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湖垦区双膜覆盖植棉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x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芳草湖农场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业的国营农场,其经济效益的好坏、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农场的发展。如何实现棉花优质、高产、低耗是农场面对和亟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近几年芳草湖农场的植棉水平提升较快,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提高棉花产量潜力很大。在芳草湖农场现有的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中,光、热资源是制约芳草湖农场棉花产量提高的主要“瓶颈”。为此,进一步应用科学新技术来提高对现有光、热资源的利用率至关重要,而双膜覆盖植棉技术是解决此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类似于温室大棚,能较充分地利用光能提高地温并起到一定的保温、保墒作用。该项技术应用后,不仅能弥补膜上点播技术应用后地膜对增温、保墒效果差、出苗慢等缺点,而且能充分发挥地膜增温、保墒的作用,并且使制约棉花生产的许多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双膜覆盖出苗前后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用大型缺口耙等农具,在3月上旬做好破雪工作。
  2.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3.所用的棉种必须经过严格精选,并且进行包衣和电场处理。
  4.播种所用的双膜覆盖机械结构设计必须合理,宜于操作,调试达待播状态。
  5.膜下5cm地温持续3d稳定达到10℃或10℃以上即可播种,比常规膜上点播试播温度降低2℃。
  6.播种时,大膜覆土不宜过多,封住下种洞口即可,小膜两侧覆土要严实,不应过少。
  7.待出苗90%以上,膜下5cm地温持续稳定达25℃左右即可揭去小膜,一般选择傍晚或阴天揭膜。
  二、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特点
  1.解决了膜上精量点播技术适墒播种出苗的难题
  膜上精量点播,保墒差,增温效果不好,经常遇雨或滴水造成土壤板结,出苗慢且不均匀;而采用双膜覆盖,不仅提高了地温,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散失,而且减缓了土壤板结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棉花出苗的速度。
  2.提前适期播种时间,延长棉花生育期
  根据一场气象站气象资料记载统计,正常年份每年3月25日前后,地温在膜下测试均达到或接近12℃。这时在单纯应用膜上点播技术进行播种势必不行,但在应用双膜覆盖技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播种。
  3.与农业新技术组合使用效果
  如精量播种、机采棉种植、种子包衣等,使农业新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据实际田间调查,使用包衣的棉种烂种、烂芽率相对常规膜上点播降低2%-3.2%,从而为一播全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4.提高出苗率
  采取双膜覆盖精量点播的棉花出苗率可实现92.6%,较采用膜上精量点播的85%提高了7.6%。
  5.机采棉成熟相对集中提前
  由于播种期的提前,棉花生育期的延长,致使种植的一些适合机械采收的特早熟棉花成熟期相对集中,并提前5—10d成熟,这样更有利于机械收获。
  6.拓宽棉花品种种植范围
  较大的拓宽了棉花种植品种的选择范围,使种植一些产量高、品质好、衣分高、经济价值好的中早熟棉花品种成为可能,例如中长绒棉、彩色棉花等。
  7.增温效果好
  与正常年份相比,采用双膜覆盖栽培技术后,年度≥10℃的积温由3967.3℃提高到4000—4200℃,棉花适宜生长期较膜上精量点播的124d延长12d。
  8.增产效果
  采取双膜覆盖技术种植棉花,亩产可实现380kg,比膜上精量点播的棉花增产幅度达10%。
  三、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1.双膜覆盖比常规地膜陆地棉亩增产籽棉22.5kg,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80元/亩。
  2.由于棉花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光热资源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使机采的早熟棉花更加提前集中成熟。首先为机械采收赢得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时机。避免了采收期短,采收不净等浪费现象发生。其次棉花自然成熟品质不会受到喷洒脱叶剂的影響。
  3.通过种植产量高、综合经济效益好的中早熟长绒棉,一方面可以使农场棉花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将做为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向国内外棉纺企业提供高支纱的纺织原料,由此可进一步提升农场所生产的商品棉的价值。
  总之,双膜覆盖植棉技术是地膜植棉技术之后,又一项新的技术。它不仅能开创农场植棉产量的新纪元,而且能使芳草湖农场棉花种植真正大面积实现单产籽棉450—500kg成为现实,从而促使芳草湖农场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科学发展、科技进步的今天,德威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夯基层”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本文对我乡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望能对促进本乡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特色农业;现状;对策  一、本乡概况  
期刊
由于保护地生产的特定条件及诸多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造成土壤产生了一些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害不利因素,严重的制约了保护地蔬菜生产,使农民收入降低。笔者根据在生产中的体会总结出产生不利因素的原因及应该采用的改正措施。  一、不利因素类型、危害状态及产生的原因  1.酸害  保护地土壤中的酸害,除少量是由于长期施用酸性化肥外,主要产生于长期大量施用未经沤制腐熟的有机肥,生有机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
期刊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低温、丰产性好的品种。  二、播种育苗  11月上中旬温室育苗或工厂化育苗。苗龄60-70d。  三、整地定植  1月中下旬定植,选连续晴天的上午或“阴尾晴头”的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前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5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20~30kg,深翻30-40cm,耙细整平。按小行距50cm,大行距80cm开沟起垄,垄高10-15cm,按株距3
期刊
一、苗床选择  辣椒育苗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透光、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疏松土壤,要求1-2年内没有种过茄果类蔬菜,以防病害传染。育苗要求按1:20的比例留足苗床。苗床在播前1周耕翻土壤,每亩施高效复合肥25kg,全层深施。苗床畦宽1m,沟宽40cm。苗床整理要求下粗上松,畦面细、平、光滑。  二、播种  播种期一般安排在1月上中旬。播种当天,把苗床再次翻挖,细耕整平,肥水浇透后播种。播后覆盖
期刊
旱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出土和成苗是受干旱和低温冷害影响较大的时期之一,成苗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后期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根据旱地春玉米成苗特点,采取有效的保苗成苗措施,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是实现旱地春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旱地春玉米的保苗成苗技术贯穿在播种后到拔节全过程,既包括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蹲苗、促苗等传统精细管理措施,也包括种肥施用、病虫草害防治、化学防寒防旱等先进适
期刊
同江镇地处市郊城乡结合部,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近年来围绕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强化农业生产及发展的抗逆能力。切实保护耕地,改造中低产田,推进种植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化水平,邀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充分依托产业和资源优
期刊
由于薰衣草系异花授粉作物,其实生苗变异性大,长期使用种籽繁殖容易退化,不易保持植株优良种性。为了改进这一工作,促进本地区薰衣草更好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我们开展了薰衣草扦插育苗试验,其方法为冷棚扦插与温室扦插,在时间上分为春,秋两季进行。通过试验,冷棚扦插是个可行的办法,好处是繁殖手续简便,易于愈合生根,成活率高。在2012年3月對扦插的薰衣草进行调查,成活率达85%以上,同时避免了温室扦插所
期刊
[摘 要]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分布广泛,品种多样,其嫩芽、叶、种子和木材都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开展香椿品种,种源、生理生化、栽培技术和食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总结,综述了我国香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香椿;品种;生理生化;营养成分  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属楝科香椿属,别名为椿芽、椿
期刊
隆化县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燕山山脉,辖25个乡镇、362个行政村,总人口4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耕地资源总面积86.3万亩。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土壤以壤质褐土为主,质地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以生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为主,属粮食主产区范围中优质玉米优势产区。近年来,隆化县积极响应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相关政策,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本文主要对2011年玉
期刊
[摘 要]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  [关键词] 农村沼气;生产;技术  一、沼气的产生与使用  要使沼气池正常启动,首先,要选择好投料的时间,然后准备好配比合适的发酵原料,入池后原料搅拌要均匀,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