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朗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指导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能使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应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注重情景引入,激发朗读兴趣
  
  1、生动描绘,激发情景想象。
  在指导学生朗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时,我注意在朗读前对一些古诗所表现的意境进行简洁生动的描绘,既引发了他们的兴趣,又使他们能展开广泛的情景想象,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读好这些古诗的朗读愿望,为朗读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适当运用多媒体,增强朗读效果。
  在语文课堂上,媒体的恰当运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中,有具体描写老汉的段落。在学习这一段落时,可课件播入洪水冲入村庄人们四散逃窜的录像,悲壮的音乐声响起。教师可这样讲:“同学们,在这危急时刻,人们看见了希望,谁出现在面前?”学生答到:“是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在音乐声中,维利思同学开始朗读“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她读得铿锵有力,老汉高大的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使文章学习达到了新的高潮。
  3、给予充分时间,鼓励人人动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还会不知不觉地摇头晃脑。这时候,我就积极地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读书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学生们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读书时都想读得更生动、更有情感、更有感染力。
  
  二、教授朗读方法,提升朗读层次
  
  1、指导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朗读。
  在课堂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突出关键词语朗读。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珍珠泉》一课时,我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珍珠泉的美。当杨一宁读“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时,我引导她说:“你看那蕨草,绿得多么新鲜,都发亮了,多美呀,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她深情地读了起来,把“绿得、杂色”进行了重音处理,把“那悄悄、朴素”读得又轻又慢,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珍珠泉。王鑫读“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比较平淡,没有体现出泉水“清、深”的特点。我引导他:“水很清很清,那潭底的水草呀,树叶呀,沙石呀,全能看得见,你该怎么读呢?”他又读了一遍,把握基础基调后,把“清得、看见”进行了重音处理,效果很好,我们仿佛真看见了清深的潭水。
  2、用言语渲染感染学生。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言语的及时渲染对指导学生朗读作用极大,在教授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长征》一课临结课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整首诗。教师可这样总结:这56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56个字为我们浓缩了长征途中的千难万险;56个字写出了红军战士的豪情壮志,让我们齐读这首诗,把它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老师导语的激励下,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起来。教师导语简洁优美,巧妙嵌于文章词句之中,教师说,学生读,既是词意贯通,又是感情流淌,教师穿针引线,以线穿珠,学生滚珠吐玉,珠联璧合。
  3、用高水准的范读引领学生。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师语言的丰富性和感染性。因此,教师特色的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我在执教课外阅读课《走进诗词 走近毛泽东》一课时,通过课件边展示《沁园春 雪》边激情澎湃地朗诵了这首词,使学生在开始阶段立刻进入了词的情境之中,感受到毛主席那伟人的胸怀和豪迈的情怀,为学生对这首词的诵读垫定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有了教师的范读及激情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情真意切。
  4、用智慧评价指导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至关重要。教师充满智慧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但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指导中的,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景阳冈》中“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的力气只顾打。”一句时,当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时,我说:“你读的武松不是在打老虎,而是在弹棉花。”当有学生读得更好一点时,我说道:“武松只使了一半的力气打老虎。”当学生读得很到位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赞扬道:“听了你的朗读,我似乎看见了武松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打死了凶猛的老虎,你朗读的武松才真是个大英雄。”
  
  三、引导课外拓展,提高语文素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生课内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朗读作为阅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一些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课外朗读、诵读,提高朗读水平,积累语言。可举行朗读比赛、课本剧展演、演讲赛等活动,让学生朗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观看一些语言类节目如相声、小品、大专辩论赛、挑战主持人等,丰富学生的语言感觉,让朗读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既能使他们在实践不断地得到锻炼,并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中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的课题,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和研究。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让师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原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从一年级小学生抓起。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汉语拼音这一部分,每一课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由图片、拼音字母及音节组成,所以教学方法也都是类似的。每一课的第一个字母由教师引导学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通过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区别及优势,阐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及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明确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
期刊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每一课都配有生动活泼有一定实效性较强的图片,所涉及的内容不但贴近儿童生活,来源于生活而且和社会紧密相关。它还把各门学科有序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了教学双赢,但更促进了我们自身素质的提升。是上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因此我们要上好这门学科的常态课。    一、上好课就要备好课    每位任课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大功夫,备好课必须认真解读好
期刊
摘 要: 据教育部近几年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显示和专家们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体质正在全面下降,其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尤其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等。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质;对策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
期刊
何谓一课多篇?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或者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思维方式上去学习,让学生通过比较,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体味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接触、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本文就如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在一课多篇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教
期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调研,我们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
期刊
摘 要: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方法有:启动原有认知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抓住文题,激趣导入;巧设圈套导入;设置悬念导入。   关键词:语文;导入;学生;兴趣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在求异,变通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实践中鼓励独创,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和批判性,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求异;变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
期刊
一、工艺设计来源及依据    由于原料锗煤赋存物理状态多为粉状,而现有四台固定床层燃冶炼炉燃烧也很不充分,不仅炉前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受其燃烧方式的限制,在处理粉煤量上也十分有限,燃烧粉煤操作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长期以来,公司火法部也积存了大量粉煤,几乎占用了全部储煤场地,经粒度分析3mm以下的锗煤粉占60%左右,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了公司的发展。  为了寻找更好的含锗粉煤
期刊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会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即使碰到暂时的困难,也能千方百计加以克服,完成学习任务。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但是,不少小学生却觉得品德内容比较严肃,枯燥,学习起来缺少兴趣。与之形成鲜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