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懂得地铁文化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地的地铁系统中,多数地铁都被视为所在城市的象征。例如莫斯科地铁站内有整排的雕塑,甚至国家级博物馆也鼎力相助,水彩真迹展览让莫斯科地铁形同“行动画廊”;巴黎地铁也是当地市民的骄傲,几乎每座地铁站都有“艺术范儿”,流连其间,令人感叹。然而在各种地铁系统中,最出名的恐怕非伦敦地铁莫属。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地铁,迄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其人文精神和艺术涵养都对后起的地铁城市具有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伦敦地铁图是1931年由工程师亨利·贝克设计的。他发现,当人们进入地下之后,所在的地理位置就失去了真实意义。因此,地铁图无须和地面实景吻合,重点是要简单明了、便于使用。于是,他以电路板的样式为蓝本,以颜色区分不同的地铁线,发明了今天我们熟悉的地铁图形貌,并成为诸多地铁系统借鉴的典范,东京、巴塞罗那和香港等地的地铁,都是很好的例子。
  著名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曾赞叹伦敦地铁说:“地铁旅行最大的优点,便是你看不到顶上的去处,只能全凭想象。许多城市的站名多半显得实事求是,相当无趣。但伦敦地铁的站名却特别浪漫,充满吸引力,比如史丹佛小溪、特纳姆绿野、德莱顿公园等,听起来就像简·奥斯汀小说的再现!”
  如果说贝克设计的地铁图充满了创意,那如今的年轻一代也颇具使命感。英国青年威尔森和包伊德于2009年发起了“选择你的读物”运动,目的是提高伦敦“地铁族”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保持地铁环境的整洁。他们通过社交网站向志同道合者征集图书,从2009年2月起,每月在地铁上进行一次免费借书活动。他们在书籍封面贴上紫色标签,注明为本运动专属。书内又贴上一张纸条,写着捐赠者的大名,并请每位读者签名,希望借阅者阅毕即能归还,或送回到伦敦市内一家电影院长期设置的还书箱内,或到每月的借书现场当面交还。运动不仅重视图书的消耗,也重视图书的流通。该运动深受各界好评,连远在纽约的一群年轻人也随后跟进,倡导纽约的“地铁族”放弃犹如“速食垃圾”的免费小报,有意识地选择“深度阅读”。
  此外,伦敦地铁也是英国影视文化与时尚艺术的焦点。每年9月“伦敦时尚周”期间,英国时装界举足轻重的设计师们会制作海报,在地铁站内展出,甚至会有在地铁车厢开办模特儿走秀的创举,让毫无心理准备的地铁乘客们一饱眼福。从每个人脸上欣喜的笑容中,我们似乎发现:伦敦地铁虽不是世界上最快速、最舒适的地铁,也算不上最干净、最漂亮的地铁,但它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气息充满了情趣,充满了魅力。
  (选自2013年5月26日《人民日报》,本刊有删改)
其他文献
策划、主持:冯卫东(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撰稿、选编:张云峰(中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陈铁梅(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邢 晔(专职教科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郭姜燕(中学高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  将近100年前,目睹积贫积弱的中国现状,著名爱国人士梁启超先生奋笔写下了铿锵有力、令人回肠荡气的雄文《少年中国说》。他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
苏轼退房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准备择日迁入。偶然的,苏轼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购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公元1101年,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据南宋·
进入初二年级,由于英语教材难度加大,生词增多,初一时同学们对英语的那种新鲜感又逐渐淡化,加上新增加了一门物理,学习时间更加紧张,于是许多人开始忽视甚至放弃了学习英语,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那么初二学生应该如何才能学好英语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合理分配时间,坚持学习绝不放松  学习英语贵在坚持。我们不需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它但是最好每天都能抽一定的时间(15~30分钟)复习过去学过的
这时鱼正兜了一个圈子回来,既沉着又美丽,只有它的大尾巴在动。老人竭尽全力把它拉得近些。有那么一会儿,鱼的身子倾斜了一点儿。然后它竖直了身子,又兜起圈子来。  “我把它拉动了,”老人说,“我刚才把它拉动了。”  他又感到头晕,可是他竭尽全力拽住了那条大鱼。“我把它拉动了,”他想,“也许这一回我能把它拉过来。拉呀,手。站稳了,腿。为了我熬下去吧,头。为了我熬下去吧,你从没晕倒过。这一回我要把它拉过来。
方骏,1943年生,1965年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1981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画展中多次获奖,被广泛收藏。出版有《江苏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画集·方骏》《当代名家山水精品·方骏》等多种画集。  一  4月下旬,著名画家方骏的个人画展“倚江南”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曹德旺  4月27日,第九届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再次获封中国“首善”称号。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他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尝遍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上世纪80年代,曹德旺承包了一家乡镇小厂,将主业转向汽车玻璃,逐渐发展壮大,后来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  曹德旺认为“没有责任感,充其量是
读图时代 Fire
幸福有时是一种付出,有时是一种收获,有时是一种感动……    ——题记    幸福是一个礼让的桃  妈妈终于回来了,我激动不已。  “哇!桃子,我的最爱。”看着那鲜红的桃子,我不禁有了想狼吞虎咽的冲动,随手抄起一个桃子直奔水池。眼看美食就要到嘴,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你先别急!先送个桃子给奶奶,记得,挑个熟一点的,奶奶牙不好!”我的脸红了,赶紧说:“我正准备把这个桃子给奶奶送去呢!”我们笑了。  
目前,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原因很多,比如不良的学习习惯、择校导致的上学路远、学业负担过重等。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如果得不到保证,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影响生长发育甚至诱发疾病。  是否有必要给中学生规定最迟的睡觉时间?这个时间定在几点合适?如何让不住校的同学遵守这个规定?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来告诉笑笑吧。    “强制”出击  山岳晚亭:迟睡无益!用所谓“头悬梁,锥刺股”的疲劳战术来
《书屋》2018年第1期侯倩《俞樾未刊信札两通》介绍了俞樾两通未刊信札,饶有意思。然而释读有误,必须订正。  俞樾致盛宣怀一函,经核对,“学业不粗,堪造就”原作“学业亦粗堪造就”,谦逊而有分寸,“亦”误读为“不”则涉嫌自夸;“止写信与小孙商议”之“止”原作“已”,表示完成,而释读为“止”,表示限止,则俞樾何以知之?其实俞箴墀还给俞樾写过信;“承公哀怜,设法使之回南”之“承”原作“求”,是请求盛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