的探索,下面谈谈看法。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形成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