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nihao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培养的主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设计并优化主题作业,不仅能够展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更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对主题作业的优化设计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
  作业是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基本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对作业的设计通常立足于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而缺乏对利用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性思考.这样僵化、单一的作业设计,常常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在沉重的压力中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随着现代教育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也应该主动扭转传统观念,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入手,运用主题作业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与情感培养的多元化目标.具体来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下主题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在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能够理解、融入生活情境,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数学作业的设计真正回归生活.例如,在“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后,可以以学校附近的文具超市为依托,构建学习情境,并设计了“如何在购买文具中合理运用混合运算”这一主题作业,根据作业要求学生开展如下实践:首先在放学后到文具超市中逛一逛,熟悉自己经常购买的文具的价格,并记录下来;运用混合运算知识对拟购买的文具总价进行计算,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表达自己对情境以及知识运用过程的体验.这样的主题作业设计打破了传统知识练习的枯燥与僵化,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构建、完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了数学核心素养.
  二、探究知识表现,深化学生的概念理解
  数学知识高度抽象,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在理解某些概念的过程中常常陷入思维困境,难以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更无法实现灵活运用.基于此,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教师应注重对数学知识表现形式的设计优化,通过主题作业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提高知识学习效果.例如,在“认识分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应用意义的理解,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主题作业:根据所学的分数知识,在2分钟内举出三个分数的例子,并说明其表达的数学含义;用自己所举的例子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情境,如将13与分苹果的例子结合等;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分数例子,互动讨论,交换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相互启发,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注重思维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在传统的数学作业中,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禁锢在题海中,在反复机械的解题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会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结果上,即答案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思维的运转.针对此,在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主题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运算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铺设地砖中的学问”这一问题出发,为学生构建情境,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运算律的运用.在实践中,教师为避免题海战术思维的局限,合理控制问题数量,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与互动讨论时间,在讨论中学生根据运算律的内容,对铺地砖的可能性进行多元讨论,以拓宽解题思路,在一题多解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四、培养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全面安排,忽视了学生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自主发展成为构建学习过程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主题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不仅能够完成作业任务,更能够在作业中体现自主性.例如,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基于“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一主题作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作业开始前,根據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小数的运用进行观察与收集,积累学习素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将素材设计成小数问题,并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完成问题的解答;检查小数加减法的运用是否准确,以及是否与现实生活相符合.这样的主题作业让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得学生成为作业设计与作业完成的主人,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全面发挥,并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而主题作业则是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对主题作业的设计优化,让学生能够围绕主题作业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在知识探索与巩固中提高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仝淑青.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70-71.
  [2]公会芹.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8(24):19-20.
  [3]宋旭东.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多形式的探讨——个性化作业的初探[J].学周刊,2018(24):88-89.
其他文献
针对化工热力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的问题,提出应以Gibbs函数作为贯穿整个课程的一条主线,掌握G函数与其他热力学函数以及与温度、压力和组成之间的相互关
本文介绍了国家级试点专业分子材料加工专业目前的现状,试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包括设计性专业实验,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做毕业(论文)设计,加强动手能力的培
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帮助同学们熟悉已经学过的各种化工基本概念,其次以这些概念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化工过程开发的思维方式
一、思考缘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中课程总体目标第一条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其能够增添数学教学过程的新颖性,让学生在新奇的教学环境中更好地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文章围绕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
本文通过采用四种方法对一道典型的吸收操作型习题进行求解和讨论,总结了该类习题求解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性,讨论了如何在化工原理课程习题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方
【摘要】演课的全称是模拟演课,即模拟真实的上课情境,但是没有学生的参与.演课训练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演课能力的提升,也将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演课的现状入手,分析演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索提高演课能力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演课能力培养;现状;重要意义  很多教师对说课比较熟悉,对演课比较陌生.实际上,演课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反应,也更
【摘要】在量子力学中,尤其是在经典量子理论中,算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诸如p=-ix等基本力学量更是如此.然而,当算符位于指数位置时,计算将变得十分困难.本文将在经典的Kubo算符公式的基础上,利用对易子所满足的微分方程来对其进行推广,从而为指数算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算符;Kubo恒等式;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