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 问:(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rn白润萍 陈世伦 李甘地 梁小波 秦叔逵rn沈 悌 沈志祥 张伯龙 朱雄增总 编 辑:陈赛娟副总编辑:王晋芬 马 军 王建祥 石远凯 刘开彦吴德沛 肖志坚 宋永平 高子芬 克晓燕
其他文献
MPL基因突变可见于1%~5%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其热点突变常发生于第10号外显子,以W515、S505位点突变为主。近年来,在三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发现多种不典型MPL突变,包括获得性突变和胚系突变,但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已发现这些不典型MPL突变在MPN致病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提示临床上检测到的不典型MPL突变并非均为MPN真正的驱动突变。
中考试题是各地命题专家命题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其特色试题的体察和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剖和领悟中考试题的评价功能,还可以给解题教学输送优质素材。2012年广东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考查了抛物线、相似三角形和相切圆的位置关系,还考查利用二次函数求三角形面积最大值等诸多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思维灵活并具有较强跨知识点的运用、分析、运算、逻辑推理等能力。而学生因为缺乏数形结合的灵活运用能力,出现比较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精心设计新生入学教育,包括:明确实施目的,探索实施内容,制定实施实体,设计实施形式.
本刊2005年第9期发表了-文(以下称“原文”).该文认为教材答案是错误的,对此论断笔者不敢苟同,笔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并与同行探讨后得出结论,原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27面的那道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效果和耐受性。方法总结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初发MDS患者32例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23例患者使用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地西他滨20 mg·m-2·d-1,第1天至第5天;三氧化二砷0.16 mg/kg,第1天至第5天;4~6周重复1次),9例患者使用地西他滨单药治
为促进我国白血病和淋巴瘤学科繁荣发展,搭建不同学术思想融合,产学研结合转化,为医学发展服务,为医、患服务的综合交流平台,提高白血病、淋巴瘤医务工作者诊治水平,第四届抗
期刊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4例初治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诊断标准。通过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患者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27岁(5~66岁);骨髓幼稚细胞占有核
目的探讨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联合砷剂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平顶山市新华区医院住院的未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8例中高危MDS患者,给予低剂量地西他滨皮下注射联合砷剂治疗:地西他滨0.1~0.2 mg/kg,皮下注射,2次/周,共4周;亚砷酸注射液10 mg/次或0.16 mg/kg,静
当我们回眸20世纪,不能不看到:20世纪以来,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从两个伟大科学家的奠基工作展开的.他们从科学的“两极”展开划时代的开拓工作.一个从宏观的宇宙着眼,探索时间
目的探讨伴成熟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DC)增生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诊治的1例伴成熟PDC增生的MDS伴原始细胞增多(EB)-1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体检发现贫血及血小板减少,骨髓涂片可见原始粒细胞占0.064,树突细胞占0.152,免疫分型可见原始粒细胞及成熟PDC两组异常增殖的细胞,给予地西他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