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创新教学探究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7863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吸收现代新型教学理念,有效融入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技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英语 创新教学
  中等职业教学作为一种职业技术性教学形式,其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参与度不高、基础能力不强、教师教学方式老旧等原因,中职英语教学也呈现出不同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应积极探究中职英语教学工作遇到的阻碍,从教学实际情况、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学生实际基础能力出发,找到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英语水平。
  一、合理引入思維导图,使复杂知识条理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词汇、句型、语法是组成英语语言体系的主要部分,其知识呈现出复杂、烦琐的特点,这也是许多学生难以有效整理英语知识点的原因。对此,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式培养,引导学生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帮助学生有效整理英语知识点,促使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技巧。
  如在教学《She is pretty》时,教师可以Lucy为例,先写出“Lucy is pretty!”向学生讲述英语句式中的主系表结构。然后,教师可用层级式思维导图进行扩展教学,第一层为人称代词I/You/He or She,第二层为系动词或be动词am/are/is/look/wear/appear等,第三层为标语pretty/good/lovely/slim/hair/eyes/jacket/dress/humorous/honest/polite。如此,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法帮助学生明确理解英语语法结构,同时引导学生有效整理同类单词,加深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二、增设课堂活动,寓教于乐
  传统填鸭式教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不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对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摒弃压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增设课堂活动,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如在教学“Reading”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合适的片段,请学生分角色扮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英语台词及剧情。之后,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表演完后。让各组学生打分,并说明打分原因,同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评价,并给予学生奖励。如此,通过课堂活动的有效引入,教师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另外,教师应注意,课堂活动虽然是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但要注重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表现中知识的掌握度、英语的运用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避免游戏活动流于表面。
  三、善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创新教学不仅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蕴含于教学手段中。因此,教师应根据新型教学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有效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借助隐性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另外,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专业技能,有效提高多媒体操作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发挥多媒体融合教学的优势。
  如在教学“学生跨文化语言意识”中,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将中外同一场景不同习惯表现进行对比播放,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环境下中外文化差异。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教师打破了传统口头教学模式的空间局限性,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结语
  将创新教学合理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中职教学的特点,研究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创新英语教学,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专业度,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学生合力解决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障碍,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美华.“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创新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王晴.智慧校园环境下中职英语创新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
其他文献
任务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课程教学方式,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推荐和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融入情感,并对策略进行合理调整,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一、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需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关键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与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一、音乐教学总目标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所以教师要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倾听音乐、感觉音乐、表现音乐,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讲音乐、练音乐的环节。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目标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目标是:第一,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这首歌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宗教传播也随之进入互联网时代。回顾宗教传播历史,不难发现,当前宗教传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忠实使用者,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宗教传播的影响,这给宗教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贯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宗教部分的内容,教师必须让宗教内容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加强互联网时代宗教传播的治理。  关键词:宗教 互联网 治理 学生  宗教是人类发
摘要:信息技术的科学使用,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在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性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基于此,本文积极探索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初中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
摘要:在现代中小学生中,自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在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恰当地处理留守学生自卑心理的问题,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留守学生 自卑  一、自卑心理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  自卑并非只存在于少部分人的内心当中,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这就决定了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存在自卑感。”成功人士善于让自己超越自卑
摘要: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在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并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进而以层次为单位设定教学目标,进行区分性教学。本文主要围绕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的应用展开探究,并提出几点具体策略,以期为高中生物整体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 分层教学 应用  一、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划分学生层次,为教学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过程是由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进行的,通过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作业的完成效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期望,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渠道,也是教师调控教学活动的有力依据。特别是在小学,相关工作的完成对提高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學中作业布置的现状和弊端,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业,并提出
摘要:在高中阶段,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如何改革和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以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生物 有效方法  现代高中生物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之外,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家庭承受教育的能力却参差不齐,这就导致我国大学贫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接受教育的问题,我国逐步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本文对如何构建“资助、励志、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资助 励志 素质拓展 大学生资助体系  构建大学生资助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产物。目前,把单一的经济资助
行为是人的思想的外在表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则谚语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位教师:行为、习惯及其性格在人一生中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之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对此,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