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德威乡特色农业现状及对策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a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科学发展、科技进步的今天,德威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夯基层”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本文对我乡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望能对促进本乡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特色农业;现状;对策
  一、本乡概况
  德威乡位于泸定县城以南35km,大渡河西岸,全乡幅员面积71.4km2,属于暖温带河谷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6.2℃,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600-700㎜,无霜期平均为285d,年平均日照时数3420.5h,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土壤结构好,以沙壤土为主,质地较好,半高山、高山地带以黄壤土为主,保水保肥能力强。全乡耕地面积5410亩,农业用水主要引用大渡河流域水,乡境内有顺河大堰、海子大堰两条主干渠,总长23.5km,是全乡农业生产的经济命脉,其水源稳定,水质良好,为我乡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辖区内15个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45人,其中农户1184户、4578人。
  二、全乡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德威乡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镇,农作物主产玉米、小麦、水稻、土豆、红苕,经济作物主产油菜、大蒜、花生、棉花。经济林产品主要有核桃、板栗、花椒、木耳、桑叶、小杂水果等。近年来,我乡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按照“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夯基层”的发展思路,通过项目推进和示范引导,建立了国家免检优质蚕桑、蔬菜、经济林、优质稻、油菜等生产基地。201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 1960万元,较上年增长10%,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 2910元,较上年增长12%。全乡蚕桑种植面积3000亩,总收入280万元;蔬菜常年种植面积1500亩,经济林面积3000亩,优质稻1410亩。通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地促进了全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本乡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没有充分突出地区优势资源
  近几年来,在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德威乡把优质水稻、油菜、大蒜三个产业作为全乡特色产业来大力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但规模较小。其他产业发展也较为缓慢,特別是蚕桑、生猪产业因受市场因素影响,行情波动大,及不稳定。桃、李等鲜果类水果因为品质问题和种植规模小而没有更大的突破,没有很好的市场经济效益。
  2.对龙头企业长足发展的政策、资金等扶持不够
  近年来,虽然采取引进外地企业扶持本地企业的措施,但整体规模较小,不能充分占有市场,带动力弱,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达到农产品利润最大化,特色产业后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无法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力
  乡内虽然成立了蚕桑协会、村级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但协会的成员大多数是种植或养殖大户组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合作组织,缺乏资金,缺乏专业人员,管理经验差,责任心不强,致使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难以使生产效益得到提高。
  4.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不完善,特别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没有形成全覆盖的水利网络。乡境内维系灌溉的两条重要堰渠均为六、七十年代修建,早已年久失修且不能满足如今的灌溉需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突出。
  5.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科技意识不强
  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而且总体偏低。农户“重产出,轻投入”的小农意识思想严重,农业生产经营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种养殖上,对现代农业认识不足,对科学种养殖科技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做到合理种植、科学搭配。
  四、全乡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1.继续推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
  根据市场和价格因素适当调整农业结构,继续扩大优质稻、油菜、大蒜特色品牌农业发展规模,加快优势产业规模发展,逐步淘汰优势差的种养殖项目,使其由特色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逐步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确保农民增收。继续加大信息引导,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生产者合理调整结构。
  2.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引导、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做到在数量上加快培育一批、在质量上迅速提高一批、在运作机制上规范一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解决在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市场销售等方面问题,使其充分发挥连接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3.大力引进、扶持农业企业、公司
  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
  在注重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的示范推广应用。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
  5.实施土地整理,促进土地流转
  努力争取国家土地整理项目,依托项目,对现有土地实行“坡改梯、中低产田改造”等土地治理,不断增加土地使用面积和改善土质,同时在不违背国家土地政策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鼓励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坚持以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6.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设施
  一是切实加强水利建设,争取州县资金投入,对现有的两条大堰进行维修、清淤、整治,以发挥其重要作用;二是对各村组的农灌堰进行维修、整治,以及在山坡修建蓄水池,使全乡水渠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溉网络;三是加强村道建设,加快全乡各村组的道路硬化工程。通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7.加大特色产品宣传力度
  树立服务意识,创造一个有利于特色产品发展的良好环境,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择特色产品,利用各种媒体发动宣传攻势、提高扩大全乡品质优良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知名度。
  所以我乡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立足土地资源,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才能使村民“腰包”鼓起来,走上富裕之路。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全世界产业发展都强调生态化的背景下,生产发展、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主要任务。我县的农业产业也面临着发展的极佳机遇和严峻挑战,是每个泸定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县实际,提出在大范围传统种植和养殖,在小范围内搞新品种培育杂交的模式。望能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共同促进生态化农业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泸定;农业;生态化;培育;杂交  泸定县位于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新疆阿克苏灌区节水灌溉效率效益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地节水灌溉农业现状,得出:阿克苏灌区现状主要作物耗水水分生产率在国内居中等水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指棉花)的用水水分生产率均有提高水平的空间。采用膜下滴灌等微灌技术和种植林果业等均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 节水灌溉;渠道防渗;水分生产效率效益;微灌技术  我国水资源紧缺,建设节水型社会丝毫不能懈怠。自80年代以来
期刊
根据隆尧县人民政府转发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我市本地产品供求对接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现将隆尧县蔬菜生产与销售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2.74万亩左右,蔬菜总产60.6万t,设施蔬菜面积2.19万亩,露地蔬菜10.55万亩;其中,大葱3万亩,年产青葱10.5万t,辣椒面积1.5万亩,年产椒干0.3万t。目前我县经过认定的蔬菜基地面积6.3万亩,怡东农
期刊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阜新地区在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的推广过程中相继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户、生态村,特别是近年来形成的“四位一体”生态型大棚模式更是适合北方地区大力推广。本文作者对阜蒙县富荣镇岳家荒村农民刘保忠(四位一体模式典型户)进行了详尽调查与分析,现就结果与同行商榷。  一、具体作法  自2002年6月份建成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以来,利用16m2的猪舍养猪(猪舍地下建沼气池),0.8亩大棚里种疏菜,两项合
期刊
一、基本情况  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湟水河中游,东经102°09’~102°47’,北纬36°16’~36°46’之间,海拔1850~4484m。位置介于中国西部地区两大枢纽城市—兰州、西宁之间,西距西宁62km,东距兰州165km,是这两大省会城市之间联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兰新铁路线,兰西高速公路,兰青铁路和109国道穿境而过,距青海最大的航空港—曹家堡机场40km。县境东西长64km,南北宽
期刊
[摘 要] 魔芋地杂草进行化除,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是一项成熟的节本增效技术,在魔芋主产区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魔芋;化除;技术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块(球)茎草本植物,其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现已成为云、贵、川、陕、渝等省市山区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岚皋县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示范,积累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魔芋地化学除草技术,现已成为全县芋农普遍运用的
期刊
在湘北安乡县有一个与南县、华容县相邻的镇,叫三岔河镇,这里交通便利,经济活跃,是3个县的贸易纽带。在镇郊靠近省道1804公路旁有个罗洲村,是远近有名的冬瓜村。该村种冬瓜有十年历史了,每到冬瓜收获季节,这里热闹非凡,采瓜的、卖瓜的、买瓜的,车水马龙,男男女女脸上洋溢着笑脸,随着笑声一车车冬瓜运往全国各地,走进了各大菜市场和超市。谈到冬瓜生产,瓜农们能说会道,就象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一、树立信心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区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面积的增长更为迅速,以成为我区保护地生产主栽品种之一,为了获得高产、高效、优质产品,关键技术之一是在辣椒生产中培育壮苗。  一、育苗设施与地块选择  根据育苗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阳畦、小拱棚等育苗设施,栽培亩(1亩)辣椒需要苗床面积30~35m2。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网和遮阳网等遮荫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育苗地点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地
期刊
浙江省建德市是我国草莓之乡,全市有近五万亩草莓种植,在主要种植基地杨村桥镇、下涯镇、大同镇、李家镇已经形成了草莓种植及品种、草莓苗培育、专用黑地膜、喷滴灌、大棚膜、大棚钢架材料、不同品种种植管理技术、国内外对口杀菌剂农药、复合肥、蜜蜂供应、草莓包装材料一条龙服务,不仅为本市草莓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而且农户已经将种植技术辐射到全国各地,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尤其在广东省、海南省、东北、西部都
期刊
[摘 要] 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技术措施是:合理修剪、控氮增钾、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促叶保根、采前喷药这几项关键措施抓起,才能达到红富士苹果着色品质好。果实套袋前选用2.5%功夫水剂2000倍液+70%进口甲托800倍液+20%螨死净粉剂2000倍液+优质钙肥+柔水通4000倍液;摘袋以9月25日至10月1日为好。  [关键词] 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技术措施  一、合理修剪  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