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与品质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4-01
  教了这么多年学,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所有的游戏课上,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莫过于给孩子们讲故事,因为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的心。我想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以期能够得到所有“孩子王”的认可。
  首先,我想谈谈孩子们为什么对故事如此感兴趣,我想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童年都与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人物关系等,正好满足了孩子们丰富、天真的想像与好奇。正由于如此,所以大多数孩子对故事十分感兴趣,不仅在故事中学到了知识,还认知了道理。很显然,一个能够被孩子们接受的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选不同能力层级的故事
  故事的种类很多,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听。我们应选择那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故事来讲。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材也不应该一样,给二三岁的孩子讲,要选择那些主题明朗,爱憎分明,情节简单,人物单一的故事,而给五六岁的幼儿讲,则要选择情节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否则,给小的讲复杂的故事,他们听不懂,给大的讲简单的故事,对他们又没有吸引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二、把好会说话的肢体语言
  给孩子讲故事时,肢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在认识上也多是感性认识,所以当你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来表达故事意思时,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印象,并给孩子一种亲切感,因而你的故事也就更能受到孩子的欢迎。
  三、鼓励孩子多开口多说话
  一个故事讲完了,可围绕故事给孩子提出几个问题。如:讲完《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你可问孩子:“孔融把大梨送给了谁?”“孔融自己吃了个什么样的梨?”……这样既能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锻炼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孩子开口,锻炼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当孩子对你讲的故事有了一定的记忆和理解之后,你就应该让他自己试着讲述,忘了的地方给他提示,让他接着讲下去,这样无疑会鼓励他讲故事的积极性,天长日久,这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就不会出现前面我们所说的那种让孩子们复述却无法完成任务的尴尬局面。
  在完成了这一任务之后,我们在实施故事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能力方面的引导,那么又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加深词汇记忆。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孩子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孩子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象意味着什么,才能激发孩子倾听故事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边作解释。特别是对年龄小,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孩子,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方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解释。
  第二,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加强语言训练。
  如果只让孩子听故事,而不试着让他们讲故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孩子在倾听完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记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这时可以让孩子儿尝试着复述故事。起初,教师和家长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孩子回忆故事的重要情节及发展过程,把握好故事的整体。但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复述故事内容。当孩子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了。
  第三,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想象能力,引进创新机制。
  当孩子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孩子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孩子说出正确的答案。
  第四,培养孩子对美的认知能力,注入审美情趣。
  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孩子的品质与情操。孩子在故事中认知道理,反思自我,教师与家长应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区分好坏,让孩子说怎样做才对。在故事《懂礼貌的好孩子》中,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能正确区分小猫懂礼貌,小狗不懂礼貌,我们要向小猫学习,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故事不仅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陶冶孩子的情操。
  综上所述,正由于孩子们对故事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故事所承载的内涵又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故事的教育功能,让故事发挥出更大的更有效的作用,让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成长、长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此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多年来山区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平原、城市差距的进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7-01  新《纲要》把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这充分显示了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7岁以前的幼儿
目的阐明不同温度及种根大小对附子萌发及苗期性状的影响。方法用光照培养箱控制附子的发芽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不同大小附子种根的发芽情况。结果 变温处理较恒温处理的附
中图分类号:G63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9-01  在一次下班途中的公交车上,我偶然听到两位家长在交谈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在家很不听话。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班主任工作中的一段经历。  那一年,我担任初一一个班的班主任,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放学时,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孩子们带一个鸡蛋在身上,当做自己的孩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16-0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在写作实践中,许多的学生以为写作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应思考的问题。而今,现代信息技术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一扫以往写作课的枯燥沉闷,给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1-01  新课程作文教学评价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一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合理搭建各种批改互动平台,“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作文评价的高效性。  一、教师全批——高效批改之歌的引子  每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2-01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中,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原来的自然常识教育的发展,它的内容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展和更新,并体现出一些新的观念,但它与传统的常识教学不尽相同。它作为幼儿园自然常识教学的继续和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开
摘 要:呵护和引领童心,读懂童心,创设心动的童心教学情境,创设灵动的童心课堂,开设童心绽放的特色作业,润泽多彩童心。  关键词:童心 心动 灵动 绽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120-01  早期启蒙学杰出思想家李贽在《童心说》里反复强调着童心,“是童心者,绝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所谓童心,
发展人民币股权基金,既可在实体经济层面推动有潜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增强中国企业实力、扶持国内产业发展;也可在金融市场层面发展多种金融工具,促进国内资金充分利用,缓解流
孩子们总有一大堆属于自己的物品,而玩具通常是很多孩子的最爱。为了孩子能够玩得开心,父母总是毫不吝惜地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作为家长,我也不例外。然而,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多,孩子玩了玩具之后却不懂得收拾,到处乱扔玩具,这种情形总让我觉得很烦恼。为了不让自己被类似的烦恼所困扰,以至于到孩子读小学时,我还要跟在她的屁股后面收拾。因此,从孩子小班的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