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沁济南登台献艺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山东省侨联、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齐鲁晚报、山东音乐家协会、(美国)美中文化教育基金会主办的 “赤子之心爱的咏叹”——美籍华人歌唱家吴沁中国独唱音乐会3月7日在济南山东剧院举行。
  吴沁1997年从济南赴美的歌唱家,先后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高芝兰、歌唱家高曼华。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声乐歌剧表演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山东,吴沁充满了热爱,获得美国旧金山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后,第一次回国独唱音乐会首场就选择了济南,她的演唱曲目中有一首歌就是《老家在山东》。
  本场音乐会由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担任现场伴奏,美国芝加哥城市交响乐团指挥家卢赛欧·维尼奇指挥,男低音歌唱家格里高利·斯达伯、女中音歌唱家黛安·帕尔前来助阵。其中斯达伯作为享誉世界的歌唱家,是当今公认的最成功扮演莫扎特歌剧《魔笛》中萨拉斯特罗的男低音歌唱家,多次与帕瓦罗蒂、多明戈等同台合作。
  音乐会在曲目的安排上兼顾了西方经典与中国传统,既有像《卡门》《蝴蝶夫人》《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西洋经典歌剧中的选段,也有《昭君出塞》这样的中国传统曲目。另外,音乐会上吴沁与女中音歌唱家黛安·帕尔特、男低音歌唱家格里高利·斯达伯分别演唱一首二重唱曲目。男低音歌唱家格里高利·斯达伯演唱一首中文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这也是他第一次演唱中文歌曲,声音浑厚、吐字清晰、充满真情的演唱,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欢呼声。最后,歌唱家们共唱一曲《饮酒歌》,音乐会在掌声中结束。
  
  图片新闻
  3月22日上午10点,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林耀基生前的得意门生薛伟、徐维聆、柴亮、李传韵、胡坤、谢楠等都赶来送老师最后一程,刘诗昆、盛中国、余隆、李心草、吴祖强、叶小纲等音乐家也参加了追悼会。图为作曲家吴祖强。
  ■陈雄/摄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乐盲,连五线谱都不认识。我经常听流行歌曲,但从来没敢大声唱过,因为我五音不全。所以,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去欣赏古典音乐的。当然,我也曾经去过,那是因为朋友白给的票,目的只是想提高提高“修养”。  后来,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音乐系工作,一直辅助相关领导开展西亚斯交响乐团的成立工作。经过一段艰辛的努力,我们终于举办了题为“祝福西亚斯”的建团音乐会,它同时也标志着西亚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期刊
演出有演出季,招生有招生季,三月份,自是音乐院校专业课扎堆招考的时候。这当口,最忙活的当然是渴望叩开大学之门的孩子,之前漫长卓绝的备考一朝将见分晓。别忘了,还有一拨人,也怀着兴奋的心迎来了这个三月——与往年一样,他们要收网了,在招考这张大网中,将拉出白花花的钞票。这拨人的名字是“人民教师”。  按平均一小时600元补课费计算,每天8个小时,一天进账4800,一个月共计14万余元,两三个月时间下来,
期刊
3月14日,首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奏响纯正的德国之音。  乐团首席小提琴、从皇城根走出的青年小提琴家——陆威,作为由穆特基金会资助赴德的首位学员。2004年,23岁的陆威考入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同时拿到了终身首席小提琴的合约,成为乐团中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位中国人。  乐团首席是你留学之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它对你有怎样的意义?  我考试的那天正好是我23岁的生日。考取后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孟绮)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丹麦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将于3月28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美人鱼在歌唱”音乐会。来自童话王国的40名女孩将以甜美轻灵的歌声带领听众畅游神奇音乐国度。  丹麦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主要集中对新音乐及流行乐曲的表演,演唱内容丰富。提到丹麦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的选拔制度,合唱团首席指挥克劳斯·杰森介绍:“每年我们会选拔33名8岁的女孩儿加入合唱团,在选拔标准上,我们比较注
期刊
本报讯 继2007年12月于宁波举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之后,第二届流行音乐大赛3月18日在京启动。傅庚辰、徐沛东、谷建芬、付林、苏越、刘元、金兆钧等音乐人到场力挺。大赛引人之处在于:首次向社会自由音乐人敞开大门,以最广泛地吸引优秀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唱人才。  本届大赛由中国音协和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大赛设男声组、女声组与组合组三个组别,16至35岁的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歌手均可参赛。大
期刊
记者:您觉得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张君仁:将音乐只看作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个学科,因而忽视了理性教育。其结果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唯技术为音乐教育唯一的甚或至上的追求目标,缺乏理论修养与理性思维。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自己“大学教师”身份的错误认知以及音乐技术教育与理论教育的不平衡性所导致。    综合性大学的统一管理致使音乐学科处境尴尬。在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科仅仅是一
期刊
德国北莱茵州青年爵士乐团(JJO NRW)成立于1975年,是德国第一个由联邦州政府通过音乐协会直接赞助的音乐团体。4月15日-23日,北莱茵州青年爵士乐团将在上海、苏州、杭州、广州、中山及北京进行7场巡回演出。  精湛热情的演出和大胆创新的曲目是德国北莱茵州青年爵士乐团的独到之处,并为它赢得了广泛声誉和与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演出的机会。作为北莱茵州的形象大使,他们曾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早在1996年
期刊
国家大剧院首届歌剧节的大幕还未开启,一部动听的音乐会版歌剧率先预热。3月13日,马斯卡尼的经典独幕歌《乡村骑士》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歌剧中经典女高音咏叹调《你知道吗,妈妈》是全剧中最震撼人心的唱段,堪称是将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你知道吗,妈妈》对演唱者的声音控制能力要求甚是“苛刻”,蕴含其中的激烈情感更是不少女高音的“试金石”。布依族女高音歌唱柳红玲深情演绎女主角桑图扎,精彩奉献这
期刊
近日,为期两周的“奥克兰艺术节”在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举行。中国青年作曲家陈牧声的委约新作《姑苏行——随想》,由新西兰三重奏团(NZTrio)在艺术节上成功首演。同期,应奥克兰大学创造艺术事业学院Charman Pretty院长的邀请,陈牧声为音乐学院师生举办了作曲讲座,介绍了首演新作品《姑苏行——随想》以及他的管弦乐作品《牡丹园之梦》,他的创作思想和音乐作品,受到在座师生热情欢迎和赞扬。据悉,
期刊
音乐比赛太多太滥了吗?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有多少必要亲自走出国门去获得某种信息?国际比赛对音乐学子到底有何助益?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踏上了采访首届PIVD国际大赛的旅程。10天的赛事观摩下来,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美国等地的150名选手的精彩比赛中,在年轻人对音乐和学业的执着追求里,在加州华人音乐教师的热情支持中,这种种的不确定都找到了答案——这项首次举办的音乐赛事,在中美民间文化交流升腾的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