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人城产耦合规律 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96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城市发展处在什么阶段?方向在哪里?现代都市产业本质是什么?如何通过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节点性承载多样城市功能和市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成都在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寻求答案。
  2017年7月,成都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提出“人城产”理念。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功能的原则,统筹布局产业新城,重构城市发展方式,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截至目前,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8次会议。在2021年4月1日召开的第八次会议上,又凝练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塑造全球竞争优势为重点、以建设活力街区为方向、以构建都市圈动力源为目标,构建“利益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和“开放共同体”等四个“共同体”,将“人城产”发展理念,提高到规律性认识和深化实践新阶段。
  深刻认识“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关键时期城市的使命与担当。作为超大中心城市,成都正处在从“大城市”转向“大都市”、从“集成集聚”转向“带领带动”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极化”到“扩散”,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当城镇化率到达70%以上时,人们会重新定义城市功能,重新开辟城市发展空间,重新建立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群、都市圈成为主要发展模式。2014年成都城镇化率就达到70.3%,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7%。成都城市发展已经走到“大城市”转向“大都市”的历史时刻。当前,成都正全面开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加快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迈进。在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成都紧随北上广深之后,但差距依然明显。通过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是国家使命,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瞄准世界大都市目标,重塑经济地理,再造城市功能,实现成都永续发展。
  深刻认识“产业功能区”和“现代城市功能”的内在相关性。经历“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之后,成都已进入“产城融合”发展新阶段。“产业功能区”就是“产城融合”的城市活化载体。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对区域、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的聚合优化,还在于对城市品质、区域协调和发展带动的功能展现。“产业功能区”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和重塑动能。一个产业功能区成就一个细分行业、一批产业链关键企业、一个城市重要功能节点。一个产业生态圈体现一项城市功能,一个产业功能区铸就一个重要增长极,一个科创空间就是一个新兴动力源。要清醒看到,成都产业生态圈和功能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通过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形成行业竞争优势,定义城市经济功能,拓展城市社会功能,夯实城市文化功能,创造城市未来功能。
  深刻认识产业功能区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创新性价值。“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是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升级版。原来的产业开放区模式,依靠简单企业集聚和规模扩张而非产业链聚合形成的产业体系,导致产业能级不高、竞争力不强。成都虽然有1.7万亿的经济体量,但规上工业企业多以生产基地和代加工型企业为主,有研发活动的仅占26.7%,高技术、高能级、研发类、总部型企业偏少,扩散外溢能级不足、创新性引领能力不强。要突出功能思维、系统思维和未来思维,适应“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的本质要求,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基础上,形成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行、集群化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成就、协同共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要素边界共享、功能串点成链、包容未来产业的开放共同体,凸显产业功能区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独特价值。在目前14个产业生态圈基础上,积极谋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作为全市第15个产业生态圈。
  深刻认识“人城产”耦合发展是未来城市的人本属性和基本方向。“独立成市、产城融合”是“人城产”理念在成都的生动实践。生产力布局的区位黏性、公共服务城市综合体、城市美好生活的人文属性,共同构筑起“人城产”相互滋生、相互成就、耦合发展的城市景观。要以“活力街区”为建设方向,加快形成產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生活共同体。丰富产业社区的科学、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复合功能,吸引全国全球优质人力资源向产业社区聚集、向成都聚集,形成“场景营城”新格局,带动广大城乡社区更新发展。
  “十四五”发展已经开局,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规律认识、把握发展趋势,谋划产业生态圈长远发展、提升产业功能区能级、重塑城市多样功能,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
  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背街小巷,不仅是城市的脉络,更是市民生活的场所。作为城市的血肉和“里子”,它们有故事、有文化,还有各自的传奇。  近年来,成都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旧城更新,深入推进背街小巷品质提升,让文化记忆“活在当下”。老旧街巷历经新脉动,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环境更好、生活便利、业态丰富……市民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2021年,在“城市更新”之路上,成都加速奔跑。  “在城市更新中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植
期刊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漫长的岁月里养活了无数中国人。或许正因为此,他经常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在高温下套袋授粉、收种,甚至忽略了自己严重的胃疾。2021年2月,他像往常一样往返于成都和海南的玉米基地,病情却急转直下。6月21日,这位毕生致力于玉米研究的农学博士走完了56年的人生。  他是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种玉米研究所所长陈文俊。  为了中国水果玉米不再被“卡脖子”  
期刊
人物名片  刘盛纲,出生于1933年,物理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1986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3年被授予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最高科学奖K.J.Button奖,2016年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杰出贡献奖,2000年和2001年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提名人。  
期刊
编者按 6月,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指导,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金陵瞭望》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年传承·百地寻访·百媒联动”雨花英烈全国寻访的第三站活动在四川举行。活动中,寻访队来到成都市烈士陵园参观交流,并前往乐山探望雨花英烈吴振鹏的女儿王行,倾听烈士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  “孩子,请你记住,爸爸是中国共产党人……”  2021年6月,四川乐山。  再次读起父亲留下的家
期刊
4月9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响,四川发往乌兹别克斯坦的首趟茶叶专列正式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将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从这里始发的班列,可以在12天内将货物运抵欧洲,15天内实现欧洲大陆“全抵达”。四川农产品“小、散”体量很难吸引交通运输部门开设国际货运专线的问题,也在这里通过“拼单”破题。  “十三五”期间,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已实现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港口的成功转
期刊
1922年2月7日,四川省党团组织的早期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主持创办了四川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评论性刊物——《人声》报,并同时出任社长和主笔撰稿人,编辑部就设在自己家中。  创刊  人声,即人民的声音。  王右木说,之所以将刊物命名为《人声》,因其“应鼓动人民起来大声疾呼,提出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也就是说使这个刊物能代表人民的呼声。”  在纷繁复杂的思想理论战线斗争中,《人声》报充分发挥舆论引
期刊
编者按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先锋》杂志将推出《百年先锋》特刊,面向成都各行各业征集建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先锋模范。自征集令发出以来,各级各部门踊跃推荐,目前已收集到一大批优秀人物、组织的事迹。  本期为您介绍的3位优秀代表,包括守护平安的人民卫士、不断创新的科研人员和永葆本色的离休老干部。希望他们的感人故事,照亮初心使命,凝聚更多的先锋力量。  亏欠家人的城市平安守护者  杨勇,成都
期刊
一  这儿,是婺城红军巷干休所。  晚霞与群山接吻的时候,闽东籍老红军战士石雨来九十七岁寿宴结束了。女儿石维克扒完两口饭,收拾起碗筷,走向厨房。厨房内自来水哗哗作响,妈妈冷眉正在冲洗锅碗瓢盆。石维克挽起袖子,去解妈妈的围腰,说:“妈,我来吧。”  “你还是去收拾行李吧,部队上的事重要。”  “晚上九点动车,早着哩。”  “那也要坐四个小时火车,你休息下。”  冷眉见石维克不动弹,说:“你发什么呆?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指出,开放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外部变量。成都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应以更加开放的
期刊
成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为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中心大局锚定了方向。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将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观念、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定位、目标与使命、导向与要求,做到知方位、明大势、勇担责,更好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把新思想贯穿到机构编制各领域全过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