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艺术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
  请以“身边的艺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日常生活中,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可以这么说,艺术的身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时时滋润我们的心田,浇灌我们成长。谁不爱美?谁没有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因此,这类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想必对于同学们来说,应该是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的。
  下笔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围绕这种艺术应当选择哪方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表达的需要,对材料加以增删,理清写作顺序。
  要写好这篇作文,应在以下三点有所突破:
  第一,要写自己身边的艺术。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艺术形式,可以写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第二,从“学”上突破写事。同学们应牢牢紧扣“学”这一题眼来作文。如围绕对某一门艺术的“学”,不仅可以写如何学的过程,还可以写学的乐趣、学的滋味、学的体会……但最好主要抓住一个方面来写,“集中一点”以突出中心。
  第三,从“真”上突破写感。应以自己经过的对某一门艺术的学习为素材,写出令人信服的真事来,并通过真事表达真情,抒发积极向上的感悟,要能予人启迪,耐人寻味。在叙述时可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以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
  【习作展示一】
  记一件工艺品——八音车
  □王雪艳
  小叔的新房处处充满了温馨的气息,各种各样的小饰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有一辆精致的八音车最令我难忘。
  八音车高约20厘米,长约30厘米,车身是黑褐色的,上面喷着星星点点的暗红色小花,显得高贵而典雅。车身像极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马车,但却不是用马去拉,而是由三个大小不一的轮子推动前进的。后面两个轮子稍大,前面一个略小,像三轮车一样。只要轻轻一推,车子便轻快地滑了出去。
  架在这三个轮子上的,就是“八音车”的主体,分为车头、车厢、车尾三部分。
  远远看去,车厢是一个正规的长方体,正面和侧面都镶嵌着精致的玻璃。透过玻璃向里看,车厢里是一张迷你版的钢琴,琴前有一排小锤,音乐一响,小锤便象征性地前后摆动,仿佛这音乐是它发出的。其实在钢琴后面才是“八音车”发音的真正秘密所在。那里摆放着一个钢轴,上面错落分布着一些凸起的“小疙瘩”。一旦把车厢背面的发条拧紧,小钢轴就会转动起来,“小疙瘩”一个接一个地扳起前面的钢条,像钢琴发声一样打下去,便发出一个又一个音,连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段美妙的名曲——《秋日的私语》,令人大为惊叹!
  车厢前有一小块空地,空地上支起了一个3厘米高的平台,用一把小巧的梯子连接空地,平台上站着一个憨态可掬的小丑,手握一个连接在车厢侧面,像井上辘轳般的圆轴。音乐一起,它便摇头晃脑地转动手中的圆轴,仿佛在说“瞧我多能干!”
  车头上立着长有双翅、手拿弓箭的小爱神——丘比特。他仰首望天,手中的箭已经射出去了,想必又射中了一对恋人吧。
  在车尾下部有一个金色的小把手,拉开它,便露出了一个面积约7~8平方厘米的小抽屉,可以放一些小巧的首饰等,真可谓设计精巧。
  一个小小的八音车,却凝聚着设计师的心血,也寄托着设计师美好的祝福,那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
  点评
  文章运用打比方、列数字、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精致的八音车的外形及发音原理,展示了八音车的小巧、典雅、高贵以及它的设计精巧,寓意深刻等特点。
  【习作展示二】
  笑面和尚
  □张浩宇
  我家有一件用石膏做成的工艺品,那是一个笑面和尚——一个袒胸露腹的弥勒佛。
  弥勒佛盘腿,席地而坐,浑身镀了金粉,发出微微的亮光,像是佛祖身上发出的“灵光”。他那肚大腰圆的身躯、开心坦然的笑容,被能工巧匠们雕塑得惟妙惟肖,乍一看,就仿佛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让人也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
  佛像的头光秃秃的,眉骨向上突起,不知是笑的缘故,还是因为脸上的肉太多,眼睛只剩下一条缝。他张嘴畅笑,两排牙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那对蒲扇似的耳朵,一直垂到双肩,怪不得人们常说“弥勒佛双耳垂肩”呢!
  他半披着袈裟,露出由于过于肥胖而微微下垂的双乳,还有那大肚子上被挤压在一起的肚脐。每次看到那凸起的肚子,我就会联想到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他右腿弯曲,左腿盘膝而坐,右手拿着一串佛珠,顺势搭在右膝上,左手则拉着袈裟的一角,仿佛正用衣角做扇子来驱散那巨大、肥胖的身躯里所散发的热量呢。
  整个工艺品构思巧妙,做工精细。那笑靥;那笑皱的眼睛;那佛珠;那脚趾以及袈裟的花边;那雪白的牙齿……无不清晰可见,形象夸张而不失分寸,姿态逼真又具有独特的魅力。
  我每每看到这件工艺品,就想笑,就想赞叹:笑弥勒佛那憨厚爽朗的模样,赞叹创造他的人那巧夺天工的手艺。
  点评
  “像是佛祖身上发出的‘灵光’”“仿佛听到了爽朗的笑声”“仿佛正用衣角做扇子来驱散那巨大、肥胖的身躯里所散发的热量”,这些想象绘声绘色,让人耳目一新。可见,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只要将想象融入状物作文中,就能将事物写得充满情趣。作者通过思考,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入观察体验中,别致新颖,妙趣横生。   【习作展示三】
  木鱼石茶壶
  □李浩然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里“精美的石头”指的就是木鱼石。表哥就曾送给我一把木鱼石茶壶,其构思堪称奇妙,其意境可谓幽远。
  这把茶壶比一般家用的茶壶稍小一点,颜色为棕褐色,上面形成的天然纹理依稀可见。
  壶盖呈荷叶形,上面蹲着一只形态逼真的青蛙。它的双脚弯曲着,重心落在前肢上,似乎随时会一跃而起;它大张着嘴,好似有蛙鸣声声传出来。当你往壶里倒入热水时,青蛙的嘴里便会吐出丝丝“白雾”。咦?原来做这把壶的工匠巧妙地把壶盖上的小孔通到了这只青蛙的嘴里。如此的设计,这把茶壶的外形既美观,又为茶壶平添了些许情趣!
  可能是因为起风了的缘故,那小荷叶下面的各像半个蛋壳似的两片大荷叶,其边缘也泛起了层层波浪,两片叶子边缘的“波浪”的外缘正好并拢,合扣在一块,形成壶肚,真乃绝妙的构思。
  大荷叶的下面还长出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和一片还打着卷的荷叶,它们的茎一边缠绕着,一边离开了壶体,慢慢的,又延伸到壶体。可在即将接近壶体的时候,花茎和叶茎却又分开了:向左的一枝,向右的一枝。最后,含苞待放的荷花落在了茶壶的左侧,鲜嫩欲滴的荷叶落在了茶壶的右侧。一个别具一格的壶把就此形成了。
  此外,壶把和壶体有三个接触点;枝茎从壶底生出,荷花的一部分停留在壶肚左侧,荷叶的一节停留在壶肚右侧。这样,所受力就被分散开了,所以它比一般壶把更纤细一些。
  壶嘴呢?它则是从壶底伸出的一节断藕的形状。如果你把壶翻过来,壶底上还刻着三条小游鱼。三条鱼都是头朝外、尾朝里托着整把壶,别提有多精致了。
  这把木鱼石茶壶巧妙地把夏天荷塘的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这正是匠人智慧的完美体现。
  看着眼前的这把木鱼石茶壶,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悦耳的曲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点评
  作者非常细致地观察了木鱼石茶壶,从茶壶的大小、颜色、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描绘,按照壶盖、壶肚、壶把、壶底、壶嘴的顺序来说明事物,字里行间倾注了对茶壶深深的喜爱之情。文章以歌谣开篇,以歌谣作结,不但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又让人体会到了木鱼石所承载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给全文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意境。
其他文献
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一般都有语言鉴赏这个考点,一般从三个角度设题:关键字词、炼字、语言风格。本文针对古诗词语言鉴赏的出题点和解题方式给考生以指导,帮助大家轻松应对中考。  一、关键字词赏析题要分两步答  常见题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针对这类题,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即: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
期刊
【开篇导语】  我们常见到这样的问题:“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有时也这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样提问,考查的是意象、意境。在古诗词阅读题中,对于意象、意境的考查是备受出题老师青睐的一个考点,并且此考点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此
期刊
【技法】  写人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写出人物的个性。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百人百面孔,千人千性格。千人一面是人物描写中的败笔。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不善于观察的缘故,不善于发现和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实际上人在外貌、语言、动作方面都是有很大差异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差异都源于性格的不同。因此,只有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才能发现同中的“异”,才能确定写这个人的什么语言、动作,从而刻画出活生生
期刊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3.前两句采用 手法,点名飞来峰上千寻塔的高峻陡峭。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期刊
每次下楼买东西时,都能看见一位老人:他花白的头发,戴着老花镜,平时不苟言笑,严肃得让人感到空气都快要凝固了。  老人的家在小区的杂货店里,平时他一个人住。店面很不显眼,门脸上竖着小小的牌子:真味食品。我常去那里买东西,十分好奇,老人难道一个亲人都没有吗?后来,我从一个熟知他的邻居口中得知,老人的老伴早逝,儿女在很远的地方,很少有空来看他,但老人很自立,一人用小店支撑自己的生活。  每次,我进去时,
期刊
【开篇导语】  感悟评价这一考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包括主旨)的理解、感受、领悟,如: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生活以及个人的认知,对文章作出评价,阐发阅读体验与感悟等;对文章的思想观点、写作手法、文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判。  【答题指津】  一、初步把握  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认识,明确文章写到了何人、何事、何
期刊
浩瀚书海,泛舟其中。我是一苇小舟,在文海星河中静静飘荡,为梦想披上霓裳。诗词歌赋,中外名著,读来启迪至深。  读 诗  古诗,韵律极美。“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是爱国诗人屈原对橘树的绝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是作者对一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赞颂……吟诵这样的诗句,不只诗中的故事感人肺腑,更令我爱不释手的是它们的语言韵味。还记得我喜欢的第一首诗《再别康
期刊
一世荫凉  □赵立雁  我渴望着拥有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这是一种奢望。  第一次穿裙子是在十岁的夏天。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穿上那条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黑裙子是怎样难捺的喜悦,便不顾正午阳光的炽热,风儿一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尽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狗吐着舌头无精打采地倚在墙角喘息,还有蝉的聒噪。  当我大汗淋漓、小脸通红地回到家时,看见母亲弯着腰在菜地里拔草,她顾不得拢一拢掉在额前的发丝—
期刊
没有艰深的文字拦路,没有华丽的文采渲染,没有铿锵的语句陪衬,却充满引人深思的哲理,这就是它——《狼王梦》,平淡却又攫紧我心。  那是一只伟大的母狼。紫岚有五只狼崽,四只公狼崽,一只母狼崽。但有一只公狼崽不幸死于寒冷雨地之中。紫岚一直有一个梦想: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这是它以及它死去的配偶黑桑共同的梦想。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它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三只小公狼相继死去,它自己也即将步入老年。它会就此
期刊
父爱的高度,无法衡量。  ——题记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父亲与“高”这一形容词丝毫挂不上钩,普通的身高,穿梭在家里各个角落。可就是这样一个高度,却牢牢印在我的心上。  妈妈说,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骑马”,而这最可爱的“马”,便是我的父亲。  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然是忙的,无论白天黑夜。而我又是那么爱折腾精力旺盛的他。晚上我总是不愿早早睡下,一定要骑上我的“马”出外游荡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