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品德教育要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中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真正成为天才发明家的只有少数人。究其原因,就在于现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的甚至扼杀学生自然发挥的创造力,让学生“死学书,学死书”。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创造力是核心。
  创新人人都知,但并非人人都明,它不只是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认识水平,不只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创新,是充满个性色彩地对所见所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种想法是非常有跳跃性的、有灵气的,有灵感的。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创新,对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要从抓创新基本功入手,力求使他们达到初级创新的要求,然后循序渐进,形成独特个性,变成人才。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就在于他有自己的特色,教育要为不同天赋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而如何才能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搞“一言堂”;教师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存储、应用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定势。
  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而全体又是由个体组成的,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要着力于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因材施教,促进他们每个人发挥潜能,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如果只拘泥于一般要求、共同标准,就难有创新精神可言,因而教师要做有心之人,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起灵魂作用的,而这种培养绝不是空喊口号,或什么几步法、几步式所能奏效的,这种培养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思想遨翔,鼓励学生爆发思想火花。也许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设计的教学方法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实际,考虑较多的却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对学生自己怎么学、用哪种方法学、效率怎样,效果如何,却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思考、研究,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是无限的,要根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必须以此为突破口,展开研究,寻找规律。只有深入到学生之中,才能取得指导学生学习的发言权,教法与学法并不矛盾,它们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教师更要研究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对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引导作用,政治教师自己更应该注意求新的基础。求新必须研究,教师的研究应从教材和对学生的训练开始,创新应体现在把书教活,教学随时有新招,多搞教研,多亲自写论文,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到教师自己创新不断,只有这样创新才会源源不断。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用反面事例得出正确的结论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是曲折的,但大方向总是向前的,创新往往就是总结以往的反面事例,孕育而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追根求源,用反面事例引导学生追求创新。
  如:在讲述控制情绪时,给学生举例,有的同学生了气,摔课本,撒本子,有的家长闹别扭,摔盘子,砸碗,过后,他们的情绪都有了变化。然后提出问题:(1)你认为他们能否控制情绪?(2)你认为他们的方式可取吗?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能控制情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最后的结论合不合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要学会控制情绪。
  二、用对比事例得出全面的结论
  创新应鼓励学生置疑,创新思维,应让学生在正规答案的基础上找到不同的途径、方法,甚至结论。如:现代教学提倡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给自己曝光,以达纠错目的,但有个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天让学生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以上两种做法,你认为那个较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会从自己心里出发,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发展观,联系观及全面的分析观。
  三、根据不同的现象,得出共通的结论
  学生接触到的众多事物,纷繁复杂,他们常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创新思维要求引导学生从高处着手,纵观全局、找到共通的结论。
  如:请同学们运用所学初一知识分析以下几类现象
  1、小张决定做一件事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小王练长跑时,常常不能坚持到终点;
  3、小李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4、小赵面临复杂情况常常举棋不定。
  所列几例,看似无关,有对有错,让学生统一去分析,有难度,学生只有开动脑筋、异中求同,找到这几例都是有关意志品质的问题,方可用其来分析例中几人的不同表现。另外,我们在教学中,曾经运用过的好方法,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问自答等,只要常用、巧用,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多变,而老师方法不同,学生方法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大胆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激发创新之源,盛开创新之花。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0  1、低年级学生多动症形成的原因  低年级“多动”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其实这些儿童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多动症,而是由于这些孩子刚进入学校,不能够适应学校新生活所引起的一种“适应不良”现象,这种“多动”现象与真正的多动症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小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适应不良”现象呢?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首先,孩子的生活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在家中或幼儿园里的环境较为宽
期刊
摘要: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实践证明,上好一节课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注意倾听、赏识每个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互信、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也需要学生们的有力配合。上好每一节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上好一节课。  关键词:教学;教学质量;课堂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上好一节课并非易事,需要
对于摄影文学,我们可以作出这样描述性的概念。摄影文学是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包括传媒和印刷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伴随而结合 For photographic literature, we can make s
【中图分类号】G623.5  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
期刊
目的:该研究将对EGF、表皮生长因子受(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其相关原癌基因c-fos、c-jun在糜烂型OLP中转录、翻译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观察EGF、前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将首先分析小学英语教学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常见问题;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3  1、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已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广泛使用,我国基础教育已把英语课程列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见小学英语的重要性,故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的:构建嵌合基因cdc25A-Fas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基在转化舌鳞癌细胞增殖信号C-Myc/Max、增强Fas的持续高效表达、诱发/加速舌鳞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初步明确其在口腔鳞癌的基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探微及引导河南农业大学王宾齐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近年来之所以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大概是基于这样一种客观事实:在高校,一方面由于
【中图分类号】G633.7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参入学习和探究,依靠学生天生对未知事物探求的学习欲望,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自身渴求了解知识中快乐的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重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
期刊
目的:研究S100A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初步探讨S100A9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1、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normal