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诞生四川首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63394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2月7日,四川省党团组织的早期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主持创办了四川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评论性刊物——《人声》报,并同时出任社长和主笔撰稿人,编辑部就设在自己家中。
  创刊
  人声,即人民的声音。
  王右木说,之所以将刊物命名为《人声》,因其“应鼓动人民起来大声疾呼,提出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也就是说使这个刊物能代表人民的呼声。”
  在纷繁复杂的思想理论战线斗争中,《人声》报充分发挥舆论引领和导向作用,为推动四川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创刊号头版,有王右木亲自撰写的本社宣言,“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解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对现实社会的一切罪恶现象尽力的布露和批评,以促进一般平民的阶级觉悟”。同时,创刊号还刊登了中国共产党成都地区早期领导人袁诗荛的《红色的新年》和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山川均的《十年后之日本》等文章。
  作为四川首个,也是全国范围内较早的、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革命刊物,《人声》报从创办开始,与北京李大钊的《每周评论》、上海陈独秀的《星期评论》、湖南毛泽东的《湘江评论》遥相呼应,向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
  唤醒
  创刊宣言中,《人声》报声明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谋均等幸福”,“要直接用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要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学术触及实际的一切问题。
  刊物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与四川当时的民主革命运动实际相结合,让四川人民开始了解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和生活状况,给他们以文化知识上的帮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释社会,并尽力地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的一切罪恶,以唤起民众的阶级觉悟。通过传播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无产阶级斗争理论,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及国际工人运动,强而有力地批判了曾在四川泛滥一时的克鲁泡特金主义(无政府主义),还包括深刻批判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揭露和批判旧思想、旧制度等问题。
  《人声》报还研究世界各地劳动界的进取状况和社会运动状况以为借鉴,“为以一致是行动加入第三国际”(共产国际)而做准备。
  溯源
  1914年,王右木作为公费生留学日本。他在留日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学,都成为了《人声》报办刊的重要思想来源。
  在就读东京明治大学经济系期间,王右木经常聆听进步学者上衫荣、山川均夫妇等人讲经济学。他还常去京都帝国大学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教授讲授《政治经济学史》。
  王右木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其它一些社会科学书籍,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并开始认真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
  十月革命后,为积极宣传俄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成果,河上肇教授创办了《社会问题研究》等刊物,对赴日留学生的影响很大。留日期间,王右木参加了中国留日学生反对“二十一条”的爱国学生运动,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神州学会,结识了李大钊。在参加李大钊等人发起的爱国学生组织——神州学会的过程中,王右木又结识了李达、李汉俊、施存统等早期中共领导人。
  在学习和探索中,他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才是自己所要寻找的救国救民的真理,并逐步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停刊
  回国后,王右木抓住任教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四川大学前身)的机会,物色和联络青年积极分子,并通过《人声》报和发起读书会,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唤起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通过办报和办学会,王右木在成都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培养了一批四川党团组织的骨干。《人声》报的发行区域从省内扩大到省外,读者群也从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扩展至其他阶层的劳动者。
  《人声》报出版到第三期时,被当局以“言论纯为鼓吹社会主义而作”勒令停刊。后经王右木的坚强抗争,得以复刊。
  1922年6月,王右木领导的四川教育经费独立运动虽取得了胜利,但成都高师却被迫解聘王右木。王右木于是离开四川,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人声》报自此无人领导。《人声》报由始出的日刊改为周刊,因当局施压和经费困难,改为旬刊,但仍难支撑,坚持了5个月后,不得不停刊。
  虽然发行时间不长,但是该刊旗帜鲜明、宗旨明确、切合实际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说理透彻,敢于揭露,善于斗争,并把大批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和团组织周围,为四川共产党、共青团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人声》报永载四川党史史册。
  作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其他文献
如今,地震预警技术越来越成熟、接受范围越来越广。这正是我国地震预警科技的开拓者、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13年来不断超越的梦想:"下次灾害,中国有预警。"截至目前,王暾团队的预警系统已连续成功预警63次破坏性地震。王暾感慨,是成都这片培育科技创新的沃土,为顺利、高效地推动这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期刊
在非可耕地,在荒漠、戈壁甚至太空等特殊的空间,人工打造一个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这不只是科幻电影里的想象——在设施农业科学家们看来,依靠植物工厂就能实现。  通过模拟植物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摆脱自然的束缚,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进行植物生产……植物工厂这项颠覆性技术,一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其长的梦想。  这位设施农业领域学术带头人,不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植物“光配方”思想
期刊
7月8日,成都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成都坚定践行新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会上,多位社科专家和市级部门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百年初心铸辉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教
期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的关键变量。成都正携手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同时,成都的目标是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布局  全域创新体系。优化“两区一城多点”创新空间布局,“一城”是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极核引领,“两区”是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为重要战略承载,“多点”指若干产业功能区
期刊
当杰西睁开眼时,只看到夜空一颗淡蓝色的星在闪烁。吹来一阵微风,掺杂着腥味,他感到左手手背和左肩都在发疼。他支起身子,借着路灯微弱的光,发现左手背血肉模糊,他用右手扯开衣领,看到左肩正在滴血,鲜血顺着脖颈流进胸脯。套在皮鞋里的脚,忘了穿袜子,此刻已冻得麻木。他在路边一堆沙子上坐下来,想让脚恢复知觉,在这过程中,他的大脑逐渐清醒。  他被几个朋友拉进宾馆,他们打牌,他则坐在床沿观看。有两个男人因矛盾打
期刊
背街小巷,不仅是城市的脉络,更是市民生活的场所。作为城市的血肉和“里子”,它们有故事、有文化,还有各自的传奇。  近年来,成都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的旧城更新,深入推进背街小巷品质提升,让文化记忆“活在当下”。老旧街巷历经新脉动,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环境更好、生活便利、业态丰富……市民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2021年,在“城市更新”之路上,成都加速奔跑。  “在城市更新中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植
期刊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漫长的岁月里养活了无数中国人。或许正因为此,他经常钻进密不透风的玉米地,在高温下套袋授粉、收种,甚至忽略了自己严重的胃疾。2021年2月,他像往常一样往返于成都和海南的玉米基地,病情却急转直下。6月21日,这位毕生致力于玉米研究的农学博士走完了56年的人生。  他是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种玉米研究所所长陈文俊。  为了中国水果玉米不再被“卡脖子”  
期刊
人物名片  刘盛纲,出生于1933年,物理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科学院院士。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副院长,1986年至2001年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1999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3年被授予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最高科学奖K.J.Button奖,2016年获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杰出贡献奖,2000年和2001年成为诺贝尔奖物理奖提名人。  
期刊
编者按 6月,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和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指导,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金陵瞭望》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年传承·百地寻访·百媒联动”雨花英烈全国寻访的第三站活动在四川举行。活动中,寻访队来到成都市烈士陵园参观交流,并前往乐山探望雨花英烈吴振鹏的女儿王行,倾听烈士家书背后的感人故事。  “孩子,请你记住,爸爸是中国共产党人……”  2021年6月,四川乐山。  再次读起父亲留下的家
期刊
4月9日,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响,四川发往乌兹别克斯坦的首趟茶叶专列正式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启程,将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从这里始发的班列,可以在12天内将货物运抵欧洲,15天内实现欧洲大陆“全抵达”。四川农产品“小、散”体量很难吸引交通运输部门开设国际货运专线的问题,也在这里通过“拼单”破题。  “十三五”期间,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已实现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从老工业基地向泛欧泛亚港口的成功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