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使者点亮硅谷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比赛太多太滥了吗?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有多少必要亲自走出国门去获得某种信息?国际比赛对音乐学子到底有何助益?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踏上了采访首届PIVD国际大赛的旅程。10天的赛事观摩下来,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美国等地的150名选手的精彩比赛中,在年轻人对音乐和学业的执着追求里,在加州华人音乐教师的热情支持中,这种种的不确定都找到了答案——这项首次举办的音乐赛事,在中美民间文化交流升腾的这个春天,来的很是时候。
  这项赛事于二月中旬在美国加州圣荷西市、世界闻名的硅谷腹地举行,由美国飞扬艺术团、加州青年国乐团、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办。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美国、加拿大、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名选手参加。比赛项目涵盖钢琴、民乐、声乐和舞蹈,业余选手(少年组、青年组)和专业选手(少年组、青年组)分别比赛。除舞蹈因为报名人数太多而另外择期举行之外,全部在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音乐厅举行了现场评比。李业丹、刘笑成、王雪、Relon·Yount、傅宁、台湾民乐组合、箜篌女子乐团等获得了各奖项的金奖,载誉而归。
  评审委员会阵容强大,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光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顾冠仁分别担任评委会主席和副主席,加州青年国乐团团长田永平、箜篌演奏家崔君芝、钢琴教育家陈曾臻、山东艺术学院小提琴教授李晰、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赵家珍、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声乐教研室主任邓桂萍、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任张丽琼、美国资深钢琴教授John·Thomsen等任评委。评委崔君芝兼任艺术总监,陈曾臻还担任着中国赛区组委会主席。多元的评委阵容不仅给比赛带来了不同角度的审视,更是增添了一份和谐快乐的氛围。
  顾冠仁常年生活在美国、上海两地,担当各种大赛的评委,在对参赛选手尤其是中央音乐学院选手的高水平予以肯定之外,他更兴奋于美国华人和台湾选手的水平提高之快。“跟去年相比,加州湾区中国民乐的选手水平提高迅速,尤其是少年组,这是与老师们的艰苦工作分不开的。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要使中国文化发出声音,必须做很大的努力。台湾的国乐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这得益于两岸院校和民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师资不断得到加强。这两年两岸院校级的交流在各地各个层次普遍开展,今天的比赛让我们看到了这种交流的结果。”田永平团长常年生活在加州,从事民乐教育、演出。据他介绍,自2008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在加州设立中国民乐考级点之后,民乐学习形成新的风潮,频繁的演出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孩子们的兴趣。John·Thomsen多次担任国际赛事评委,他表示,就钢琴专业而言,大赛涌现出的优秀选手的水准丝毫不亚于欧美同类音乐学院的学生,不仅技术好,音乐同样打动人。他把业余选手的热情看作是对专业的支持,“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能小视。”大赛主席、飞扬艺术团团长Ann Woo表示,大赛的成功举行,使她对进一步推广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许多选手向记者表示,他们通过比赛交到了朋友,看到了不同地区同龄人的学习和生活,对自己的心态、状态、甚至专业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收获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一座奖杯就能代表的。他们呼吁这个比赛能长期、固定举办,成为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PIVD一出生,就得到了众名家的呵护,吴祖强任大赛名誉主席,刘文金、顾夏阳等专家热情担当艺术顾问,周广仁也为大赛发来贺词。在他们看来,这场比赛来的不早不晚,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的确是到了最需要与国际音乐生活深度交流和密切合作的时候。
  (上图从左至右:业余组金奖Relon·Yount,专业组金奖刘笑成、李业丹、傅宁、王雪)
其他文献
美国南加州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美国迦南国际音乐基金会执行主席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音乐系系主任   西亚斯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中国迦南音乐学校 校长   中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特聘教授      苏文星早期师从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许勇三先生学习作曲与对位,后跟随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徐新学习指挥。历任中国河北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客
期刊
我是一个乐盲,连五线谱都不认识。我经常听流行歌曲,但从来没敢大声唱过,因为我五音不全。所以,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去欣赏古典音乐的。当然,我也曾经去过,那是因为朋友白给的票,目的只是想提高提高“修养”。  后来,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音乐系工作,一直辅助相关领导开展西亚斯交响乐团的成立工作。经过一段艰辛的努力,我们终于举办了题为“祝福西亚斯”的建团音乐会,它同时也标志着西亚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期刊
演出有演出季,招生有招生季,三月份,自是音乐院校专业课扎堆招考的时候。这当口,最忙活的当然是渴望叩开大学之门的孩子,之前漫长卓绝的备考一朝将见分晓。别忘了,还有一拨人,也怀着兴奋的心迎来了这个三月——与往年一样,他们要收网了,在招考这张大网中,将拉出白花花的钞票。这拨人的名字是“人民教师”。  按平均一小时600元补课费计算,每天8个小时,一天进账4800,一个月共计14万余元,两三个月时间下来,
期刊
3月14日,首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奏响纯正的德国之音。  乐团首席小提琴、从皇城根走出的青年小提琴家——陆威,作为由穆特基金会资助赴德的首位学员。2004年,23岁的陆威考入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同时拿到了终身首席小提琴的合约,成为乐团中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位中国人。  乐团首席是你留学之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它对你有怎样的意义?  我考试的那天正好是我23岁的生日。考取后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孟绮)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丹麦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将于3月28日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美人鱼在歌唱”音乐会。来自童话王国的40名女孩将以甜美轻灵的歌声带领听众畅游神奇音乐国度。  丹麦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主要集中对新音乐及流行乐曲的表演,演唱内容丰富。提到丹麦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的选拔制度,合唱团首席指挥克劳斯·杰森介绍:“每年我们会选拔33名8岁的女孩儿加入合唱团,在选拔标准上,我们比较注
期刊
本报讯 继2007年12月于宁波举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之后,第二届流行音乐大赛3月18日在京启动。傅庚辰、徐沛东、谷建芬、付林、苏越、刘元、金兆钧等音乐人到场力挺。大赛引人之处在于:首次向社会自由音乐人敞开大门,以最广泛地吸引优秀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唱人才。  本届大赛由中国音协和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大赛设男声组、女声组与组合组三个组别,16至35岁的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歌手均可参赛。大
期刊
记者:您觉得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张君仁:将音乐只看作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个学科,因而忽视了理性教育。其结果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唯技术为音乐教育唯一的甚或至上的追求目标,缺乏理论修养与理性思维。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自己“大学教师”身份的错误认知以及音乐技术教育与理论教育的不平衡性所导致。    综合性大学的统一管理致使音乐学科处境尴尬。在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科仅仅是一
期刊
德国北莱茵州青年爵士乐团(JJO NRW)成立于1975年,是德国第一个由联邦州政府通过音乐协会直接赞助的音乐团体。4月15日-23日,北莱茵州青年爵士乐团将在上海、苏州、杭州、广州、中山及北京进行7场巡回演出。  精湛热情的演出和大胆创新的曲目是德国北莱茵州青年爵士乐团的独到之处,并为它赢得了广泛声誉和与世界顶尖乐团合作演出的机会。作为北莱茵州的形象大使,他们曾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早在1996年
期刊
国家大剧院首届歌剧节的大幕还未开启,一部动听的音乐会版歌剧率先预热。3月13日,马斯卡尼的经典独幕歌《乡村骑士》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歌剧中经典女高音咏叹调《你知道吗,妈妈》是全剧中最震撼人心的唱段,堪称是将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你知道吗,妈妈》对演唱者的声音控制能力要求甚是“苛刻”,蕴含其中的激烈情感更是不少女高音的“试金石”。布依族女高音歌唱柳红玲深情演绎女主角桑图扎,精彩奉献这
期刊
近日,为期两周的“奥克兰艺术节”在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举行。中国青年作曲家陈牧声的委约新作《姑苏行——随想》,由新西兰三重奏团(NZTrio)在艺术节上成功首演。同期,应奥克兰大学创造艺术事业学院Charman Pretty院长的邀请,陈牧声为音乐学院师生举办了作曲讲座,介绍了首演新作品《姑苏行——随想》以及他的管弦乐作品《牡丹园之梦》,他的创作思想和音乐作品,受到在座师生热情欢迎和赞扬。据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