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血三系减少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_2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历摘要患儿,女,4岁.因"发热2周、血三系减少10余天"入院.患儿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为高热,最高可达40.0℃,4d后就诊于某教学医院,查血常规发现"三系减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血三系减少待查",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仍持续高热,住院5d后又转入某市中心医院,经治疗效果不佳(具体诊治不详),且血常规三系进行性下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以"发热、血三系减少"收治.患儿发病以来无抽搐、嗜睡、昏迷、尿频、尿急、排尿哭闹、外耳溢脓、皮疹、皮肤黄染、关节肿痛等。

其他文献
期刊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既往认为两者是完全独立的疾病,而近年的研究表明两者从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学变化以及治疗方面高度相似,故提出“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这一新的概念,是指同时发生临床或亚临床的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症状,二者需整体看待,进行联合诊断和治疗,从而极大程度减少了误诊,并减少药物的重复使用,提高临床疗效.该文就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诊
目的 探讨抚养人养育行为和理念与婴儿肥胖的关系,为婴儿期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79例肥胖婴儿为病例组,81例正常体重婴儿为对照组,进行体格测量与评价,对养育情况问卷调查后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两组抚养人在婴儿每天运动练习(抬头、翻身等)、抱婴儿时间<6h、认为肥胖不好、理解婴儿行为等方面的养育行为和理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理解婴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感染检测指标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在灵敏性、特异性等方面各有差异.近年来,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被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与新生儿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的发展及疾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可用来衡量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血清PCT在新生儿期不受母体血清PCT水平高低和窒息缺氧损伤引起的急性炎症
采用现代治疗方案已使80%以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达到长期无病生存即治愈.中枢神经系统自血病(CNSL)的分层诊断和预防治疗是儿童ALL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ALL确诊时只有3%伴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整个疾病过程中CNSL的发生率可达50%~70%.采用防治措施以后其发生率可降至5%以下.该文就CNSL发生的风险预测选择CNSL直接治疗的方法和强度作一简要综述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关键信号分子,与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结合后可引发多种生理效应.目前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证明其可能与神经细胞生存、生长、分化、损伤后修复、凋亡等作用相关.该文分别对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因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中的作用及早期环境与二者表达的联系进行综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小儿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它除了肺部症状外还可伴有广泛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对于MPP的发病机制,过去主要倾向于呼吸道上皮细胞黏附、免疫学发病机制和MP直接侵入学说,近些年还发现MP具有释放毒素、损害呼吸道上皮以及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的能力.该文系统综述了目前对MPP致病机制的研究结果。
基质细胞是构成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系造血细胞增殖、分化、成熟、迁入血窦并最终进入外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质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和网状细胞等.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胞外基质和细胞直接接触调控造血的全部过程,基质细胞造血微环境的紊乱将直接造成各种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EPO能明显抑制脑缺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对缺氧缺血导致损伤的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抑制NO过度合成、抗谷氨酸兴奋毒性等。
特纳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是矮身材、先天畸形、性腺发育不足.其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无第二性征发育、不孕症,并与骨质疏松症频繁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身体健康状态及身体结构改变、胰岛素抵抗、自身免疫病发病率增加等相关.最近的研究强调特纳综合征女性患者需要终身的性激素替代治疗,以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文对雌激素和雄激素不足及性激素替代治疗对于特纳综合征患者的全身影响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