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植物单根纤维力学性能对比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短纤维力学性能测试仪(SF-I)研究了毛竹、杉木、洋麻、苎麻单根纤维的纵向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种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均表现出明显的线弹性行为,直至断裂。毛竹、杉木、洋麻、苎麻的平均断裂强度分别为1710、1258、1019、1001MPa,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27.1、19.9、30.8、11.4GPa,平均伸长率分别为7.0%、6.6%、3.2%、8.9%。由此可见所测4种纤维的力学性能特点各异。毛竹的拉伸强度最大,最高达2708MPa;苎麻纤维断裂伸长率最大、韧性最好,但强度和刚度
其他文献
以南林895杨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CaC l2溶液叶面喷施处理20 d后,研究扦插苗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及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外源Ca2+处理下扦插苗净光合速率(Pn)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一次极大的自然干扰。为研究雪灾对土壤主要生态因子和土壤生态学过程的影响,笔者对福建武夷山受雪灾干扰的毛竹林生态系统受灾程度进行了调查。依据毛竹林分的受灾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3种类型。结果显示:雪灾后,重度、中度与轻度受灾毛竹林的受损率分别为43.7%、21.8%和10.3%;因雪灾输入林地地表的生物量分别为2.21、1.04和0.60kg/m2;受灾
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
选择杉木第2代种子园8个家系,分不同苗木等级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在杉木小径材培育年限16a内,对1~5年、8年和16年生杉木的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苗木,造林后的前4年在
本论文探讨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如何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
对苏北地区3种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宽窄行模式即K模式、片林模式即P模式和网格模式即W模式)的100cm土体8个土层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式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及储量的剖面分布均表现出在表层相对较高,都有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耕作层以下迅速降低。3种模式深度100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64~15.27g/kg,全氮含量变化范围0.30~2.09g/kg;
通过两阶抽样法对浙江省仙居县4.87万hm2公益林区域内,111个生态公益林样地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松木林和杉木林、毛竹林、灌木林等6种主要林型的生物量动态变化及其分
一、专业转型建设的必要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4.0时代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影响全球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重庆位于长三角中上游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源泉”,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应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学生的责任。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连续平压机同一框架内压力相等的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单层热压机模拟纤维板连续平压机各框架的工作状态,在两组热压曲线P1、P2下,研究了7.8 mm和10.8 mm两种厚度的纤维板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